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文武全才遼王啟(1 / 2)

加入書籤

宋濂,大明朝臣公務員。

就和洪武年間的大部分公務員一樣,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但每個月都有五天休息,節假日三到五天的假期,而且這些假期全都是帶薪休假。

明天正好是休息,宋濂一把老骨頭,臉上也多少帶點美滋滋,不過一個內官急匆匆的來到了官署,傳召了朱元璋傳召的旨意。

已經六十四歲的宋濂,一聽到朱元璋的傳召,那是立馬腿腳飛快趕忙過去,畢竟朱元璋性格比較暴躁,傳召的火急火燎的,去的晚了,萬一惹他生氣就不好了。

宋濂也不知道皇帝突然喊自己乾什麼,腳下步伐不禁又快了點,不過等到了朱元璋跟前,瞧見朱元璋帶著笑容的模樣,他多少放心了一點,看上去應該不是自己犯了什麼錯。

「微臣宋濂,叩見陛下。」

宋濂行禮打算跪拜,朱元璋上前兩步拉住,滿臉喜滋滋的表情說道:

「愛卿免禮,賜座。」

看到朱元璋心情不錯,宋濂也放心了不少,邊上內官送來椅子,宋濂半個屁股坐了下來,這才看到朱元璋拿出了一幅墨寶,遞了過來。

宋濂一看字跡未乾,再看那鬼畫符一般的字體,就知道這是皇帝朱元璋寫的沒錯了。

但看到那墨寶裡寫的內容,第一遍看下來目光一楞,再看第二遍時已經忍不住跟著念出了聲來。

「九十春光一擲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待輕聲念完全詩,宋濂又開始看起了第三遍,開始細細體會詩中隱含的深意。

朱元璋背著手,看著宋濂品鑒欣賞的目光,得意洋洋的說道:

「宋濂,你是一代文宗,學識淵博,你來點評點評,這詩寫的如何啊?」

宋濂一聽這話,立馬就神情肅穆的說道:

「陛下,以微臣之淺薄學識,可萬萬不敢說點評,微臣初見這詩,便覺得這詩詞實乃曠世之作,有漢唐之風!這首詩氣勢酣暢,語如貫珠,似瀑布飛泉,奔流直下,詩共二十句,一氣嗬成;然細味詩意,每四句可分成一小節,又是節節推進。陛下看這第一句……」

隨後便是宋濂最擅長的解析詩詞,朱啟抄的是唐伯虎的《花下酌酒歌》,詩的意思就不多做解釋,反正作為明朝最著名的詩人之一,這首詩同樣也是唐伯虎的代表作之一,內容自然是牛逼普拉斯就完事了。

朱元璋雖然是農民出身,自小沒讀過書,但和百姓一樣,信奉的是萬物唯有讀書高,後來事業壯大,除了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須文武雙全之外,自己也是惡補了很多的知識。

對於這首詩自然也是看得懂,知道是教導人們愛惜眼前時光,不要虛度光陰,尤其是年少時候的光陰,其實不需要宋濂來解析,單純想聽宋濂吹一吹。

至於說裡麵的放盪不羈愛自由的詩人情懷,考慮到詩成於瀟湘館這種風月場所,免不了生出一種「詩人暗示自己迫不及待要來一發」的錯覺,這事情朱元璋肯定是不會提的。

一邊聽著宋濂吹,一邊想到自己的兒子朱啟,竟然能寫出如此精妙絕倫,又富有深意的詩句來,朱元璋臉上的笑容更盛。

宋濂那邊解析完畢,開始問正事了:

「陛下,此詩為何人所做啊?」

朱元璋的鼻孔已經對著地球散逸層了,誓要與太陽肩並肩,隻見他虎軀一震說道:

「吾兒遼王朱啟!」

那神情,那語氣,就差沒把大拇指豎起來了。

宋濂也是虎軀一震,自然也不糊塗,他所擅長的台閣體散文,那就是「頌聖德,歌太平」,拍馬屁這一方麵比徐達那就厲害多了。

一看朱元璋這表情就是等著別人誇呢,那還說什麼,立馬就誇起來了。

趕忙跟著一連串彩虹屁拍過來,什麼「天不生他遼王啟,詩道萬古如長夜」「在陛下的兒子遼王麵前,我這一代文宗的名號,不要也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原神之異世的風 重生八零糙漢的小嬌包甜又軟 我在術法世界造槍 長公主今天登基了嗎 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 重生之庶女翻身做王妃 左道旁門:我能逆轉代價 退休生活從新白開始 穿成炮灰女配後和偏執狂he了 我穿成崽崽的惡毒娘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