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吐渾終歸唐,冬臨當休戰(1 / 2)

加入書籤

「王帥,是否要派人進入吐穀渾?李道宗大人和尉遲敬德將軍已經率兵進入吐穀渾三月有餘,現不知情況如何。」秦懷英等一乾楚王(此時應該稱為武王)眾以及李承乾等三位皇子,齊聚新城議事堂。

李承乾和李泰李恪三人從麵容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再無年少傲氣顯露,更多的是一種歷事後的成熟蛻變。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從新城的建設發展,到對於突厥人的唐式教育,讓幾人徹底煥然一新。

西突厥正式更名為大唐瀚海道,李承天等人再次因大唐開疆拓土而名揚四海。

要說城池建設,人多就是速度快,數萬名工匠加上十萬俘虜,短短一月半便以築成瀚海城,也虧是材料準備的齊全,水泥鋼筋不斷運送至此。有人可能會問,建一棟樓都需要很長時間,一月半不過四十五天罷了,但是需要考慮到勞動力的多少和工作時間,十二時辰兩班製,築城亦能慢乎?

李承天猶豫道:「暫時不用,想來兩位將軍很快便會傳來捷報的!」

整整三月時間,進入吐穀渾的李道宗和尉遲敬德二將無半分消息傳回,著實令人有些擔心。

「皇叔和尉遲國公想來是正在攻城拔寨,暫時脫不開身,故直至今日未能派回信使。」李泰安慰眾人道,此時確實有些壓抑。

正巧堂外傳來軍報,李承天趕忙令其入堂稟告。

「啟稟王帥,李大人命小人送來軍情,吐穀渾大捷!斬敵六萬,俘虜七萬餘人!」

「快呈上來!」李承天趕忙道。

一旁秦懷英接信,轉交給李承天。

打開後,上麵寫道:王帥,末將與尉遲國公二人於青海湖兵分兩路,在牛心堆、赤水源兩處分別破敵三萬餘人,後合兵在赤海大破吐穀渾天柱三部落,收雜畜二十萬,吐穀渾王自縊而死,其子伏允歸降。

「好!」李承天激動道,隨後把書信遞於李承乾:「郡王李道宗,國公尉遲敬德二人占領吐穀渾,本太子當即可書信回長安為兩位大人請功!」

李承天點頭稱是,看著堂內激動不已的各將,李承天放聲喊道:「西突厥與吐穀渾盡歸大唐疆土,凡我唐民,當大慶三日!」

李泰與李恪二人互視一眼後,笑道:「天佑吾唐!」

消息傳達下去,瀚海城內所有唐軍唐民皆高呼道:「天佑吾唐!」引得突厥之民甚為恐慌。

五日快馬加鞭,戰報送至朝堂之上,李二放聲大笑,群臣紛紛恭賀,此等壯舉,前所未有!

李二回到偏殿後,收到李承乾和李承天書信各一份,李承乾書信中為李道宗和尉遲敬德二人請功,文中道二人領軍深入吐穀渾,大破敵軍乃大唐之喜,請李二必須重賞。

李承天的書信卻讓李二有些疑惑「父皇,如今西突厥與吐穀渾盡歸我大唐,請父皇盡快安排治理之臣接手,並派大將駐守,以防死灰復燃。」

天兒為何沒有像吐蕃那樣,自己培養人才進行管理?反而要他李二派人去進行管理呢?

李二在殿中度步不停,最後笑道:「避嫌!」不錯,李承天不想回到長安就因為功高蓋主,鬧出什麼事情來,所以特別希望李二趕緊派人來接管西突厥和吐穀渾之事。

第二日,李二下令,封張公瑾為青海道(吐穀渾)行軍總管,領兵三萬,三日後啟程,掌控青海道局勢。封李孝恭為瀚海道(西突厥)行軍總管,領兵五萬,六日後啟程,前往瀚海道。二人隨行文臣上百名,至於這些官吏的來歷嘛?李二十分自喜,這可都是從吐蕃道挖過來的能臣巧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在尊魂幡裡當主魂 鬥羅從踹哭唐三開始 萬族入侵,我開局扮演鬥戰神 逆襲從歡樂頌樊勝美開始 震驚!高冷校花竟然暗戀我 萬古第一龍帝 我在鬥羅當巫師 活不過二十,所以十九歲無敵了! 大清佳人 穿越之養兒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