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男兒何不帶吳鈎,收取關山五十州(1 / 2)

加入書籤

當大元準備南侵大夏的消息如同迅猛的風暴一般迅速傳遍民間各個角落時,整個大夏的社會氛圍瞬間被一種激昂的情緒所點燃。百姓們的心中此時所湧現出的並非是絲毫的恐懼,反而是如烈焰般熊熊燃燒的憤怒!

在那繁華熱鬧的街頭巷尾,張貼參軍告示的地方,眨眼間就迅速被洶湧的人群所圍攏得水泄不通。那些年輕力壯、氣血方剛的小夥子們一個個都摩拳擦掌,眼中閃耀著如火焰般堅定且熾熱的光芒。他們迫不及待、爭先恐後地拚命擠到前麵,扯著嗓子大聲喊著自已要報名參軍,那震耳欲聾的聲音仿佛要沖破九霄雲外,直直地沖向蒼穹。

有的人當場就高高挽起袖子,驕傲地展示著自已那結實有力的臂膀,以迫切地表明自已具備足夠的力量去英勇戰鬥;有的人則情緒激昂地講述著自已對國家那深沉的熱愛以及堅決保衛家園的鋼鐵般決心,這引得周圍的人群中不時爆發出陣陣如雷鳴般的喝彩。人群中此起彼伏地爆發出陣陣高呼:「保衛大夏!」「趕走大元!」這充滿激情與力量的聲音在整個城中如波濤般回盪,讓每一個人聽聞後都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在那征兵處,負責登記的官員忙得可謂是焦頭爛額、不可開交,手中的筆幾乎就沒有片刻停歇的時候。報名參軍的百姓如同一條看不到盡頭的長龍般排成了長長的隊伍,他們秩序井然地向前緩緩移動著,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沒有絲毫的猶豫和退縮之意。許多家庭更是全家出動,父母滿含熱淚地送兒子,妻子眼含深情地送丈夫,他們的眼中雖有熱淚在打轉,然而更多的卻是滿含著驕傲與期待,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自已的親人毅然決然地踏上保家衛國的神聖征程。

在城中開闊的廣場上,新入伍的士兵們迅速而整齊地集結起來,他們身著嶄新且筆挺的軍服,頭戴威武的軍帽,個個英姿颯爽、威風凜凜。燦爛的陽光下,他們的身影顯得格外挺拔與堅毅,那堅定有力的步伐和高昂的士氣,讓人們仿佛已經看到了他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一往無前的英勇身姿。百姓們紛紛懷著崇敬與祝福之情圍攏過來,紛紛為他們送上最誠摯的祝福和最熱烈的鼓勵,這一刻,整個大夏都沉浸在這眾誌成城、踴躍參軍的無比熱烈的激昂氛圍之中,仿佛連空氣都充滿了熱血與豪情。

「張凡!張凡!劉謙學!劉謙學!」李北望才剛走進張凡和劉謙學的住處,便焦急萬分,猶如被點燃的爆竹一般,扯著嗓子瘋狂喊叫起來!

聽到李北望的聲音,張凡二人急忙從房中跑了出來,張凡開口詢問道「北望怎麼了?何事如此慌張?」

李北望剛緩過氣來,就迫不及待地說道:「聽說了嗎?朝廷在征兵,準備對大元用兵了,我想去參軍!」

張凡和劉謙學聞言皆是一怔,臉上露出復雜的神色。劉謙學微微皺眉,沉聲道:「此事非同小可,且不說戰場凶險萬分,何況你們現在是有官身的,如何參得了軍?」

李北望頓時抓住了重點,指著劉謙學問道:「你剛說你們?」

劉謙學無奈笑道:「不僅你這般想,張凡也打算去參軍了!我正勸他呢!」

哈哈,真是好兄弟,這下真就像人們說的打虎親兄弟了!說著就過來摟住了張凡和劉謙學的肩膀!

張凡被李北望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弄得有些哭笑不得,他輕輕拍了拍李北望的手,說道:「北望,你先別高興得太早,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事兒。」

李北望卻不以為然地說道:「哎呀,張凡,咱們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有什麼好怕的!」

劉謙學則是一臉無奈地搖搖頭,說道:「你們倆呀,真是一個比一個沖動,戰場可不是過家家,那是真會死人的啊。」

李北望依舊我行我素,大聲說道:「那又怎樣!人生在世,總得為了心中的信念拚搏一次!」說完,他更加用力地摟住兩人的肩膀,仿佛已經看到了他們在戰場上並肩作戰的英勇模樣。

這時劉謙學又道「那陛下那邊如何解釋?」

「這並非難事,我來撰寫一份奏折以表明我與北望渴望沙場報國的赤誠忠心,想來陛下定會予以允準!」就在這時,李北望已然激動萬分地跑過去,主動幫張凡研磨起來!

隻見張凡提筆洋洋灑灑寫下了一篇:

《請戰奏折》

臣張凡、臣李北望,誠惶誠恐,頓首叩拜。

今聞朝廷征兵以對大元,吾等二人心中熱血沸騰,報國之誌如烈火般燃燒。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吾等雖為草芥之民,然忠心可鑒,赤誠滿懷。

自幼,吾等便對國家之安危、社稷之興衰念念於心,常思以已之力為朝廷、為百姓做些許貢獻。如今戰機已現,沙場點兵,吾等願投身軍旅,以血肉之軀捍衛國家尊嚴,用無畏勇氣抗擊敵寇。

吾等深知沙場之殘酷,戰爭之艱險,但吾等絕不退縮,定當勇往直前,效死力於疆場之上。願陛下能察吾等之忠心,允吾等奔赴沙場,得以一展報國之豪情,為國立功,為君分憂。

臣張凡、李北望敬上。

文淵殿中,文帝看著眼前張凡的這份奏疏,微微皺起了眉頭。他的目光緩緩地在奏疏的字句間移動,神色時而凝重,時而沉思。

片刻之後,文帝放下奏疏,輕輕地用手指敲打著桌麵,發出有節奏的篤篤聲。他的心中似乎在權衡著什麼,眼神變得深邃而復雜。周圍的空氣仿佛也因文帝的沉默而變得有些壓抑,整個文淵殿陷入了一種靜謐之中,隻有那輕微的敲擊聲在殿內回盪。

過了一會兒,文帝緩緩抬起頭,視線再次落在那份奏疏上,心中暗自思忖著:這張凡和李北望倒是一腔熱血,報國之心拳拳可鑒。他們有此等勇氣和決心,實屬難得。然而,戰場無情,那是生死之地,他們能否經受得住戰火的洗禮?這二人如此年輕氣盛,是否真的明白戰爭的殘酷與艱辛?但他們的赤誠忠心又讓朕頗為感動,若能善加引導和錘煉,或許能成為國家之棟梁。可若應允了他們,萬一他們有個三長兩短,又該如何向眾人交代?這其中的利弊得失,著實需要仔細斟酌啊。

文帝的思緒不斷翻湧,他深知自已的每一個決定都關乎著國家的命運和無數人的未來。他的目光變得更加深沉,仿佛要透過這薄薄的奏疏看到未來的局勢變幻,思考著該如何回應這兩個年輕人的請求,既能不辜負他們的忠心,又能確保國家和他們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手拿著張凡和李北望的奏疏,麵色凝重,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奏疏之上,似乎想要透過這薄薄的紙張看穿背後的一切。

許久之後,文帝才緩緩開口道:「李公公,對於此二人,你怎麼看?」

李公公上前一步,微微躬身,謹慎地說道:「陛下,老奴以為,此二人能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這份勇氣和擔當著實令人贊嘆。在這等關鍵時刻,他們能有如此積極的態度和決心,足見其心懷國家,忠誠可嘉啊。」

文帝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抹思索之色,接著說道:「的確,他們這份報國的熱忱確實難得。但戰場豈是兒戲之地,那是生死拚殺之所,充滿了無盡的危險與變數。他們如此年輕氣盛,是否真的明白其中的殘酷與艱難?」

李公公連忙應道:「陛下聖明,所言極是。戰場的凶險眾所周知,那是要經歷血與火的洗禮,要麵臨生死的抉擇。這張凡和李北望,或許隻是一時熱血上頭,未必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可怕之處。然而,陛下啊,年輕人不正是需要這樣的歷練嗎?若不給他們機會去嘗試,又如何能知道他們究竟有多大的潛力呢?」

文帝輕皺眉頭,手指輕輕敲打著龍椅的扶手,沉聲道:「話雖如此,可朕不得不為他們的安危考慮。一旦讓他們上了戰場,就等於將他們置於險境之中,朕又怎能忍心看著他們去冒險呢?」

李公公又道:「陛下的仁慈與關愛之心,老奴自是深知。但這二人既然有此誌向,想必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且,國家正值用人之際,若能善加引導和錘煉他們,說不定他們真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為陛下您分憂解難,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啊。」

文帝聽後,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之中,過了一會兒才緩緩說道:「李公公,你說得也不無道理。但此事關乎重大,朕不能輕易做出決定。朕需要再好好想想,要全麵地權衡利弊,既要考慮到國家的需要,也要考慮到他們的未來。」

李公公點頭應道:「陛下聖明,自當慎重考慮,以保我朝之安穩與興盛。老奴相信陛下定能做出最恰當的決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美人他是鐵花瓶怎麼辦 殿下很忙 向前行1 重生之顧家姐妹 夜途:心的解放 今諾 夢穿之誰殺了她的女兒 不忍亂大謀 飛仙九劍 神級領主之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