49 為民伸冤,登聞鼓響(1 / 2)

加入書籤

「魏國公徐鵬舉,守備太監張佐,南京兵部尚書伍文定。」

王絳闕從小梯子上漫步走下,向張執象介紹著那邊的三個主官,也意在告訴張執象今天發生的這件事不同尋常。

張執象於是看向老廟祝,想要個解釋。

「這尊真君像是放在應天府衙門的,科儀不容耽誤,小真人盡管先開光,三位主官都在這裡,但凡有什麼,總要給你一個交代的。」

「廟祝老爺是如何認得我的?」

「修仙十境一出,天下何人不識小真人?」

「科儀該如何做?」

「點睛即可。」

張執象深呼吸一口氣,以敕筆沾了朱砂,來到關聖像門前,登上梯子,在那睜目含威的雙目上各點上一筆,剎那間,關聖像便惟妙惟肖,仿佛活過來了一樣,天地之間也狂風大作。

張執象不停,繼續在關二爺頭頂的青龍上繼續點睛。

開光完成,隱約間有龍鳴沖上雲霄,天空素白的雲朵不知何時已經散開,金色的陽光自天空沐浴而下,剛好照耀在關聖像上。

如此神跡。

在參觀的老百姓頓時跪了一地,紛紛向關二爺祈福稱頌……

張執象看了關聖像一眼,才轉身走下梯子,將敕筆還給廟祝,自己則走向了那群達官顯貴,對站在首位的徐鵬舉抱拳一禮,擲地有聲的問道:「魏國公可否告知在下,這是要鎮何物?」

徐鵬舉三十歲出頭,但依稀可見昔日的幾分紈絝。

雖說徐鵬舉傳聞是大鵬轉世,又傳聞是嶽爺爺投胎,所以有鵬舉這個名字,但事實證明這些都是些噱頭。

徐鵬舉文武皆不出眾,將來還會有個草包國公的稱呼。

但家世地位在那,徐鵬舉是南京城舉足輕重的人物,可能因為曾經的紈絝習性,倒是沒有對張執象的咄咄逼人而不滿,反而像是碰到好玩的事情一樣,笑著說道:「那廟祝說的沒錯,這真君像是要放到應天府衙門的。」

「至於所鎮的東西,那就有趣的緊了。」

「說出來你可能不大信,那玩意是——登聞鼓。」

登聞鼓自古有之,到了明洪武年間,太祖朱元璋設登聞鼓並定了新規,表示:一有冤民申訴,皇帝親自受理,官員如有從中阻攔,一律重判。

這登聞鼓是配合《大誥》的一套係統。

讓平民百姓可以直達天聽,但凡有冤屈可以直接向皇帝申訴。

這套係統在洪武年間也確實有效,地方官員倘若貪汙和欺壓百姓,百姓是可以直接將官員抓起來押往應天府,讓老朱親自審問的。

這途中各地官員將領不僅不能阻攔,驛站還要給上訪隊伍提供食宿。

百姓的狀告屬實,還會受到皇帝嘉獎。

如果有任何官員敢報復舉報者,不論什麼原因都會受到老朱的嚴懲,無論舉報者犯了什麼事,地方官員都不能私下審判,必須押送到應天府,由老朱親自來審。

老朱對官員的嚴苛,導致了洪武年間的一個奇觀。

那就是有三分之一的官員,都是帶著鐐銬在做官的……足以用四個字來形容,官不聊生!

所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從塔羅開始的漫威反英雄 和親愛的魏先生撒個嬌 宿主今天也在努力續命 搶親女帝之後,她比我還強盜 美漫裡的小蝙蝠 鬥羅之我在武魂殿升職加薪 最後的邪祟留給我 物價貶值十億倍,我成了神豪 青梅的同校竹馬 穿書後是勞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