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如意平安1(1 / 2)

加入書籤

和榮六年夏末,養心殿,案牘後的人一如往昔地讀著折子,一張瘦削的臉隱在香爐若有若無的霧氣裡,神色不辨。昔年容貌端華的昭仁太子趙乾,自而立之年繼位起,已在這頌國最高處端坐了二十年。

香霧繚繞中,隻見他頭簪蓮瓣白玉發冠,身著梅花方勝紋宮錦窄袖袍,修長素淨恍若神人。

大監高顯不動聲色地垂了垂眼,兩側宮人亦是十分識相地悄悄往邊上挪了一步。果然下一瞬桌上的奏折便飛了出來,徑直飛向正在大快朵頤的少年,卻被對方習熟練地抄起手中折扇擋開。

「父皇,這是玳瑁做的扇骨,不便宜。若是壞了,父皇記得賠。」

趙乾膝下三子。太子中宮嫡出,以仁孝聞名。三皇子儀王,將門之後,封安西軍節度使、兼檢校太尉,又賜封雍國公。六皇子趙如意,就是此刻座下叼著一塊金絲如意卷熟練揮扇擋折子的這位,早逝宮妃所出,除了吃喝玩樂睡覺花錢,但凡和誌在千裡,為國為民相關的事情是一點邊兒都不沾。

在確定親爹沒有再繼續扔「暗器」的意思之後,趙如意方才把嘴裡的金絲卷安心吞進肚子裡,自扇麵後揚起嫩白如糯米團般柔軟的臉,眼中一對月牙泉清波流轉,笑意盈盈。看著兒子尚有一絲稚氣的麵龐,趙乾眯起眼,沒來由地恍惚了一下。但隻是一下,待趙如意張口出聲時,他便醒了。

「父皇。您的兵馬大元帥八百裡加急寫的軍報,還是別用來砸兒臣了。他老人家行伍出身,識字本就不多,您看這折子厚的,想必又是苦哈哈把您送他的那些書攤開照著字描才湊出來了的。喲,這兒還寫錯了一個。」

趙乾努力順下心中的氣,沉聲開口道:「你如今也十六了,該領個差事歷練了。否則一天到晚來朕這兒討銀子,禦史台彈劾你的折子又該一籮筐了。」

「父皇這您就說笑了。兒臣去歲有好些時日都在外麵辦差,一分銀子也沒找父皇要,結果呢,現在連自家王府都難回去。但凡想靠近自家門都得府裡下人打掩護,否則被住周圍的大臣們看到了可是要合起夥來把兒臣趕出去。」

這話一出,高顯心裡也忍不住發笑。趙如意的開銷的確在皇室子弟中一騎絕塵,久受詬病。去歲被官家壓著頂差歷練還不給銀子花,結果大梁城中短暫失去財神爺的大小商戶不乾了,紛紛拖家帶產地匯聚於王府門口,想盡一切辦法吆喝哄勸,差點造成嚴重踩踏事故,更是擠得鄰近下了朝的王公重臣險些回不了家。城裡維護治安的巡防營那段時間成宿得睡不成覺,晝夜倒班隨時出勤。

禦史台的風向登時變了,彈劾他的折子變成了希望他保持現狀,一心花錢,花到回不了家的那種。反正轉了一圈也是回國庫,倒是順手能拉動經濟,也算於國有功。

趙乾一副努力從回憶中脫身不動怒的神情,眼角餘光微抬,高顯立刻捧著一遝賬簿跪坐於趙如意身前呈上。

趙如意瞥見賬簿上「明輝堂」三字後,笑容幾乎咧到了耳朵根。

頌國國庫除卻稅賦所得之外,每年亦有幾個民間財團穩定上貢。這些財團多以堂為名,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北部的寒澤,南部的百越,西域的焉鰭和外海的朝夕。四大堂的存在歷史甚至久於頌國國史。直到二十多年前,明輝堂打破了四足鼎立的局麵。最鼎盛之時,其他四大堂也不得不給幾分薄麵。

這賬本所代表的龐大財富就這樣輕描淡寫地呈到趙如意跟前,就好比一塊極肥美可口的肉,落入了一隻嗷嗷待哺的狐狸嘴裡。更不用說明輝堂旗下產業有許多是才貌雙全的女當家經營,數量乃當世之最。

趙乾看了一眼親兒子沒出息的樣子,眼角一緊,抬起朱筆在奏折上隨手一圈道:「這本是你母親的產業,近些年似乎經營得不大好。左右你閒著無事,便按照賬目去各處看看。」

明輝堂堂主是一個極年輕的女子,除了名下產業當家者之外,沒人見過她。在明輝堂最耀眼的時候,她突然隱退,而後不知所蹤。

趙如意的生母是楚女,由人引薦,大齡入宮,承寵極少。僥幸有孕誕下他,陪了趙如意十年便因病而去。走後趕上宮內大封,追贈敏惠貴妃。

趙如意對她的印象已有些模糊。畢竟他生母雖貌美,但素來木訥,話不多,闔宮上下皆覺得無趣。

如今親生父親,當朝天子卻說這樣一個讓人印象不深的少寵宮妃,竟是傳說中叱吒風雲的女堂主。趙如意咽了咽口水,撲通一聲跪地,以頭搶地。

「父皇,您若是嫌兒臣花得多了,直接砍了兒臣便是。紙錢燒多點的話,兒臣絕無怨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男主是位胎穿者 予茗紀 簽到:從鬼打鬼開始 民國異事,我在趕屍 火影:合歡宗大弟子轉生成春野櫻 仗劍舞義曲 詭怪復蘇 重生sans當神明 神探的偽裝 鬥羅大陸開局風鈴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