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這點技術無所謂,我還有(1 / 2)

加入書籤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今天天氣晴朗,即便是早晨也比往日暖和許多。

張家村的村正張肖應邀來到李家莊子,剛進莊子,他便聽到此起彼伏的孩童吟頌之聲。

然後他和跟他一同而來的兩個族老就都懵了。

「這,這是什麼?」張肖起一身雞皮疙瘩。

清脆的童聲和從未聽過的蒙課內容,讓他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與張肖同來的兩個族老更是愣愣出神,他們被這個孩子吟誦的東西給震撼到了。

通俗點說就是……太他嗎的好聽了。

隻恨自己學問差,一句臥槽行天下。

孩童的啟蒙還可以這麼玩?李家莊子這是要上天啊。

三人站著聽了好一會兒,才回過魂。

年歲看上去略大族老緩緩吐出口氣,與村正張肖道:「肖郎,此莊東主你可見過?」

「回九叔的話,不曾。」張肖輕輕搖頭。

「許是從哪裡請的高人。」另一個族老出聲。

張肖點頭:「某亦如是想。」

隨即又道:「不知能不能把這蒙學學來,村中子弟又多一可學之書。」

兩個族老一同頷首,表示認同。

張家村緊鄰長安,不缺授課之人。

然所授之課,隻有《千字文》、《孝經》、《論語》,再向後學,則為《爾雅》、《離騷》。

再往後,涉及五經。

而這李家莊教的是什麼?三字一讀,琅琅上口,比《千字文》還舒服。

嚇人了啊。

三人繼續沿碎石路走。

一早匆匆趕來的李成器同樣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他跟著念一句:「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然後仰天長嘆:「好一個蒙學,莊中何人如此大才?」

他攥了下拳頭,帶人趕到學子們屋子旁。

有學子拿著紙,搖頭晃腦地也在背著孩子們吟誦的文字。

「哪來的?」李成器沒有絲毫客氣的樣子,直接站在旁邊問。

「啊?啊!這叫三字經,乃李賢弟覺孩童啟蒙書少,親自編寫。」

學子認識李成器,輕輕抖兩下紙回答,一臉崇拜。

「易弟所寫?覺得孩子啟蒙的書少?他有沒有覺得人走路慢,做個翅膀出來?」

李成器覺得易弟的覺得有些不講道理。

覺得怎樣,然後就怎樣,解決?

學子眨下眼睛,不確定道:「許是能吧?」

李成器沒再理會學子,找幾個人問問,終於在蓋房子的地方見到李易。

李易正蹲著與工匠說話。

「看圖,製作一個竹編的大孔簸箕,這個是長柄,這個是手柄,手柄連繩子,最後是刀片。」

李易在說,工匠仔細看、認真聽。

小跑過來的李成器一肚子話又憋回去了,一起蹲下看。

工匠指頭在圖上比量,道:「簡單,好做。隻是刀大,耗鐵。」

「無妨,鐮刀割麥子慢,這個掄起來,一收一片。」李易叫工匠放心,有鐵。

「易弟,此物可收麥?」李成器聽出來了。

「嗯!比鐮刀快。」李易給出肯定的話。

這玩意兒叫割麥神器——掠。

李成器:「……」

他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那邊的孩童聲音依舊傳過來,本想問問啟蒙讀物的事情,結果眼前是另一個好東西。

易弟的腦袋裡麵究竟裝了多少東西?

想著,李成器伸後扌莫扌莫李易的頭。

李易扭頭看他,一臉不解之色,怎麼又扌莫我腦袋?

李成器縮回手:「易弟,你聽。」

李易:「不用聽,三字經,我寫滴,大哥走時拿一份。」

「這好東西也能外傳?」李成器疑惑不已。

照他看來,誰家要有這蒙學書,定然要守住,豈可輕與他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一劍傾國 聲望降臨 這個妖怪很危險 黑化1醫院 大宋首富 我在黃泉有座房 我真的控製不住自己 餘燼之銃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日娛之華麗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