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危險臨近(1 / 2)

加入書籤

為了不得罪土人太多,李子園的船並未一直在河口處捕魚,隻十來天就停了,因此部分人閒了下來,李子園下令繼續開荒。這次漁汛李子園共獲得了近20噸的醃鮭魚,如此多的魚哪怕是當主食吃也夠這四百號人吃幾個月了,配合著大米、野菜和野果,吃一整年也是足足的。

不過,在明人的眼中,沒有種植業的領地依然是沒有根基的。李子園表示他們說得對,哪怕在後世,糧食安全捏在別人手裡也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更何況北望島可是有成為糧倉的潛力的,哪怕這裡夏季涼爽,春秋短暫。

李子園一直奉行節儉,即大片的樹林砍伐後木材分類堆放陰乾,樹皮可以造紙、造阿伊努人傳統的樹皮桶、小船、衣服等等物品,邊角料拿去直接燒或者燒炭,燒過頭的就是草木灰。但也正是他的此項舉措導致目前開荒進度緩慢,按這樣的速度,若想開墾出幾千畝土地明年耕種怕是有點困難,尤其是他心心念念的桑林,怎麼著也得先弄出一千畝吧,絲綢不僅是拿來賣錢的商品,自已這麼多人也需要用哇!

而以當前人口數量來算,如果種燕麥(這裡指蓧麥,即發源於中國的裸燕麥),畝產50公斤,按成年男子的食量算,每人要6畝耕地,不過還有漁獲和其他食物搭配,而且還有吃不多的女人小孩,倒也用不著這麼多,先算4畝好了,一千六七百畝。而今秋李子園就會再回溫州運一趟移民,到時候4條船一起,至少能再拉來兩百人,明年春天再加入兩艘新船,如果還是滿載運送三趟移民,那就還有九百人;而混口食號若是招兵順利,又是一幫子人,再加上北望島上的土人招募,李子園覺得如果明年搞不到一萬畝的耕地種植糧食,他的壓艙石可能要換成大米了。

另一邊,由於鐵料的缺乏,鐵匠工坊當前的盔甲武器製造已經停了下來。李子園可算逮到他們放閒,趕緊把擱置了半年的倭銅提銀計劃拿了出來。

之前說過,日本銅由於種種原因往往含有不少的銀,雖然不影響鑄幣,但是在低價的銅幣裡摻銀子那真的是太浪費了,不可取。在這裡提取銀也不難,利用鉛銀互溶,把倭銅和適量的鉛一起熔了,沉底的就是鉛銀合金了。整個過程其實就是灰吹法的使用,從而得到較純淨的銀。至於用此法提純過後銅裡還有多少銀和鉛,那就不管鳥,反正原本就有雜質的。

提煉出銀後的銅就能用來鑄幣了,不過純銅太軟,一般來說是要做成青銅來鑄幣。李子園將銅、錫、鉛比例定為85:10:5,湊合著就行了,隻要成本別比用純銅的高,那絕對不虧。

鑄幣方法采用的是古來有之的翻砂法,哪怕劉閒這個沒造過銅幣的也能描述出一二三來,這就足夠了,大不了邊做邊改進嘛。雕刻錫製母錢耽擱了幾天時間,其間李子園掏出了自已珍藏的一枚永樂通寶作對照,製造得相當精美,李子園也想要這樣的成品。

母錢一共雕了一百二十枚,大小比正常的永樂通寶稍大點點,便於子錢鑄造後打磨。後麵的就快了,沒多久澆築的銅液冷卻。

李子園迫不及待打開砂模,隻見「磊落百文,如花果附枝,模中原印空梗,走銅如樹枝樣」,讓人看了心生歡喜。而後掰取「樹枝」上的銅錢,將其串入方形的鐵條中,形成圓棍,堵住兩端,在兩塊打磨石中滾動銼磨。將銼邊後的銅錢取出,再一枚一枚用磨石磨亮表麵,一批能夠以假亂真的永樂通寶就製成了。

有了第一次成功,復製起來可效率多了。工坊足足製作了上百套木框砂箱,又繼續雕製母錢,多人協作一次可成幣一萬兩千枚,足足額,12貫文,以後發工資就用這個好了。不過李子園覺得這個剛在鐵匠工坊成立的鑄幣部應該獨立出來作鑄幣局,不然鐵匠師傅們估計都沒心思造鋼鐵了。

不過李子園現在能信任的人都是最初混口食號上的,這些人各自都有任務,李子園一時還真不知道把誰調過來管鑄幣,好在鐵匠工坊目前除了修修補補的任務也沒其他活計,鑄幣部就暫時先放這裡吧。

李子園覺得以這幫人的鑄造效率,等他這趟從大明回來一半的銅估計都成銅幣了。還有銀的提取,這個倒是快些,估計到月底該提的就都提出來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撿來的徒弟對我圖謀不軌 小可愛成了學長的心尖寵 我穿越成了白之女王 似山似海 星河落淵 鴿子日記 洋人歌手亂殺?我狂飆青藏高原! 琴弦的秘密 玄女訣 全球飢荒:我有一個未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