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十二 從甲午戰爭到八國侵華民族危機加深,(1 / 2)

加入書籤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終形成。

「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而此時的法國、俄國、日本都相繼確立了資本主義製度,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造成了邊疆危機。尤其是甲午中日戰爭,宣告洋務運動破產,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

1、階段特征: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簽訂後,列強以資本輸出的方式對我國進行侵略,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完全墜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清政府成為洋人統治中國的工具。資產階級的維新思想傳播,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2、左宗棠收復新疆:英國支持阿古柏在新疆叛亂;俄國侵占伊犁地區。1878年左宗棠率軍平定叛亂,收復新疆;1884年,新疆正式建省,西北邊疆渡過了危機。

3、中法《越南條款》:法國入侵越南,挑起中法戰爭。1884年法軍偷襲馬尾軍港,炮毀福州造船廠(福建水師全軍覆沒);1884年劉銘傳多次擊敗進攻台灣的法軍;1885年馮子材率軍大敗法軍,取得鎮南關大捷;法國內閣因此倒台,1885年清政府與法國簽訂《越南條款》承認法國占領越南,打開了中國西南的門戶。

●1885年,台灣建省,強化了對台灣的管轄。

「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宣告洋務運動破產。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致使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

4、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壯大了國力。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日本趁機出兵朝鮮,蓄意挑起戰爭。這一年是舊歷甲午年,所以稱這次戰爭為甲午中日戰爭。1894年8月,甲午中日戰爭爆發。1894年9月,清軍在平壤大敗。黃海戰役後,李鴻章發出「避戰自保」命令,北洋海軍失去了製海權。1895年日軍在山東半島登陸,摧毀了北洋艦隊基地威海衛軍港,北洋艦隊覆滅。清軍戰敗,簽訂《馬關條約》。 (這也標誌著開展了30多年的洋務運動失敗)

1895年,威海衛戰役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清政府與日本議和,簽訂了《馬關條約》。

5、《馬關條約》:1895年,李鴻章赴日本馬關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①割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②賠償日本兵費白銀2億兩。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影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啟示:落後就要挨打;在反侵略的同時還要反封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推進軍事現代化。(學說話)

《馬關條約》刺激了列強的侵華野心,《馬關條約》之後,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6、三國乾涉還遼:《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的條款損害了沙俄在中國東北的利益,為了防止日本獨霸東北,在俄國、法國、德國三國的乾涉和反對下,日本被迫放棄割讓遼東半島。日本則向中國索取了3000萬兩白銀作為「贖遼費」。三國乾涉還遼反映了帝國主義國家既相互勾結又相互鬥爭的本質。

7、瓜分中國的狂潮:以三國乾涉還遼為契機,列強在中國掀起了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範圍」的「瓜分」狂潮。列強還在中國大量掠奪鐵路和工礦利權。

●注意了解:俄國:強租旅大(將長城以北作為勢力範圍);英國:強租威海衛、香港新界(將長江流域作為勢力範圍);德國:強租膠州灣(將山東作為勢力範圍);法國:強租廣州灣(將雲南和兩廣作為勢力範圍)。

在瓜分中國的過程中沒有美國,當時作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強國——美國,正在和西班牙爭奪殖民地,無暇東顧。為爭奪中國市場,美國提出了「門戶開放」。

8、「門戶開放」政策:1899年,美國向英、俄、德、日、意、法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承認各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和既得特權,同時要求在各國租借地和「勢力範圍」內享有均等貿易機會。「門戶開放」政策反映出美國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侵華政策上的矛盾。

19世紀末,隨著危機的加深,義和團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義和團勢力的迅速發展,帝國主義擔心他們的在華利益受到損害。於1900年6月組成八國聯軍,來絞殺中國的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9、八國聯軍侵華:1900年6月,為鎮壓義和團運動(誘因),進一步奪取和擴大在華的政治特權和經濟利益(根本原因),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等國聯軍,在英國海軍司令西摩爾率領下,由天津進犯北京。慈禧太後攜光緒帝倉皇出逃,下令清軍鎮壓義和團,並與侵略者「議和」,與侵略者簽訂《辛醜條約》。

●南方各省督撫與英美等國洽商「東南互保」協議,嚴重動搖了清政府統治根基。

10、《辛醜條約》(近代以來最嚴重的賣國條約):1901年9月,清政府與11國侵略者簽訂《辛醜條約》極大地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 嚴重損害了中國主權;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辛醜條約》的特點:(注意了解)①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沒有割地,不開新商埠,巨額賠款人均一兩白銀,帶有懲罰性)②既維護清政府的反動統治,又加以嚴格控製;(條約絲毫未涉及處置慈禧太後。相反,確立清政府繼續充當列強侵華的代理人。其目的就是使清政府完全成為「洋人的朝廷」,「以華治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麵具:悟空 魔界壓我棺材板,我掀他們天靈蓋 凶手就在眼前之遊戲者 邪帝至尊:清冷師尊他美色撩人 人間破碎 逃生遊戲?我是執行官 啊林的人生軌跡 花如菇的新書 擺爛?不存在,反派他命硬著那! 果盜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