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的壽命很緊張(2 / 2)

加入書籤

「此乃我家東主研製的醬油,諸位可蘸牢丸品嘗。」宋德鄭重介紹到。

學子和佃農們一臉肅穆,等待管事分發。

管事拿起個匙子,一人一匙子,舀在陶碟中。

一人一匙子醬油,用筷子夾牢丸,眾人小咬一口,然後……

「好吃,美味無比,李賢弟大才。」一學子贊賞。

其餘人等紛紛附和,好,好吃,必須好吃,哪怕不好吃也得說好吃。

沒辦法,白住人家房子。

何況今天晚上又有不要錢的燈。

其他佃戶,除了兩個不能吃牢丸,隻能吃稀食的小家夥,其他十七個孩子也禮數不缺。

孩子在和學子們學習,李易為他們提供筆墨紙硯。

所以十戶佃農,除了種地,其他的活也主動要求給東主作。

李易嘗一嘗醬油,嗯!味道不錯,純釀造的就是比勾兌的好吃。

一頓飯吃罷,李易休息,準備賣醬油。

學子們回自己小屋子,按照李易的操作方法,把延伸進屋子裡的小銅管上麵的陶燈點燃。

屋子裡登時明亮起來,比蠟燭亮多了。

一個個捧著書苦讀,偶爾記下心中所思所想。

翌日早,由於今天要種蒜,莊子裡的人開始一天三頓飯。

大大小小的孩子們喝了小米粥,吃一個煮雞蛋,進學堂先自學。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清脆的誦讀聲從學堂裡傳出來。

聽著聲音,乾活的佃戶們一時間渾身充滿了力氣。

附近一個莊園中,此時有一年約三十幾許的人側耳傾聽。

片刻後,他指著李易的莊子問:「那是誰?」

他左近一個始終彎著月要的人尖聲回道:「原是一族,後相繼暴斃,隻活幾人時,遂招同族孤幼李易入族,未幾,幾人赴族人之前塵。」

「為何有幼兒頌讀千字文之聲?」此人又問。

「回太尉問,李易今歲剛入舞象之年,弱不及冠。然!懂學業,知教化。」

「去歲冬,招佃戶有十,又買奴婢九人。」

「後建窯燒磚,冬日成屋,許京城無根學子借住。」

「學子念其恩,教佃戶子以學文。」

被呼太尉者,麵露笑容,道:「還有這等少年?不若你我更衣去看。」

「太尉……」旁邊人猶豫。

「可有凶險?」太尉問。

「倒不曾。」

「如此且去。」

兩個人換一身普通的衣服,也不牽馬,轉個方向,繞路過去。

這時四十二個學子也紛紛起來,洗漱一番,到牛棚、豬舍、雞圈打掃。

那兩人正巧趕到,看一群學子乾這等農活,很是吃驚。

太尉來興趣了,溜達到牛棚。

未見牛先看到了一副對子。

上聯:橫眉冷對千夫指

下聯:俯首甘為孺子牛

「好聯,好字。」太尉仔細品味後稱贊。

轉過頭,到豬舍,同樣一幅對聯。

上聯:無豕不成家

下聯:去國難守族

太尉看到這個,倒吸一口涼氣。

現在可是族在國先,這幅對子卻說無國即失族。

他攥了攥拳頭,又去雞圈。

雞已經被放出來了,學子們打掃上下兩層的雞窩。

上層不用管,雞窩裡橫隔欄下麵的雞糞掏出來。

然後太尉又看到一幅對聯。

上聯:每啼晨曉鳳鳴去

下聯:常念暮夕禽喚歸

他眼睛閉上,輕嘆:「唉~~~」

他想到了自己的這個太尉官職就是皇帝弟弟給的。

皇帝弟弟實在是不想再手足相殘了,就把兄弟們放在一起。

在朝上,皇帝弟弟自然是龍,如鳳凰淩天。

等下朝,皇帝弟弟又是跟兄弟們拋開其他的身份。

雞存鳳鳴誌,但卻暮來歸。是因為有家人嗎?

「一個對聯寫月匈懷,一個對聯寫家國關係,一個對聯寫親情,好才華。」

太尉被震撼到了。

明明是一個普通農莊,感受到的卻是磅礴的氣度。

那少年,何許人也?

耳邊持續響起的孩童讀書聲,如仙樂般在縈繞。

這,便是大唐子民?

「始製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讓國,有虞陶唐。」孩子們的聲音繼續傳來。

太尉突然笑了,是啊,推位讓國,這是說自己和自己的父皇嗎?

就在他想的時候,一個打掃完雞圈的學子湊過來,拱手:「這位仁兄請了,你也是慕田居而來?」

太尉愣了一下,隨即明白。

對方是含蓄問,你是不是也沒錢住房子了,所以跑到這裡。

不過他一琢磨,覺得也對。

現在冬小麥沒有成熟,去年的存糧也吃差不多了。

於是糧價高,對外來長安生活的學子們來說殊為不易。

再過一個月,是真正的青黃不接了。

「此來看看,不知那東主可在?」他含糊了一句。

「種蒜呢,若仁兄不急,且待他晌午回來。」學子指一個方向。

「多謝,還是我前去為好。」太尉抱拳,與身邊人朝那個方向而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一劍傾國 聲望降臨 這個妖怪很危險 黑化1醫院 大宋首富 我在黃泉有座房 我真的控製不住自己 餘燼之銃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日娛之華麗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