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故事開始的地方(1 / 1)

加入書籤

大隋開皇三年冬,北風呼嘯,冰雪蓋地,寒意刺骨。 在大興城的將軍府中,大將軍楊素與車騎將軍張衡正在研討軍事。 盡管戶外寒冷異常,但屋內卻溫暖如春,火盆熊熊燃燒,照亮了兩人的麵容,木柴燃燒的輕微爆裂聲此起彼伏,淡淡的煙火氣息彌漫在空氣中。 接近午時,有宮廷特使快馬趕到,將皇帝的密旨遞到楊素手中。 楊素看完後,對張衡說:「皇上命我們火速馳援。你率大軍留守此地,以防突厥,我帶一萬騎兵前往洛陽。」 張衡猛地站起身來,抱拳道:「楊兄,讓小弟去吧。」 「不行。」楊素搖頭。「周軍以舉國之力而來,蘭陵王與齊王已經增援洛陽,卻進展艱難,若非得已,皇上不會命我帶兵支援。對我們大隋來說,突厥看似凶猛,實則癬疥之疾,周國才是心腹大患,我必須親自率軍前往,以保洛陽。再者,皇上的旨意也是如此,我不能抗旨不遵。」 張衡既是他的好友,更是他的下屬,對他的命令自然不會違抗,這時便不再堅持:「楊兄欲率多少人前往,小弟立刻去調遣。」 周軍東侵,已有兩月,隋帝楊堅發密旨與楊素商量對策時,他就已經反復思考過了,此時再度思索,片刻之後才道:「我率一萬精騎,疾馳洛陽。」 「是。」張衡抱拳領命,轉身快步離開。 楊素坐回原位,仔細分析當前的局勢。 三個多月前,突厥十萬大軍南侵,攻打幽州,並突破長城,大肆燒殺搶掠。楊素率部火速出擊,迎擊突厥,將他們逐回塞外。不過,突厥兵仍屯駐塞北,並繼續調集更多兵力,企圖再次侵犯幽州。楊素便駐紮晉陽,以防突厥。 在此之前,隋帝不顧楊素的反對,將周國實際掌權的大司馬宇文護的母親和姑母送回,希望換取宇文護的感激之情,不再進攻大隋。誰知宇文護並不領情,很快在全國調集大軍,計有六柱國及十二大將軍所統關中諸府兵二十四軍、相府所屬左右廂禁衛兵等二十萬人,東出潼關,討伐大隋。 十一月,周國猛將尉遲迥率十萬精兵為前鋒,圍困洛陽,卻遭到守軍的頑強抵抗,久攻不下。 隋帝見洛陽形勢危急,立即派出大司徒高熲與蘭陵王楊爽帶兵救援。但周軍勢大,兩人率軍渡過黃河後,被阻於邙山,舉步維艱。隋帝更為著急,便發密旨給楊素:「洛陽危在旦夕,朕欲以愛卿救之,然突厥在北,虎視眈眈,亦不得不防,不知愛卿意下如何?」 楊素立刻上書,將當前形勢詳細分析,認為兩害相權取其輕,塞上有長城之固,足以抵禦突厥進攻,而當務之急是解洛陽之圍,並懇請由自已率軍南下救援。 現在,皇上的密旨來得如此之快,可見是一接到他的上書便即下旨,洛陽的情況恐怕已是萬分危急了。 他正在思考,忽然有個瘦小的身影閃身進門,興奮地說:「義父,我也要跟你一起去。」 楊素抬眼一看,立刻笑了起來,愉快地向他招了招手:「歡兒,過來。」 這人是張衡的女兒張歡,今年才十六歲,卻已經跟隨父親征戰沙場兩年了。她喜歡女扮男裝,性格開朗,武藝也十分精湛,時間一長,知道她是女孩的人都常常忘記這一點,而不知道她是女兒身的便一直以為她就是個男孩子。 楊素看著張歡興沖沖地跑到自已身邊,叫嚷著「我要去」,焦慮的心情放鬆了許多,慈愛地問:「要去哪兒啊?」 張歡笑嘻嘻地說:「跟你去洛陽。」 楊素忍不住抬起手來,親切地扌莫了扌莫她戴著頭盔的頭,笑道:「你還是留在這裡,跟著你爹吧。」 「不行,不行。」張歡有點耍賴地嚷著。「我要跟義父去救洛陽。」 楊素想了想,便道:「你爹同意你跟我去嗎?」 「他不反對。」張歡笑逐顏開。「我爹最疼我了,我說要跟你去,他就答應了。」 楊素看著她秀麗的小臉上滿是英氣,不由得贊賞地點頭,笑著說:「生女當如小張歡。」 張歡立刻明白他同意了自已的要求,立刻歡呼一聲:「我去告訴爹。」便一溜煙地跑了。 楊素看著她的身影消失在門外,心情愉悅,似乎危急的戰事也不是那麼讓人擔憂了。 張歡跑回自已的房間,興奮地收拾東西,準備出征。 她等了七年了,她苦練騎射,隨父親馳騁沙場,其實就是為了等這一天的到來。 七年前,她還是個生活在二十一世紀初的現代人,在去看項目現場的路上遭遇塌方,為了救兩個孩子,她被飛石擊中,當場身亡。 然而,經過了漫長的黑暗後,她又醒了過來,卻驚訝地發現,自已借屍還魂,穿越到了南北朝末期的北周,成為一名將軍的掌上明珠,名叫張歡。 在現代,她是一家知名房地產集團的戰略策劃部部長,才華出眾,有勇有謀,雖然年輕,卻深得高層信任,晉升迅速。由於工作需要,她博覽群書,對什麼都喜歡研究研究,歷史、地理也不例外,因此對這一時期並不陌生。不過,南北朝時期的歷史相當混亂,她隻知道一些著名的人物,對於自已這一世的父親張衡就從沒聽說過。 張衡是楊素帳下一員大將,智勇雙全,最擅長與突厥鐵騎作戰,名聞長城內外。他十八歲娶親,兩年後愛妻因難產身亡,女兒卻僥幸未死,卻因在母腹中悶得時間太長而導致癡傻。張衡悲痛交加,對女兒毫無嫌棄之心,始終愛與珍寶,關懷備至,並給她取名為張歡,希望她一生都能快快樂樂,無憂無慮。 張歡一直病病歪歪的,長到九歲時,生了一場大病,高燒五天五夜不退。當時,契丹攻殺柔然大汗鐵伐,隨後大舉侵犯北周邊塞,皇帝調集大軍北伐,張衡率軍在前線浴血奮戰,不但不能趕回,甚至連音信都不能傳達。 將軍府的管家和張歡的奶娘請了許多大夫,都說已不能救,吩咐他們準備後事,卻不料張歡在斷氣片刻之後便即醒轉,整個人更有重大變化。她神智清明,言詞便給,對眼前發生的事雖然茫然,卻在張府管家和奶娘、貼身丫鬟的詳細解說下恍然大悟,很快便明白過來,並隨即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在府中管賬先生的指點下,學習讀書和寫字,進步神速。 當戰事取得勝利,張衡才得到消息。他簡直不敢相信,與好友楊素提起,都覺得這是奇跡。 大軍班師還朝,張衡告假,快馬加鞭趕回府中,見到的女兒果然不再是過去那樣渾渾噩噩癡癡呆呆的模樣。她聰明伶俐,活潑可愛,一見到這個年輕的父親就特別親熱,跟前跟後,問長問短,然後就纏著要跟他學習騎射和上陣殺敵的武藝。 二十九歲的張衡喜出望外,對這個失而復得的女兒本是千依百順,可一聽她要學習騎射,立刻一口拒絕:「女兒家學點針織女紅琴棋書畫就行了,舞刀弄槍的事不用學。」 張歡非常生氣,不斷死纏爛打。她口齒伶俐,常常說得張衡啞口無言,隻好把楊素請來,拜托他幫忙說服女兒。 楊素的足智多謀天下皆知,聽了張衡的話,他不由得哈哈大笑:「歡兒長得這麼可愛了?那太好了。」 張衡連忙讓家仆去喚張歡出來。 張歡正在房裡寫「最後通牒」,一聽父親召喚,立刻怒沖沖地走到前廳,將那張紙放到父親麵前。 張衡看了,不由得長嘆一聲,順手遞給楊素:「楊兄,你看,你看,這孩子簡直是……唉……」言若有憾,心實喜之。 楊素含笑接過,看向箋上那四行筆力剛勁的字:「孩兒立誌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短短二十八個字,一股豪氣便撲麵而來,楊素不由得擊節稱贊:「寫得好。」 張歡一聽,立刻轉怒為喜,飛快地跑到楊素身邊,嬉皮笑臉地問:「伯伯貴姓?」 張衡忍不住喝道:「歡兒,不得無禮。」 張歡白了他一眼:「我怎麼無理了?哪一個字無理了?」 張衡頓時語塞。 楊素對這個一臉靈氣的孩子非常喜歡,笑著說:「我叫楊素。」 張歡一聽是他,立刻滿臉喜色,拽著他的衣袖左右搖晃,央求道:「楊伯伯,你教我文韜武略好不好?讓爹爹教我武藝行不行?你是我爹的上司,你命令他,他就會聽的。」 張衡聽了這話,不由得啼笑皆非。 「兄弟,你這千金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啊,可喜可賀。」楊素愉快地看著眼前的小女孩,半開玩笑地說。「歡兒,給楊伯伯當兒媳婦吧。」 張歡一怔,隨即連連搖頭:「不不不,我以後要嫁給我喜歡的人。」 張衡見這個女兒口無遮攔,自已的臉先紅了起來,對楊素說:「楊兄,你別聽她的,如果楊兄果然有意,咱們可以先定下這門親事。」 張歡十分惱怒,卻沒有直接出口拒絕,隻是眼珠一轉,笑嘻嘻地道:「楊伯伯,我認你做義父好不好?」 楊素隻有三個兒子,心裡也很喜歡這個古靈精怪的女孩,聞言便笑著點頭:「好啊,我就認下你這個女兒了。」 張歡逃過一劫,一邊拍手一邊看向旁邊的年輕父親。 張衡很無奈,卻也很高興,便道:「既是你義父答應了,我教你便是。」 張歡喜滋滋地跑過去,拉著父親的手,連聲說:「謝謝爹爹。」 張衡看著女兒,一手握著她的手,一手輕輕撫了撫她的秀發,寵愛之情溢於言表。 楊素看著他們,贊賞地道:「生女當如小張歡。」 從此以後,張歡得楊素和張衡的悉心教導,文武兼修,進境神速。 幾年過去,北周的國力迅速下降,而相鄰的周國和突厥卻日益強大,邊關戰事不斷,楊素連年出征,張衡更是常駐塞下,不常回家,最後,他索性將女兒帶在身邊,隨他四處征戰。 張歡喜歡女扮男裝,作為父親的親兵,可以常常陪伴在父親身邊。 到她十四歲時,張衡有一次身陷敵陣,形勢危急,張歡提刀上馬,率領張衡派給她的百餘名親兵殺進重圍,竟然與父親裡應外合,將敵人殺得大敗,一時傳為佳話。自那時起,張歡便隨父上戰場,並肩禦敵。楊素知道後,對其贊賞有加。 表麵上,張歡振振有詞,這是殺敵報國,其實,她隻是在積累經驗和資歷。當周軍圍困洛陽,她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隨楊素前去救援,好親眼目睹那美人名將的絕世風采。 現在,這一天終於來到了。 她收拾好行囊,檢查了雙刀和弓箭,這才走出房門,迎著寒風,看向南方天際,微笑著說:「蘭陵王,我來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柳蔭小路 季夏時光 回盪的風聲 玉勾闌 奧特曼盤點這還叫真正的戰鬥 記得那年盛夏 都市仙途:星辰修真錄 賀總別刨墳了,夫人骨灰不見了 穿越大軍中的小小 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