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離騷(1 / 2)

加入書籤

偉大的詩人--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出身於楚國貴族。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屈原從小就非常聰明,讀書很多又十分勤奮,以至他有著驚人的記憶力,能過日不忘,口才也很好。更重要的是,他十分關心天下大事,有理想,有遠見。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屈

原賈生列傳》中稱贊他年輕時「博聞強記,明於治亂,嫻於辭令」。

屈原年輕時,家道已蕭條冷落,和楚王的親屬關係也已經比較疏遠。但他畢竟跟楚王同姓,加上才華橫溢,又有良好的口才,因而有條件在楚王左右侍奉。22歲

時,屈原由文學侍臣擢升為左徒,從而躋身於楚國高級領導集團之中。

屈原熟悉歷史、明察現狀,深知擁有著悠久而燦爛的文化廣袤而富饒的土地的楚國有統一天下的條件,並早已立下了幫助楚懷王實現統一的宏願。為了實現理想,他向楚懷王提出,外交上楚國必須聯齊抗秦,采取「合縱」政策,即首先與齊國結軍事聯盟,然後再與趙、魏、燕韓四國聯合起來,共同抗擊強秦。楚懷王覺得屈原的分析很有道理,便采納了這一建議,結果使楚國的地位迅速提高。楚懷王很高興,對屈原更為信任和器重,便對屈原委以重任,讓他在內政方麵進行改革。

屈原年輕得誌,平步青雲、他躊躇滿誌,自信有楚懷乾的支持定能繼承相業,確立法製,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使楚國蒸蒸日上,富強起來,他一心為內政改革而幾夜操勞~但他沒想到一場災難即將降臨到他頭上,他不知道:他的才乾,他治國理民的卓越成績,雖受楚懷王的信任,卻也引起了懷王周圍的腐敗貴戚和幸臣的嫉妒:同時他製定貫徹的憲令雖有利於強國富民,卻限製了那些腐敗貴族的特權觸犯了他們的利益,引起了他們的不滿和仇恨。楚國有權有勢的王族、貴戚、幸臣中嫉妒,仇恨屈原的人形成了反對屈原的包周圈,他們勾朋結黨,暗中密謀,處處找薦陷害

小紅書

屈原。有-次,懷王命屈原秘密草擬法令,稿子尚未寫完,一個上官大人想奪過來遭到屈原拒絕。這位懷恨在心的上官大夫跑到懷王麵前搬弄是非,誣告屈原不守機密,說外麵所有的人都知道此事正在議論紛紛呢!還說屈原自誇功勞,說離了他屈原法令是沒人能提出來的。楚懷王聽信讒言,從此開始厭惡、疏遠屈原。

公元304年,秦以割讓600甲土地為誘餌,誘惑楚國與齊國斷絕關係走上親秦路線,當秦後來指著地圖賴帳,說當初講的是6裡不是600裡時楚懷王得知上當,一怒之下發兵攻秦,由於齊國不限支援楚國,楚國連吃敗仗,楚王這才後悔放棄屈原的「合縱」政策,便重新起用屈原,並恢復與齊玉的外交關係。秦國滅楚之心,直

不死,雖不敢公然發動侵略戰爭,暗中卻經常用賄賂手段拉攏楚懷王的寵姬鄭袖和

寵臣子蘭,楚懷王終於在他們的慫恿下,又走向親秦路線,並娶秦國美女,建立姻親關係,此時,屈原極力反對,卻遭懷王的免職秦國進一步邀請楚懷王去秦國會盟,屈原看透了秦國的欺詐陰謀,對楚懷王極力勸阻,懷王不但不聽,反而把屈原流放

到漢北。這一年,屈原36歲。

慘遭流放的願原,滿懷優國優民的愁緒,來到漢北邊境處。他一麵與當地鄉村父老們一起耕田種地,一麵研究當地的民間歌謠,他常常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屈原心中的波濤巨浪終於凝成了千古絕唱《離騷》。《離騷》全詩373句,近2500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被雨催過的青春 女將軍傳 丫鬟寧死不做妾,世子執著不放手 轉生異世界:我怎麼是個帕魯! 貞觀帝後 五條悟的狐妖之旅 時空道緣:道士重回高中時代 逆天係統:開局收瑤池女帝為徒 奧特幕後流反派 驚悚遊戲視我為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