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三千年(1 / 2)

加入書籤

周昂帶了足足一抱書出門。

當然,在選書之前,他誠心請教,請呂端先為自己講解和梳理了一遍他的藏書,主要是史書——而這種所謂的「梳理」,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足以讓周昂通過呂端的三言兩語,扌莫清當下這個位麵的天下鼎革與延續了。

按照呂端的講解,本位麵的這個世界,有記載的歷史,已經有近三千年,早期的歷史雲裡霧裡,往往虛化成一些神話傳說,但畢竟還是有記載的,隻是據呂端說,其中多少是真實的,多少是瞎編的,無人可證,而自一千七百年前的《秦書》開始,算是史家的正式開端。

這一套《秦書》,長達三百六十卷,迄今為止仍是私人著史的典範,記載了自秦朝立國前後,一直到秦幼帝之間,長達二百多年的歷史。

按照後世學到的分類,這本開「史家先河」的書,應該是被歸類為紀傳體斷代史。

後來有一本《晉書》,本來也是私人著史,但呂端評價不高。

因為這個作者隻寫了不到一半的稿子,朝廷力量就介入了,一則把作者強拉進官方著史的機構,二則禁止他繼續寫自己的那一部。但後來,他那本未完成的《晉書》,還是流傳了出來,並且流傳了下來。

從此《晉書》就有了官方版本的《晉書》,和私人版本的一部分《偽晉書》。

兩個版本,呂端都評價很一般。

但至少,這幾本書記載了本世界位麵上有史記載的僅有的最長的一段大一統的時間——因為秦晉相連,共四百五十七年,而晉朝之後的魏朝,在官方版本的《晉書》完成之後不久,就崩潰了。

也就是說,自秦朝開始,至魏朝,這三個朝代,合計五百年出頭,是大一統的時代。後來則朝代紛爭、更迭極速,始終缺乏有力的統一政權,由此,官方無力控製民間的輿論,各種官方的歷史記載和私人的著書立說紛呈。

這一亂,就是三百多年。

一直到九百多年前,大漢王朝重新一統天下。

乃至於,一直到漢朝的武皇帝一出,公認的,整個漢朝達到了鼎盛,南征北討,無往不利,甚至是有史記載以來,中原政權的最巔峰。

但漢朝的榮光,僅僅隻延續了不足兩百年。

隨後,天下漸次分裂。

漢朝依然還在,而且也依然是這個天下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但各國逐漸獨立、更迭,它卻已經根本就無力再恢復大一統。

在不足百年的時間內,這個天下已經由漢朝一統,變成六國鼎立,但在那幾百年裡,雖然各國紛紛割土,但漢朝依然保持著鞭笞天下的實力。

四百年前,六國變七國,漢朝又弱了一點。

最終,在距今二百七十多年前,大唐立國,又從本已衰弱的漢朝身上,隔走了很大的一塊,由此,不但奠定了延續至今的八國鼎立的天下政治格局,也使得漢國最終衰落到歷史最低點,從此隻保留著名義上天下宗主的地位,而在事實上失去了鞭笞天下的能力。

一直到二十多年前,大唐內亂,漢朝看出了大唐的虛弱,發全國之力,再次嘗試統一天下的進程,想要恢復先祖的榮光,卻在大唐兩位宰相的聯手之下被挫敗,雖然後來麵對諸國圍攻,他們還是守住了基本盤,卻毫無疑問的再度衰落了一截,因此二十多年來,天下反倒再無烽火。

所以,其實換個角度可以理解為,是當年徐相與呂相主持下的那一戰,北擊鮮卑,東戰漢國,皆大勝,一戰打出了天下二十多年的和平。

當然,漢朝的前二百年,有後來官方修訂的《漢書》在,但這本書顯然是沒有「完本」的,漢朝作為天下紛爭之後的所謂「天下共主」,他後麵的七百多年直到現在的歷史,並沒有一個官方的權威版本,往往都是各國編各國的了。

大概一個多小時的功夫,呂端從容地把過去天下三千年的歷史娓娓道來,算是給周昂做了一次最基礎的科普。

而聽在周昂耳中,也就是說,自己要讀史,這個世界的歷史的梗骨和主線,就在《秦書》、《晉書》、《偽晉書》和《漢書》這四本書裡。

最終,周昂從所有的藏書中,選了《漢書》的前十卷,決定帶回去看。

雖然他覺得,或許那些《秦書》之前的「史前」神話裡,可能藏著自己最想找到的東西,但他對漢朝的武皇帝這個人,比較感興趣。

而漢朝史,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以算是現代史了。

…………

這個年代史書的特點就是,它書裡的每一個字,都是手寫的。

因為歷史的書寫,和史書的編訂,都已經全然掌握在朝廷手中,而朝廷並無意於讓各種史書向民間擴散,再加上每一部史書都是毫無疑問的大塊頭,動輒幾百卷,要想逐一刊刻出來,工程量簡直大到驚人,所以,想讀史,幾乎隻有一個渠道,去國子監借閱。

而且還得是你夠資格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鹹魚的幸福生活 有家旅行社 邪神世界裡的巫師 生肖神紀 我能看穿弱點 隕落的王者之少帝篇 史前石紀元 我養的寵物都是神 異能之帝王傳說 生化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