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十 明清——專製集權空前強化和統一多民族國家更趨穩固(1 / 2)

加入書籤

●階段特征:明清時期中國歷史發展呈現出:①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鞏固;②專製統治不斷強化,對外閉關鎖國,社會危機日益加深。(古老的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發展的潮流。)

在元末農民大起義的浪潮中,朱元璋脫穎而出,建立了強大的明朝。

1、明朝的興亡:1368年,朱元璋稱帝,定都應天府,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縊,明朝滅亡。

建立政權後,為了和加強專製皇權,明朝對政治體製做了調整,其政治體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2、廢丞相設內閣:明太祖廢除了自秦以來實行的宰相製度,明成祖時設內閣,加強了專製皇權。另外還設立由皇帝直接指揮的廠衛特務機構(明太祖設錦衣衛,明成祖設東廠,明憲宗又加設了西廠,三大機構統稱為廠衛特務機構);改革科舉製度。這樣,地方和中央的各個部門,互不統屬、互相牽製,直接向皇帝負責,使皇權高度集中,君主專製大為加強)

(明中期,內閣大學士深得皇帝信任,權力很大,被比喻為宰相,但其權力來源是皇帝)

●內閣專製是皇權加強的產物;始終沒有取得法定地位,始終不是中央一級正式的行政機構。

4、改革科舉製度。明朝為加強思想控製,改革科舉製度。考試的題目必須來自四書五經;答題觀點必須遵循《四書集注》的觀點,不能有已的見解;答題文體也必須按呆板固定的「八股文」格式來寫。明朝改革科舉製度利於規範考試,增大了考試標準的客觀性,但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不利於社會的進步。

3、鄭和下西洋:(主要把握影響)15世紀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鄭和率領船隊先後7次遠航。領先歐洲遠航半個多世紀,增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但其目的主要是宣揚國威(「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給明朝帶來較大的財政負擔,後來未能持續。

●認識:長期自我封閉,必將走向衰落。隻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取長補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4、戚繼光平倭寇之亂: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盜不時在我國東部沿海騷擾。明朝前期,嚴厲禁止海外貿易,東南民間海上走私活動猖獗,與倭寇混雜,燒殺搶掠,造成巨大破壞,形成「倭亂」。明廷派遣大將戚繼光等人平倭。消除長期為患的倭寇,維護了國家領土和主權的完整。戚繼光抗倭,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反抗外國侵略並取得勝利的鬥爭,戚繼光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主義者。

5、滿洲的崛起:(由東北地區的女真發展而來的)16、17世紀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領努爾哈赤逐漸統一女真各部。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國號金。1636年皇太極將女真族名改為滿洲,並在盛京稱帝,國號大清。

6、清軍入關:明朝山海關守將吳三桂降清,引清兵1644年入關,打敗李自成,進占並遷都北京。此後經過20多年,清朝確立了在全國的統治。

清朝是繼元朝之後又一個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大一統帝國,它在中華文明史的貢獻還是巨大的。

7、「康乾盛世」:清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間,政局穩定、經濟繁榮、疆域開拓並鞏固,史稱「康乾盛世」。

(清朝皇帝具有乾綱獨斷的傳統,獨斷大政方針,清初三位皇帝都以勤政著稱,君主專製體製發展到新的高度)

8、強化君主專製:(注意三點)①奏折製度的形成,使皇帝能夠更直接、廣泛地獲取信息;提高了決策效率,強化了對官僚機構的控製。(中央與地方的聯係更加緊密,特點:迅速、機密)②為辦理西北軍務,加強皇權,雍正皇帝設置軍機處。提高了行政效率,標誌著君主專製製度發展到頂峰,是封建製度漸趨衰落的體現。(是中樞秘書機構發生變化的表現,是君主專製達到頂峰的標誌)③為加強對思想文化的控製,大興文字獄。鉗製思想、摧殘人才;對文化造成嚴重的摧殘。(清朝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加強皇權,嚴密控製思想,頻繁製造文字獄)

9、疆域的奠定:(多民族國家鞏固與發展,注意梳理清朝將邊疆地區納入版圖並實施有效治理的史實)

(1)統一台灣:1683年,清軍進駐台灣,台灣歸入清朝的版圖;1684年,清朝設置台灣府(康熙帝),隸屬福建省;1885年,台灣正式建省(光緒帝),成為中國的一個行省。加強了台灣同祖國大陸的聯係,促進了台灣的開發,鞏固了祖國的海防。(標誌著清朝完全確立了在漢族社會的正統地位,宣告康乾盛世的來臨)

(2)抗擊沙俄,維護國家主權:清康熙帝組織兩次雅克薩之戰(1685 、1686)。1689年,中俄兩國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了黑龍江、烏蘇裡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領土,維護了國家主權。

(3)鞏固西北邊疆:①1757年清朝擊敗蒙古準格爾部;②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亂;③在蒙古族地區設立盟旗製度;④在新疆設立伊犁將軍。加強了對西北邊疆地區的管轄,鞏固了國家統一。(標誌清朝版圖的奠定)

(4)共治西藏:①順治帝冊封「達賴喇嘛」;②康熙帝「班禪額爾德尼」;③1727年(雍正五年)設立駐藏大臣,西藏直接隸屬中央;④頒布《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以法律形式明確和落實了中央對西藏的管轄權。⑤實行了「金瓶掣簽」製度:規定達賴、班禪圓寂後,將尋認的轉世靈童的姓名、生年月日用滿漢藏三種文字寫在簽牌上,放入金瓶內,在駐藏大臣監督之下掣簽認定。(清廷對西藏的統治與管理進一步製度化和法律化。)⑥設立理藩院管理民族事務。⑦實行改土歸流(廢除土司,實行中央委派流官統治的政治措施)。強化中央政府統治、促進邊疆開發,融合民族關係。大大加強中央對西藏的管轄

●台灣、新疆、西藏歷來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麵具:悟空 魔界壓我棺材板,我掀他們天靈蓋 凶手就在眼前之遊戲者 邪帝至尊:清冷師尊他美色撩人 人間破碎 逃生遊戲?我是執行官 啊林的人生軌跡 花如菇的新書 擺爛?不存在,反派他命硬著那! 果盜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