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種子(1 / 2)

加入書籤

故事,大概要從舊時代,一個叫鄭思誠的人說起。

他是個一個「科學家」,但並沒有專精的科研領域,卻有好幾個重量級的科學獎項。

他也是少年班出生,天賦算是最好的哪一批,就是中途就跑去玩去了,學業一度報廢。

但僅僅三十出頭,實驗室中同輩還在苦熬博士畢業論文的時候,他也差不多豪宅香車美人,國際大科學家的帽子都帶上了。

原因?倒不是他真的有破格的才能,他僅僅隻是通才基礎牢固,加上眼光不錯、思路廣泛,比起研究和讀書,他擅長是把同僚們的研究成果換成錢,他對社會的變化和需求極其敏銳。

但和其他聲名狼藉而被趕出科學家的混蛋騙子不同,他的分成相對公道,並且經常去冷門學科、清水衙門挖寶。

很多被其挖掘出來的「書呆子」,因此得到了財富和更多的研究經費,都將其當做了恩人和摯友,有幾位還成了國際大獎的獲得者,這點的確避免了他成為科學家們的「外人」。

「我擅長的,隻是觀察,還是選擇。真正的貢獻者和實乾家,是他們,那些始終待在研究室的科研者,我們最可愛的人,社會的推動者。」

這樣的說法,無疑也增添了不少好感和人緣,都有人主動向他推銷自己的科研成果了。

至於他私下是怎麼想的那其實一點都不重要,畢竟,他沒有說出口。

他無疑,他就是個人渣,靠著蹭論文第二作者和資助貧困研究者購買研究成果,不僅拿到了幾個讓人眼紅的學術大獎,還成了科學家中少有的富豪。

名聲有好有壞,但他其實並不在意的,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過得舒坦就行了、

你別說我欺世盜名,我資助的研究者全國最多,因此而來的研究成果怎麼都有我一份工吧,我敢負責任的說,沒有我的眼光和資金,就沒有最後的成果研究員都要餓的去賣菜了,有個毛線的成果,更不提之後的商業化。

鄭思誠很想的開,他本來以為這就是他的一生可,大碰撞來了。

這無疑是一場悲劇,一場席卷整個世界的恐怖,在諸神和他們的眷族麵前,剛剛開始移民火星的人類社會,簡直毫無抵抗能力。

正麵戰場一敗塗地,幾個反攻計劃都是短期內見效,過段時間毫無效果,甚至變成了笑話最經典的失敗,就是被所有人給予厚望的「ai量產大反攻計劃」,最後變成了所有人都笑不出來的「鐵人大叛亂」。

戰事一路傾斜,人口基數大幅降低,不管是高層的判斷,ai的推演,都判斷接下來恐怕是滅族滅種的下場,各種末日計劃、播種計劃被實施,優先保留文明火種變成了一種可以接受的共識。

可,大部分計劃直接失敗了。

逃,能逃到那個地方?

這個時候,人類依靠的依舊是科技,深海的海下基地、地下的礦脈基地,在瘋狂更替的各種物理度數麵前,高速的自我崩潰。

能夠抗住深海壓力的高強度玻璃,突然崩解,全世界九成的深海基地瞬間變成了人間地獄,現在還不知道到底是那位神祇做的。

就是當時已經成熟了的冷凍艙技術,已經對電阻改變進行了調整和適配,沒有人定期維護的話,裡麵的人也會很快變成一塊廢肉。

當時,可不僅僅是阿特爾一個混蛋,他甚至不算最踴躍的。

可就是現在的人類也知道,乾掉阿特爾不代表科技文明就可以重建,換個高維神祇一樣可以折騰你,他們對科技文明的弱點實在了解的太深了。

科技的普遍規則性和量產能力,在這個時候,反而成了弱點。

最終,人類隻有把目光投向了天空。

一枚枚宇宙飛船被發上了太空,但更讓人絕望的一幕出現了,人類發現自己所處的已經不是之前的宇宙,除了太陽係內幾個熟悉的麵孔,天文訊號全部對不上原來,不是諸神來了,是自己過去了。

而如果強行步出這兩個月亮的太陽係,就會立馬詭異的失聯本來,人類還以為這是能夠理解的正常現象,很多勉強抵達火星的移民船,毫不猶豫的踏出了太陽係。

直到三個月後,一個無人的移民船出現在了宇宙另外一邊的邊緣,上麵空無一人,僅僅隻有一堆粘液和一群食肉的可怕怪物,還有整個飛船都在反復轟鳴的「不要出去」、「外麵也一樣」的警告。

外麵也一樣?外麵也滿是怪物?外麵也是諸神的競技場?沒有人能夠給出答案。

這樣的猜測,注定沒有回答,以為沒有更多的幸運兒能夠返回了,移民船不敢出去了諸神也把目光投向了火星殖民地,一個異族戰神來了。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移民船即使反復保養調整,依舊離徹底報廢不遠了,有個研究者,卻給出了一個可能性。

「假設外麵也是一個異世界,阿特爾等諸神能否改變外麵世界的物理常量,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的確出去之後就無法返回了。但我們是否可以同時橫跨兩個世界,在概念上,始終處於出去和未出去之間的狀態。」

原說法非常復雜,但解釋給決策人聽的,無非是腳踏兩隻船的經典思路。

別說這個想法荒誕了,更加離譜的想法,在種族滅絕之前,都被當做可執行方案被試驗。

一艘移民船,被開在了宇宙的邊緣但問題來了,宇宙邊緣到底是如何定義的,怎麼算是步出太陽係的哪一步。

人們記下來他消失的那個點,然後第二艘、第三艘萬幸,這似乎是一個空間上的固定界限,人們最終確定了,隻要沒尾部過線就不會被轉移!

然後,人們耗用所剩不幾的資源,把一個小行星帶推了過來,其中包括了一顆較大的隕星,足以一半在外一半在內的超巨型人造隕星。

別說,這個方法,還真見效了!

那顆隕星,就成了最後的希望和家園,在其上增設了無數的外掛設備和設施,新的科研中心新的指揮部。

一路選擇正確的鄭思誠,就在裡麵工作,做著自己擅長的協調工作,算是一群業界頂級大佬中的拎包小弟,存在感不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妖宗崛起 全能醫妃太硬核 浪跡在諸天 催更的讀者住我隔壁 異星之戰神崛起 諸天最強學院 火影戰利品係統 唯一的金丹大佬 神豪從做出選擇開始 我的係統自動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