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和親?我遼王不同意!(1 / 2)

加入書籤

一提到和親,朱啟便想到了後世相當著名的那句話:我大明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不過洪武年間的大明,其實是並沒有這種概念的,起碼朱元璋並沒有將京師定在北平,而是南京。

這句話的處處,其實是分別來自明初和明末。

前麵一句「我大明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其實是永樂大帝的說。

原話是「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而且是在第二次北伐蒙古班師回朝的時候說的,可謂是氣吞萬裡如虎。

天子守國門也是永樂大帝遷都北平後,大明朝民間出現的說法,終明一朝也確實這麼做了。

君王死社稷,則是因為明末,李自成攻下明王朝首都,崇禎皇帝因為種種原因至死沒有退出京師,吊死煤山,民間對此事件稱為「君王死社稷」。

也就是說,此時的大明,自然沒有不和親的潛規則,朝堂之上對於和親一事,也並非完全排斥。

朱啟在邊上聽了一會,等待那內官離開以後,便湊上前去,詢問起朱標是什麼事情。

和親一事倒是沒有什麼可隱瞞的,朱標很快說了起來。

朱啟聽完了大哥朱標說完了來龍去脈以後,便開始覺得事情有點超出自己的想象了,換句話說,自己這個小蝴蝶扇動的翅膀,終於開始要改變明初的歷史進程了!

首先是高麗,因為朱啟先前在渤海之上,以摧古拉朽的方式,直接平推了北元水師,而且還是在北元水師將近兩倍於明軍的情況下完成的壯舉!

高麗那邊可是從頭到尾都在邊上觀戰的啊,不過因為航速過慢的原因,等他們想要加入戰場的時候,北元水師的先鋒軍都給打崩了。

看到這情況,高麗水師也就默默的退出了戰局。

這也是為什麼渤海一戰,北元幾乎全軍覆沒,而高麗水師卻能夠全身而退的原因所在。

正因為這樣,高麗膽都給打破了,於是今年破天荒的安排了一個使臣過來。

出於和以前大元朝和親的歷史,高麗國王便請求一位大明公主來和親,從此以後願意成為大明的屬臣,接受大明的冊封。

就像元朝那時候一樣,成為中原王朝的女婿邦國!

朱啟一聽就有點慌了,趕忙對著朱標說道:

「大哥,這高麗之前可是鐵了心的要跟北元啊,咱們可能上當中計,他這不過是想要安撫北元和我大明,然後趁機漁翁得利!」

朱啟這麼說完,朱標繼續說道:

「一開始我也是這麼想的,不過今日聽說,這曾經的高麗國王王顓,在洪武七年的九月,被屬下宦官亂劍砍死在大殿之上,其子江寧府院大君王禑繼位高麗國王。」

朱啟趕忙又說到:

「有其父必有其子啊,咱們更要防備!」

朱標一笑,說道:

「關鍵就在於這江寧府院大君王禑,說不定不是這王顓的兒子。

聽聞這王禑是一個名叫辛旽的權臣的兒子,王顓便以此廢了王禑的世子之位,後來王顓被殺,這王禑才被臣子擁立為新一任的高麗國王。」

朱標此話說完,朱啟才想起來,這好像還是高麗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歷史事件啊。

辛旽也是歷史上一個著名的高麗人物,還有綽號「權王」。

不過隱約記得,這高麗新繼位的府院大君王禑,好像也挺猖狂的。

後來還主動發起了遼東戰役,想要占領大明的遼東。

不過派遣到前線的將軍李成桂,知道不是大明的對手,直接回師造反成功,成立了李氏朝鮮。

朝鮮的國名也正是朱元璋,因此事冊封下來的。

原先的歷史上,高麗末代君王王禑繼位之後,繼續和北元眉來眼去才對,沒想到因為他繼位之初,朱啟直接打了一個渤海之戰,這高麗國直接派來使臣,想要緩和關係了。

這高麗絕對是大明想要拉攏的對象,畢竟高麗現在算是北元的左膀右臂,如果能把高麗拉過來,等同於直接砍了北元的一條胳膊。

朝臣們會心動議論,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這邊高麗想要求一個大明公主,鴻臚寺裡其他外邦使臣們一聽,也是紛紛吆喝著要求公主和親。

比如占城,爪哇,南安,暹羅,真臘等等這些就不用多提了,老牌朝貢國了。

但有一個國家倒是讓朱啟頗為意外,那就是倭國。

說實話,朱啟想到誰都沒有想到倭國,因為現在的倭國那可是歷史上較為著名的南北朝時代啊,而且還打的難舍難分呢。

當然了,朱啟知道最後的勝利者,如果沒有乾預的話,就是北朝的室町幕府會獲得勝利,室町幕府估計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但如果說道戰國時代,什麼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了。

戰國時代就是室町幕府末年的時代。

此時室町幕府的大將軍是剛剛繼任征夷大將軍的足利義滿,今年才十歲,掌握實權的是細川頼之,是幕府管領,職位就相當於丞相。

而此時北朝的倭國天皇,則是後圓融天皇,這個人大家不熟悉,但如果另外一個人聯係起來,大家就會很熟悉了。

後圓融天皇,是一休和尚的爺爺。

朱啟的腦海裡,不禁想起了童年時候的魔性BG

格嘰格嘰格嘰格嘰格嘰格嘰……

北朝這邊說完,隨後便是南朝,隻要知道一點,此時的南朝天皇是長慶天皇。

因為南朝實在是沒什麼著名人物,長慶天皇算是一個了。

正因為倭國南北朝的動亂時代,現在倭國竟然還會往大明派遣使臣,而且一派就是南北兩朝都派來使臣。

南朝和北朝都是希望能夠獲得大明的承認,也就是冊封,說白了就是想要和大明結盟,獲得正統地位啊。

南北朝的兩個天皇都想獲得大明的公主,吵得那是不可開交。

一時之間,三四十號的外邦使臣們,都在求著公主。

雖說朱元璋女兒多,但也不夠他們搶的,而且現在適婚年齡還沒有結婚的,也就隻有一人,朱元璋長女,臨安公主。

其餘公主年紀都太小了些,起碼得再等兩三年。

聽到太子朱標詳細敘述完了以後,朱啟倒是有點驚訝,這臨安公主,歷史上不是下嫁給了李祺嗎?

李祺是自己的好兄弟,他要是能娶到自己的妹妹,朱啟也是很高興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原神之異世的風 重生八零糙漢的小嬌包甜又軟 我在術法世界造槍 長公主今天登基了嗎 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 重生之庶女翻身做王妃 左道旁門:我能逆轉代價 退休生活從新白開始 穿成炮灰女配後和偏執狂he了 我穿成崽崽的惡毒娘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