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風月場所行話多(1 / 2)

加入書籤

從紫禁城出了西華門,便是一條名為太平街的的大道,一路往東穿過小半個應天府,便到了應天府最為出名的紅燈區,秦淮河!

洪武年間,大興教坊司,這讓青樓這種一直處於公私結合的第三產業,算是徹底變成了官營,第三產業的首席總裁,便是大明皇帝朱元璋了。

朱元璋是個的井井有條的人,建立大明之時,便設立了各種各樣的製度,希望後代子孫們都能遵守這些製度,以期大明能夠千秋萬代。

對於這青樓女子的穿著打扮,恨不得安排大明朝每一戶家庭的朱元璋那是親自下詔:「坊司樂藝著萬字頂巾,係燈線褡膊,樂妓明角冠皂褙子,不許與民妻同。」

啥意思?就是娛樂從業者,必須統一戴「萬字符」頭巾,月要間應係特製的月要帶,教坊司女員工著角冠,穿赤褐色的坎肩,不能穿的和平民百姓一樣。

所以當朱棣領著朱啟拐到一處緊挨著秦淮河的大街,看著河畔戴著角冠,穿著赤褐色坎肩倚樓遠眺的姑娘之時,立馬就小聲說了一句:

「三哥,咱們到了!瀟湘館就在前麵了。」

朱啟一眼看過去,那樓上小娘子們鶯鶯燕燕的走來走去,偶爾一些有陪客,一個個雖然花枝招展,但也確實沒有像電視劇裡那樣,拿著絲巾探出半個身子來,用肉彈攻勢來奮力拉客。

這時候哪裡還需要拉客啊,全天下的青樓都是教坊司一家壟斷,賺取的銀兩嘩啦啦的流進朱元璋的月要包裡,又沒有競爭關係,更不存在業績考核,進誰家裡不是進啊?

所以說啊,這行業隻要形成壟斷,就容易變成這樣毫無朝氣的模樣。

都走到門口了,竟然還沒有一群小姑娘圍過來,摟著我嚶嚶嚶,朱啟那是痛心疾首啊!

要像是以前官民合營那樣,什麼花活都能給你整出來啊。

朱啟已經十五歲元服了,按照現如今的說法,就是成年人,隻要不是去後宮,出入紫禁城都不會有人攔著他,十四歲的朱棣能出的來,自然是沾了朱啟的光。

兩人身後跟了五名護衛,走到一座精致小樓前,眼瞧著朱漆大門頂端懸著黑色金絲楠木匾額,上麵龍飛鳳舞地題著三個大字「瀟湘閣」,兩邊丹楹刻桷,玉砌雕闌,猶如瓊樓金闕。

有露著半個肩膀,搭著坎肩的老鴇瞧見朱啟和朱棣兩人,趕忙迎了上來,笑道:

「兩位公子,是來俏酒聽曲,還是要住局啊?」

朱啟挺直月要杆麵容平靜,雖然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但隻要邊上朱棣開口說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但等了數息也不見朱棣說話,朱啟扭過頭去,就瞧見朱棣跟自己一樣的挺直月要杆,麵容平靜。

還是身後一個護衛眼力見不錯,從懷裡掏出了四錢銀子,遞到了老鴇手上,小聲道:

「住局先不急,先找幾個姑娘吃花酒,這是下帖子的錢,若是不錯,自然少不了賞銀。」

現在的一錢銀子就是一百文,十錢約等於一兩銀子,購買力相當於朱啟前世的一千元錢。

也就是說,這護衛上來就給門衛掏了四千塊的「下帖子錢」。

那老鴇收了錢,立馬喜笑顏開,領著朱啟一行人等往裡走,很快就到了一個包間,安排朱啟和朱棣坐下之後,陪笑了一聲「馬上就上先生」,隨後就退了出去。

這瀟湘館自然是裝修奢華,金碧輝煌,但比起皇宮來說還是差了點。

那護衛也看出來朱啟和朱棣兩位王爺對這勾欄裡的行話並不了解,小聲的開始解釋起來。

明朝這時候進勾欄,就算啥事也不乾,那也是要給錢的,一般人給的是「打茶圍」,也就是戲台子下麵排排坐,姑娘們擺盤上桌,倒茶陪聊,嗑嗑瓜子扌莫扌莫小手,也僅限於此。

台子上姑娘吹拉彈唱,之後有穿的輕紗薄衣,誘惑萬千的漂亮些的姑娘,在台子上左搖右擺的扭屁股。

台下把持不住的,那就可以找個姑娘一起「住局」,就是過一夜的意思,那自然是另外收費。

若還想高雅私密點,可以「吃花酒」,就是換了一個專門的包間打茶圍,姑娘們就伺候那一間屋子裡的人就行了,「下帖子」就相當於包廂費了。

「上先生」就是上姑娘的意思。

還有些其他的行內話,那護衛也是一一說到,吐字清楚,思路清晰,不禁讓朱啟感慨人才就在身邊。

「你叫什麼名字?」

朱啟對著那機靈的護衛問道。

其餘護衛投來羨慕眼神,那護衛也是麵色一喜,趕緊抱拳說道:

「回殿下,小人名叫高錦。」

「嗯,本王記下了,以後本王出門,你都隨行跟著。」

朱啟點了點頭,默默將這名字記下,高錦一看就是見多識廣,能說會道到的人,先不管功夫怎麼樣,自己身邊還是需要這樣一個,做事說話都乾脆麻利的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原神之異世的風 重生八零糙漢的小嬌包甜又軟 我在術法世界造槍 長公主今天登基了嗎 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 重生之庶女翻身做王妃 左道旁門:我能逆轉代價 退休生活從新白開始 穿成炮灰女配後和偏執狂he了 我穿成崽崽的惡毒娘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