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但有遠誌,不在當歸(1 / 2)

加入書籤

薑維晚間隻簡單收拾了幾件換洗的衣物,想著明日要早起趕路,便壓著心頭情緒起伏,早早睡去。

此番南行,短時間內隻怕回不得天水。按著朋友之情,他本應當同尹賞、梁氏兄弟知會一聲。隻是此事事關重大,倘若貿然告知,一則有泄密殺身之虞,二來也怕事發後為朋友引來麻煩,故而一概不曾告知。隻在夜間,方向楊氏、薑文、薑武宣布,明日一早回鄉祭祖之事。

許是兩兄弟極少外出遠遊的緣故,此番得知要出城去,皆是激動不已。

翌日薑維起了個大早,豈料薑文、薑武兩兄弟早早就已起來忙活。那廂楊氏也早已備好乾糧清水,眼下正指使兄弟二人往馬車上搬送。

薑維將自己的甲胄和兩把弓,並此前收取的程儀金銀銅錢藏於馬車內。朝廷雖然不禁行人攜帶刀劍,但似盔甲弓箭這等軍國重器卻不在其列,眼下尚在城內,人多口雜,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待諸事均已準備妥當,薑母也已起來,右肩背了個包袱,看著隻簡單收拾了金銀細軟而已。因白日要趕路,薑維母子請楊氏、薑文、薑武也是一並用了早點。

飯罷出門,薑維扶著薑母登上馬車,卻見母親驀然駐足,望著老宅怔怔流淚不止。

薑維心道:「母親在這座宅院裡生活了半世,她雖整日催促我快些上路,其實最為不舍之人也是她也罷,終有一日,我當以另一種身份,帶著母親重回此地。」

眾人各自就位後,薑維騎馬,薑文趕車,薑武騎了小黑牽著大黑,一行人即往城南行去。

馬鈞早已背了個小包袱在城南等候。隻見他眼睛紅腫,麵色有些不佳,想來是昨夜心情激動,一宿未眠。

見到薑維一行人後,馬鈞麵露恭敬之色,趨步上前,分別向薑母和薑維行禮。薑母和薑維也是回過一禮,雙方寒暄了兩句,馬鈞便借騎了薑文的大黑,匯入隊伍中來。

時天已大亮,但距離開城門尚有一炷香功夫。城門內外已有不少小販、樵夫、金水車夫等各色人等聚集等候。

守門的兵卒見是上司薑維到來,急忙上來攀談了幾句,無非是恭賀高升、公侯萬代之類的吉利話。

而後小卒本欲提前開門放行,卻為薑維阻止:「郡中既然定下開門時辰,理當依照而行。我身為本郡中郎,豈能知法犯法?無妨,不過等上一等罷了。」他內心實則有些忐忑,隻恨不早越早出城越好,但他麵上卻維持著古井不波的模樣。倘若提前開城出門被有心人撞見,隻怕引起不必要的波瀾。

那守門的兵卒見狀口中稱罪,又把薑維車駕排在第一的位置。對此,薑維倒未加阻止。兩人有一搭沒一搭說了半柱香功夫,城樓上傳來喊聲:「時辰已到!」

守門的兵卒當即開了大門,將薑維一行人恭送出去。

時下日頭尚早,晨風和煦,並無燥熱之感,路上一馬平川,行人也是不多。薑維等人精神振奮,一路上說說笑笑,向南行去。因馬力足健的緣故,一行人馬不停蹄,腳程極快。

行出十餘裡路,便進入秦嶺山脈西延伸段。正值夏日,野花茂草,目之所及,皆是鬱鬱蔥蔥的青山,越行到山脈深出,越見千山萬壑,重巒疊嶂,青鬆似海,雲霧陣陣,遠景近物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極美的圖景。

復行出二十餘裡,出了山道,進入一片河穀地帶,眼前情形卻又為之一變,愜意景象再無,淒涼之意頓生。

河穀地帶土地肥庾,本是上佳的聚居開墾之處,薑維等人一路上確實見了不少村落莊子,隻是眼下都已是廢棄。

天下久經戰事,鄉野百姓動輒被各路豪強拉丁入夥,或被搶奪糧食物資,沒了男丁和口糧,剩下的老弱病殘又能堅持多久?有路子早已投奔他處,沒路子的便隻能在原地哀嚎等死。

自董卓起兵至今三十載,後歷經馬超、韓遂起勢,又有羌氐叛亂不止,因此除了大城巨邑附近尚屬平安,稍遠一些的鄉野村莊早已消亡殆盡了。

其實何止天水一地,天下諸侯林立,但凡兵鋒所至,鄉野民間皆已是十室九空了。

薑維一行人所見,村落附近盡是山包似的小土堆。原是亂世時死人多了,便用草席一圈,草草一埋便已了事。這還算是好的了,一路上也見有不少白骨,半陷在土裡,半露在地上,連個收斂屍骨的人都沒有,當真淒慘莫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的特效太牛逼了(我其實就是個廢物啊) 重生古代做鹹魚 我在驚悚遊戲中餵養第二人格 揀骨人 黑化男主又在求負責 中世紀之維京海狼 大明孝宗 重生後她被世子爺盯上了 當團寵滿級大佬點亮了錦鯉屬性 大秦:開局成棄嬰,始皇求我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