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盜版大風波(1 / 2)

加入書籤

《海邊的曼徹斯特》在大洋彼岸刮起了一陣憂鬱生活風,這陣風也隨著太平洋的洋流,傳到了華夏大地上。

關於引進《海邊的曼徹斯特》的呼聲,也越來越大,但是這其實也隻是呼聲而已。

也不知道等到真正地引進了,又有多少人會願意到電影院裡去看這一部平淡憂鬱的生活劇情片呢?

而且其實國內正常的商業院線其實很少會引進國外的文藝片的。

畢竟,他們連國內的文藝片都不想讓它們上院線, 覺得不賺錢。更何況是在國外都看起來不賺錢的文藝片。

看看那《海邊的曼徹斯特》,就算被吹成那樣子了,看看票房數據就知道了,現在都還沒有超過1000萬呢。那850萬的拍攝成本,估計就打水漂去了。

國內真正有可能吸引到大量觀眾進入電影院來看《海邊的曼徹斯特》,那也大概率是因為觀眾們想看的是周森。

這位被譽為華夏影壇當之無愧的新生代王者, 年紀輕輕從偶像轉型演員,反而突破了更高的職業生涯成就上限。就單單沖他的名字, 華夏觀眾就有進入電影院裡的理由。

這就是他的票房號召力。

但就算這樣,很多媒體對於這部電影如果引進華夏的票房成績也不會抱有太大希望。

曲高和寡,這是他們大多數人的想法。

可有人卻不這麼想,而且這些人還很看好這部經典的文藝電影在華夏境內的表現。

環球影業的高層會議上,有關於《海邊的曼徹斯特》華夏發行方案再度被擺到了桌麵上來。其實正常來說,像《海邊的曼徹斯特》這種千萬以下投資成本的電影,這個級別的事情是不需要放到高層會議上進行討論的。

可是奈何這部電影現在成了環球影業最有希望拿到各大獎項的文藝電影。

而且這部電影裡現在的男主角也在美利堅開始聲名鵲起,他們這才發現自己和亞馬遜投資的這部電影竟然釣到了這樣的潛力影帝。確實,周森在他們看來是潛力影帝,並不是他們覺得周森菜,而是覺得周森還有很大的商業價值可以開發。

特別是他背後那龐大的華夏市場。

而且哪怕是不談商業價值,就是藝術價值,周森和肯尼斯這兩個人就完全值得環球影業好好地對待。

畢竟他們投資,他們出品的電影能夠戰勝那些對家們的電影拔得頭籌,獲得大獎,那也是一種對於企業的宣傳和影響。

不管是從什麼角度,周森都值得環球影業重點關注。

而在這場高層會議開完之後, 環球影業的人也就很懂事地跑去和華夏方麵的人聯係,他們在華夏選擇的合作方也和周森很有淵源。

琳達國際、東森影業、新風平台。

這三個公司和環球影業快速地達成了合作協議, 簽訂了一些福利豐厚的合作方案,他們將作為環球影業在華夏裡最新的代言人。

而這些公司,都和周森脫不了乾係。

這態度明擺著了,環球影業要把周森當做親兒子來對待。

至於為什麼這麼說,還得從環球影業的副總裁親自跑到了國家藝術中心門口蹲合作去了。

他們想要拿到《我不是藥神》的世界發行代理權。

並且許諾用環球影業最好的資源來宣發這部原本隻計劃在華夏境內上映的電影。環球影業的人說話也夠真誠,他們甚至敢把這部電影會被宣發到南美亞馬遜雨林裡、撒哈拉沙漠裡這種話都說得出來。

其實琳達國際和環球影業的合作,更有一種各取所需的感覺。

環球的宣發業務將會在世界範圍裡全力配合琳達國際進入各個國家市場,特別是在美利堅,環球將會用大量的資源和宣發方案,來幫助琳達國際的各種業務和產品在美利堅裡推廣。

原本琳達國際就很想突破美利堅那邊的互聯網公司聯合起來對於外來互聯網公司的封鎖和抵禦,隻有在拿下了美國市場之後,它才能真正地被稱為足夠強大的跨國公司。

而不是像某些隻知道死吃國內市場,破壞國內市場環境的企業一樣。

而琳達國際也將會幫助環球影業開辟出國內影視市場和周邊衍生物的建設,比如環球影城的建設,和一些其他的基礎工作。

周森是知道這些的,隻不過資本這樣的資源互換,他並不想參與其中太多,他隻想好好地當好他的導演。

現在《海邊的曼徹斯特》被環球影業大力推廣到各國的文藝片市場裡,而《我不是藥神》則會作為商業片被環球影業從國內引進到國際去。

這個環節中他是純純的受益者。

而且環球影業還會盡全力幫助肯尼斯和周森去申請各種獎項,幫助他們拿下更多的榮譽。

值得一提的是,環球影業的人在想引進《我不是藥神》的時候,其實根本就不知道這部電影拍到什麼程度了,拍的是什麼內容,甚至有誰參演都不知道。

他們就是單純地沖著周森這個名頭,就要拿下這部電影。

按照環球高層的評價和說法。

「像jackson那樣的人,我沒有辦法想象他會允許自己出現在爛片裡。」

這句話雖然很有道理,但是如果別人聽到了,估計會很想問那些高層一句,你們連見都沒有見過周森的真人,怎麼就那麼相信他?

不過這可能就是資本社會的通病吧。

對於一個新的潮流盲目地追捧,不管這種潮流所帶來的到底是好還是壞,一直到失去熱點,就換下一個潮流。

這或許就是資本的逐利性,也是資本的盲目性。

當然,他們的這種盲目信任對於周森來說是件好事,畢竟他不需要費力在其他環節,隻需要做好自己的分內事,把電影拍好就行。

在琳達國際和環球影業的共同努力下。

當《海邊的曼徹斯特》在美利堅已經播出了一個多月的情況下,華夏廣電正式通過了環球影業的申請,讓《海邊的曼徹斯特》成我餓了有史以來第一部作為文藝片被正式引進到國內,由華夏藝術電影放映聯盟首次專線發行。

華夏藝術電影聯盟就成立於三個月之前,在全國近七十個主要城市分布有一百多家影院,別看它規模小,但是它的政治地位可不低,格局也很高。藝聯主要就是在旗下的院線放映具有獨特藝術價值的中外影視藝術電影。

也就是俗稱的文藝片。

這或許也代表著國家進一步對文藝事業的開放和支持。

這種態度到底緣於哪裡,其實很難說得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周森在這件事上應該也有起到一些正麵的作用。

畢竟他也屬於為國爭光的那一批人。

話題遠了。

在《海邊的曼徹斯特》正式定檔在國內藝聯院線上映之後,很多早就聽聞了大洋彼岸的周森憂鬱風的觀眾,在附近的影院想要預定《海邊的曼徹斯特》的電影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鬥破:我開局簽到虛無吞炎 港島耀陽 鬥羅:我不用武魂跟你打 穿越後有個皇位等著我繼承 騎士:從傳說開始的希望之旅! 鬥羅:開局收服藍銀皇 天命為凰 全民城堡:眾生為棋 拿了路人劇本後我崩壞了全世界 給糙漢王爺續弦後,我多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