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此高義(1 / 2)

加入書籤

一時間,李成器心中有了想法。

自從父皇退位,姑姑太平公主被賜死。

剩下的兄弟五個老三當皇帝,其他人不敢參與任何政事。

正日裡隻能玩耍,不若作些什麼事情。

「來來來,仁兄,嘗嘗我莊上秘製的調料,醬油。」

李易可不清楚李成器在考慮何等事情,他在極力推醬油。

李成器回魂,依言夾牢丸蘸醬油。

一口咬下,他就感覺有種說不出來的舒服,舌頭和嘴,還有整個都舒爽無比。

李易看著,心說:知道穀氨酸鈉的厲害了吧?比醬裡的更直接是不?

想著李易一轉頭,隻見那些被這仁兄雇來的人正在咬一小口餃子,就使勁蘸一下醬油。

李易不由哆嗦了下,這些人回去要喝多少水?不怕齁到?

李成器這裡又蘸兩下,略猶豫,問:「賢弟,醬油之物,可還有多?」

「有。」李易使勁點頭:「待仁兄歸去時,帶十壇,每壇十斤。」

說著他眼睛掃一下種蒜的人,意思是,當工錢。

李成器也不推卻,頷首而笑。

又問:「豆油之法?」

「仁兄明日來,此法不難。齊民要術有記。得油以壓碾為住,我這是用加楔擠榨。」

李易說出以前的人怎麼處理植物油。

芝麻油最為簡單,磨,磨完成芝麻醬,沉澱後,上層有浮油。

其他植物種子,碾壓之法。

等《天工開物》出來,才有進木楔而出油法。

李成器卻有些不好意思,問:「賢弟榨豆成油法,可有家中訓誡?」

李易搖頭:「此法乃小弟自創,不欲守其密,但叫世少飢。」

李成器一愣,放下筷子行禮:「賢弟高義。」

「那個……仁兄啊,醬油你拿回去,凡遇有緣人,可代為言說,每壇十斤,銅錢一緡,不,絹帛一匹。」

剛剛被誇了高義的李易直接開始說賣醬油的事情。

他本想十斤賣一緡,即一千文,覺得貴。

遂改為絹帛一匹,開元時期,一匹帛長五十尺,寬一尺八寸,折錢五百五十文。

那麼一斤醬油就是五十五文錢。

李易覺得行,一斤醬油,也是有成本的,快到五文錢了,主要是鹽貴。

他釀造了一百口大缸的醬油坯子,這次才開一缸,第一回出油。

後續還能出兩到三次,越往後越要加鹽,不加鹽則不出油,然後兌蒸餾水。

李成器哪曉得麵前這個少年心中的盤算和醬油的暴利。

他又不好意思了,十壇子醬油就是五千五百文。

自己叫一百個人過來,一下午,一人五十五文,工錢給得太高了。

於是他決定幫忙賣,王爺賣醬油,算一件雅事,對吧?

「賢弟且寬心,為兄自會尋那好口腹之欲身家厚著。」

「多謝仁兄,待有好事物,定與仁兄分享。」李易心情不錯。

他看對方挺有錢的,說不定家中還有人在京為官。

***

吃完飯,一群人如沉默的來,又沉默著走,揮揮手,不帶走一滴醬油。

不過用來蘸醬油的碟子乾乾淨淨。

「東主,這是今日所耗油麵賬目。」管事宋德來到李易的書房,遞過一張紙。

「管事辛苦。」李易接過紙,對宋德點頭。

表示我明白你的意思,咱家的麵不夠了,不能再請那麼多人吃餃子了。

管事離去,李易入賬。

管事使用的是三柱結算法,招的時候便有要求,識文會算。

李易入自己的賬,復式記賬法。

同時還有他製作的套表表格。

如,三表等於二表加一表這種統計方式。

現在其實用不上,但規矩要定下來。

包括折線圖、復合餅圖……

***

李成器帶著十壇子醬油和一壇子豆油快馬往家趕。

先過灞水,然後七裡地就能到通化門。

但他沒去通化門,而是從城外向下斜著跑,去春明門。

從春明門進去路北邊的一大片地方是興慶宮。

原來叫隆慶坊。

李成器就住在這裡,還有三個弟弟也住一起。

今年就被遷出來了,跑到了斜對角的安興坊。

如果回安興坊,應該走通化門。

進通化門,路過永嘉坊就到了,永嘉坊的下麵就是興慶宮。

他相當於跑個遠路繞一圈。

目的是去興慶宮的正門,坐北朝南,興慶宮正門在南邊。

表示他有正經事,讓帶醬油壇子的人給了兩壇子,他才繞著回家。

他琢磨著,如果三弟今天不去永興坊的話,回到興慶宮,一聽說自己走正門送東西,也要詢問。

若不回興慶宮,興慶宮裡的人自然會去向三弟說。

李成器看來,醬油事小,豆油事大。

多一種油,百姓就少耗一些糧。

關鍵是那個榨油法,豆子都能榨出來油,其他油料作物榨出來的油會更多。

皇宮之中,李隆基還在批閱奏章。

自從擁有了絕對權利,他更忙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一劍傾國 聲望降臨 這個妖怪很危險 黑化1醫院 大宋首富 我在黃泉有座房 我真的控製不住自己 餘燼之銃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日娛之華麗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