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秋近舊亭寒(1 / 2)

加入書籤

正是夜裡,寒風凜冽,天還沒暖下來,這深夜裡本該是最冷清的時候,徐府卻是燈火通明,正院裡頭滿地狼藉。

「庫房裡的東西可都備上了,還有我房裡頭那幾錠金子,可都拿上了?」院裡頭仆婦小廝來來往往理著東西,婺州知府之妻楊氏看著正院裡頭人來人往,卻是神色惶惶,失態地抓著身旁侍候之人的手,顫聲道。

「丹娘,東西可都理好了?」知府徐孟則自屋內走出,心雖懸著,到底比楊氏瞧著鎮定些。

「老爺,」楊氏見他好容易自房中出來,好似找到了主心骨,忙上前開口,扯著手中帕子的力道卻是不減反增,「大房當真會幫我們?說到底當年那事鬧得那般難看,也不知大伯如今消氣了沒……」

「你慌什麼!」徐孟則見她這般卻是厲喝一聲,冷聲道,「到底我也是徐姓,便是不願他也要想想族裡那些老骨頭會不會放任他袖手旁觀,況且……」

想了想,徐孟則似是自我安慰地輕聲道:「那位雖精於用兵之道,官場這些事卻未必明白,如今也未必有證據……」

轟——

府門應聲而開,徐孟則心口猛地一震,抬眼看去,便見一人端坐於高頭大馬之上,兩旁隨從兵卒齊整排開,火光影影綽綽,那光影落在徐府眾人眼中,卻好似地獄的幽冥鬼火。

來人是女子,眉眼冷寂,偏生了副明艷模樣,倒似極寒冰原開出的世間最烈的花,一身甲衣在火光下映出明滅的光影,頭發高高束起,發頂的白玉冠卻是奪眼。

「徐大人,」孟歸寧垂眸看去,將手中卷軸丟出,眼見那卷軸在地上滾著鋪開,又是道,「走吧。」

看著那卷軸上罪名樁樁件件明明白白,便連何時何處何人都寫得清楚,徐孟則卻是雙腿一軟跪倒在地,楊氏一時撐不住,竟是昏了過去。

「來人,」孟歸寧抬手,「帶走。」

很快便有人來將徐孟則如死魚般拖了出去,最後再看了眼那輝煌的府門,孟歸寧卻是收回目光,打馬前行,再不往後頭瞧一眼。

諭陽,宣承六年七月既望。

玧河以南,是為婺州,時官府強占民田,適大旱,民無以果腹,食樹皮枯草,父母妻子不為養。

八月初三,婺州大亂。

帝聞訊大怒,令右前司使少卿孟歸寧即往,以除佞臣,定民心。

八月十七,婺州知府徐孟則及地方官員總三十七人下獄,押送回京,其餘人等牽連共二百四十一人,下獄候審。

八月二十三,亂象既平。

時至桐秋,渭京的天已有些冷了下來,婺州卻尚如槐序時那般熱的發悶,漫山遍野仍是一片連綿的青綠。

林中靜謐,唯有長劍劃過的颯颯聲,落下的竹葉被悉數斬開,滿地狼藉。

「何人?」耳邊傳來細碎的響動,孟歸寧將劍收回的動作一頓,猛地轉身,長劍在空中劃過一道白光,堪堪停在距少年脖頸尚一寸之地。

「微臣拜見岐王殿下。」待孟歸寧看清身後之人,麵上戒備之色一泄,收斂好神情,抬手作揖行禮道,「微臣不知殿下駕到,多有失禮,請殿下恕罪。」

「孟少卿不必多禮。」沈鶴朝伸出手,在孟歸寧掌下幾寸處停住,孟歸寧便順勢直起身,隻看了一眼便垂下眼簾,視線落在他的頸下。

少年穿著一席荼白色長衫,隻在袖口繡了幾枝墨竹,以白玉冠束發,沒有與年紀相符張揚肆意的少年氣,反倒顯出幾分難言的清雋溫和。

皇家出身之人,對外大抵都是如此模樣。

「本王不知孟少卿在此,否則斷不會貿然前來打擾,還望見諒。」沈鶴朝揉了揉懷中的毛團,眼中漫出幾分清淺的笑意,開口說到。

孟歸寧未做回應,隻微微頷首。

「嗬。」沈鶴朝勾了勾唇,發出一聲淡淡的笑,忽的有些明白宣承帝口中對於孟歸寧是朝中少見的耿直到略顯固執的忠正之臣的評價。

「婺州是個好地方,」他看著孟歸寧,眸中滿是贊賞敬佩之意,「孟少卿之才,實在令人佩服。」

「殿下謬贊。」孟歸寧神色淡淡,客套開口,「婺州便是沒了臣,也會是如此盛景。」

那倒也未必,沈鶴朝暗道。

婺州騷亂可大可小,這般百姓與官府的矛盾,文臣怕壓不下去,武將卻好似朝廷不顧民生派人鎮壓,兩頭為難。

她這般,雖為武將,卻是女子,有足夠的威懾力,又不會太甚,再好不過。

「再有兩月,孟少卿便該回京了罷。」

「是。」孟歸寧掩去眸中的錯愕,回道。

「婺州亂象既平,父皇也不會再留你在此處了。」

「本王還有些時日,」沈鶴朝輕笑,「那便願大人,一路平安。」

「謝殿下。」孟歸寧吃不準他這般為何,言語間便也是不遠不近的。

「若有機會,待我回京,該要前去拜訪的。」

「殿下厚愛,」她道,「隻是臣向來行蹤不定,此次回京怕也待不了多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黑塔鑄就美好未來 終末劍的挽歌 路人甲的我被主角看上了 死亡路上 狂龍醫仙 醉入愛河 多子多福:我的子孫遍布諸天萬界 萬貨超市 淩晨將至 惡魔蘿莉住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