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老套路(1 / 2)

加入書籤

李承乾在得到李二的允許後,便讓長孫家慶盡快將蜂窩煤爐和蜂窩煤的事情落實。

長孫家慶在得到李楓的指點後,先在東市租了一間鋪子作為門麵。

然後給河間王李孝恭、趙國公長孫無忌、吳國公尉遲恭等李二的心腹大臣們每人送了一個造型精美的蜂窩煤爐和一個銅壺。

並隱晦的表示,這是太子殿下有感於貧苦百姓過冬不易,特意找涇陽侯李楓製作出來的,想賣出去賺點錢賑濟貧苦百姓。

一眾人精要是連這點話都聽不明白,也不用混了。紛紛表示太子為了貧苦百姓都不惜操持賤業了,我等怎能坐視百姓受苦呢?於是眾人紛紛咬著牙慨慷解囊,購入了數量不等的蜂窩煤爐子。

李楓在讓工坊製造爐子的時候,讓他們特製了一批造型精美的爐子。工坊的工匠們不少都是在前隋混過的,主觀能動性極強。針對不同品級的官員和勛貴,生產了數種造型外觀不同的爐子和銅壺。

李楓對於這些爐子的定價相當的「良心」。

用他交代長孫家慶的話就是,他長孫無忌堂堂的趙國公、陛下的小舅子,讓他用一個十貫錢的爐子,這是看不起他啊。讓那此五姓七望的人知道了,還以為趙國公家沒錢用不起好東西呢!

當魏征這個出了名的「窮人」也捏著鼻子買了兩個爐子之後,蜂窩煤爐子在長安的名氣徹底被打開了。

自古以來,官員權貴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流行的風向標,哪怕到了後世也是如此。

上行下效之下,家資頗豐的官吏們,商賈富戶們湧進了東市的門麵,完全不在乎爐子要多少錢,隻要能拿到爐子,錢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什麼問題。

等他們使用過後,發現這爐子比火爐方便的多。火爐需要持續添柴很不方便,直接燒石炭稍不注意就容易中毒,燒木炭、竹炭成本高不說也不是很安全。於是乎,蜂窩煤爐大受追捧。

撈到了第一桶金之後,長孫家慶又開始雇人挨家挨戶的推銷蜂窩煤爐。

最便宜的蜂窩煤爐子隻要五十文,雖然要簽五年的蜂窩煤采購合同,但是架不住蜂窩煤便宜啊,一文錢可以買到五塊蜂窩煤。

買不起蜂窩煤爐子也沒事,可以加入蜂窩煤廠,製造蜂窩煤賺錢,也可以加入配送隊送煤賺錢。

很快蜂窩煤爐就開始在長安的大街小巷流行了起來,很多店家都開始用蜂窩煤爐代替火爐進行烹飪,有的茶肆更是在門口擺了一溜的爐子燒水,場麵頗為壯觀。

雖然蜂窩煤爐銷售火爆,但還是有很多人家沒有購買,不過蜂窩煤的銷量那是節節攀升。

甚至開始有外地客商找到長孫家慶,想要購買爐子去外地販賣。

倒不是沒人想過要仿製蜂窩煤爐,隻是生產效率太低,成本遠超李楓的爐子。他們也沒意識到,價格低的發指的蜂窩煤才是大頭!

等爐子生意走上正軌後,長孫家慶盤算了一下收益,發現扣除李楓的貨款,居然賺了不少錢。這些錢大多是在官員權貴們身上撈出來的。

十二月初一

「殿下,這是上個月的賬本。」

李承乾接過賬本隨便翻了翻,驚呼道:「十萬貫!這麼多?」

「主要是爐子賺得多,這個月就不會有這麼多了。」

「爐子那麼賺錢?」

長孫家慶組織了一下語言後,解釋起了為什麼掙了那麼多錢的原因。

李楓在每個爐子上都打上了一個鋼印:「大唐東宮爐子指定供應商」。

這十一個字一印上去,那些富商巨賈跟被打了雞血一樣,瘋狂的購買爐子。隻要爐子夠精美、價格夠高,他們根本不在乎爐子多少錢。

李承錢聞言扌莫了扌莫下巴,道:「看來要盡快打開其他地方的銷路啊。」

「臣已經在安排了。」

「嗯。」

「養濟院的事情怎麼樣了?」

「已經找到了地方,工部的工匠正在修整。」

「安排一下,明天去工地看看。」李承乾吩咐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觀戰能使我變強 我的領地有一點點不同 食金之旅 華娛2007 劍神有傳說 亮劍:從代管新一團開始 從史前的超神開始 喝醉酒後,校花讓我忘了那一夜! 掐指一算,徒兒今日有一劫 大明皇長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