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祖宗跟前別亂發牢騷(1 / 2)

加入書籤

看書就別帶腦子,先放這吧,回頭別忘了帶走。

「餵,爸」

「清明節?

我公司這麼忙肯定回不去了」

「祭祖也不行啊,就不說咱這邊是小宗又小宗,就算是族長一支又怎樣?

還以為是大明朝,有爵位給咱啊?

哦不對,那還得是洪武年間才行,碰上judy那貨分分鍾讓你死的不明不白。」

「行了行了,我手裡一堆事呢,祭祖是吧?

我旁邊就是孝陵,回頭我就給他朱元璋磕頭去,咱這一脈還有比他更祖的嗎?

掛了啊!」

南京某出租屋。

被打斷寫作思路的朱雲騰隨口發了幾句牢騷,然後把電話扔到一邊。

然後一邊繼續碼字一邊搖頭,「這老頭!」

也不知道哪年起,逢年過節祭祖的風氣又興盛起來了,這是破四舊還沒把你們打怕是吧?

要說這朱家祖上還真闊過,先祖可以追溯到明太祖、洪武大帝朱元璋。

不過倒黴的就是,他們這一支不是出自朱 · 風神 · 奉天靖難 · 五征漠北 · 六下西洋 · 永樂大典 · 允炆去哪兒 · 全家唯一自帶英文名 · 太宗變成祖 · 永樂 · 棣一脈的。

朱老四這一脈至少坐了兩百年皇位,怎麼也夠本了。

他這一支可就慘了,甚至不是出自建文帝朱允炆。

而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孫,開平忠武王常遇春之外孫,懿文太子朱標第三子,母敬懿太子妃(孝康皇後)常氏,明朝唯一一任廣澤王朱允熥一脈,唯一的兒子朱文坤。

(也有作朱載坤的,輩分不對,就用前者了)

都說他明朱永樂文成武德、千古一帝。

有誰會在意他上位後心狠手辣,接連弄死了自已的三個好大侄廣澤王朱允熥、懷恩王朱允熞還有甌寧王朱允熙呢?

倒是沒讓他好大哥朱標直接絕後,勉強給他留了兩個後人,分別是朱允炆次子朱文圭和朱允熥唯一的兒子朱文坤。

靖難之役時朱文圭年僅兩歲,朱棣登基後對他很不放心,下旨將他廢為庶人,並終身幽禁於皇宮之中,可憐的朱文圭就這樣在圈禁中長大。

後來到了朱棣的曾孫明堡宗、戰神朱祁鎮時期,可能是對圈禁的滋味感同身受,就又把被關了五十多年的朱文圭放了出來。

這時候的朱文圭,已經基本與社會脫節,被放出來時既不識字也不懂人情世故。

甚至連牛羊和一些生活工具都分不清楚,生活技能就更別提,基本就是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廢人。

咱們的堡宗看他完全沒有造反的可能,就給他在鳳陽老家買房置地,娶了媳婦,置辦下人服侍,自此朱標一脈才算有了後嗣。

不過由於朱祁鎮沒給朱文圭恢復宗籍身份,因此朱文圭及其後人被明朝官方稱之為建庶人。

這還算好的了,起碼還給他買地置產,安排人服侍。

輪到朱雲騰的老祖宗朱文坤,他的經歷簡直可以用來當做小說話本,刊發天下:

這朱允熥暴斃之後呢,老太監王忠眼看不對,這朱棣是要趕盡殺絕啊。

於是冒死帶著少主逃出了鳳陽。

後來王忠帶著朱文坤一路跑到山東萊陽,讓朱文坤改姓為王,以此來逃避朝廷追查。

史書上是這麼記載的:「子載坤尚在繈褓,宮監王忠負逃民間,及長,懼禍。

洪熙元年,潛走邑下夼(kuàng),今其村稱朱家夼,朱氏約百餘家人。」

但是國家機器想找一個人又哪是那麼容易逃過的呢?

哪怕永樂去世之後,朝廷依舊在追查。

所幸朱高熾比較寬厚,他赦免了朱文坤,並允許朱文坤恢復本名,此後不再對朱文坤家族進行監管限製。

不愧是廟號被冠以「仁」字的帝王,就是壽命短了些,或者說在位時間短了點。

經此一役,朱文坤及其後人也不敢以明朝皇室成員自居了。

他給後世子孫起名同樣不再按照朱元璋製定的字輩。

後人們從此在萊陽繁衍紮根,明朝官方則隻稱他及其後人為吳庶人。

朱雲騰就是出自吳庶人一脈,朱元璋剛好第二十代孫。

按照皇明祖訓來排輩分的話,剛好是末位晟字輩。

不過既然老祖宗留下祖訓,後輩子孫不用宗室輩分來排,他以及父祖自然也就沒沾老朱家什麼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流體一 快穿:卿卿要拿女主劇本 那一晚是誰傷了你 基金會:開局變成彩怪,怎麼破? 末世:轉世重生,女鬼姐姐纏上我 西遊記之妖神降世 渺雨 海洋紀元:淨化大佬後她被團寵了 我天尊重生,你讓我別裝? 部落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