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柒章 戰火中的抗「瘧」奇跡:1942年雲南瘧疾大流行(1 / 2)

加入書籤

2015年10月,中國首位本土諾爾貝獲獎者屠呦呦的名字一夜之間家喻戶曉。讓她聞名遐邇的就是青蒿素,這是一種治療瘧疾的不二良藥。在它出現之前,瘧疾一直處於無藥可醫的狀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8年的數據顯示,僅在非洲地區,每年大約有100萬人死於瘧疾,每30秒會有一名兒童死於瘧疾。

那麼,瘧疾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傳染病呢?它主要通過蚊蟲傳播,人類一旦被攜帶瘧原蟲的蚊蟲叮咬感染之後,病人往往會先怕冷,不停地打寒顫,然後再開始發熱,體溫迅速上升。由於病人在冷戰和發熱中反復交替,不停地顫抖戰栗,民間也將此類病症稱為「打擺子」。如果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大部分染病的人會快速死亡。瘧疾與艾滋病、結核病被認為是當今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公共衛生問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1942年的雲南是如何抗擊瘧疾的。

雲南地處我國西南邊陲,屬於亞熱帶氣候,其北部和四川接壤,東部靠近貴州和廣西,南部又毗鄰緬甸、老撾、越南,河川縱橫,樹木叢生。這樣的地理環境和生態環境,既給了雲南「植物王國」的美譽,又成了蚊蟲繁衍的天然場所。因為瘧疾主要通過蚊蟲叮咬傳播,所以蚊蟲聚集的環境就容易引發瘧疾。正因為如此,雲南歷史上多次遭受瘧疾侵擾,幾乎所有縣、市、區均報告有瘧疾流行情況。

1901年,雲南思茅地區爆發了瘧疾,大約有600人死亡。而1915年到1931年,整個思茅的人口竟然因為瘧疾,而下降了足足有三分之二。參加滇越鐵路修築的工人,因為瘧疾死亡人數多達20餘萬人,所以當地也盛行一種說法,即「一根枕木一條命」。當時,就連逐利的商人們,雨季時也不肯去瘧疾高發區,為如果去了這些地方,很有可能就回不來了。而且當時地勢低窪的地區蚊蟲很多,雲南邊疆的百姓就紛紛遷往海拔較高的山區,寧肯過著刀耕火種的艱苦生活,也不肯和蚊蟲相伴,生怕感染瘧疾。

那麼,麵對如此可怕又凶險的疾病,人們除了逃避,又是怎麼與之抗爭的呢?那時候,雲南地區缺乏政府指導,民眾的科學認知水平不高,基本談不上「防疫」,完全靠百姓們自我治療。在缺少科學防治經驗和先進藥物的情況下,他們是怎樣進行自我治療的呢?原來每當村中有人患瘧疾,不停「打擺子」的時候,他們唯一的藥方就是喝熱茶和曬太陽。甚至還有不少人崇信巫術,認為這是鬼神附體,所以要求找巫醫求助。就這樣,瘧疾在雲南地區長久流行,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了20世紀40年代。

1942年初,日軍對緬甸發起了軍事進攻。滇緬通道是中國大後方的生命線,如果滇緬通道淪陷,就無疑是切斷了國民政府與外界最後的聯係。為此,中國決定組建遠征軍,跨出國門,前往緬甸與日軍開展殊死搏戰。為了保障大後方軍事和民用物資的通暢,國民政府征調了近30萬民工和鐵路技術人員前往雲南邊境修築滇緬鐵路。

1942年夏,雲南地區爆發了一次嚴重的瘧疾瘟疫,感染人數超過了170萬人 。事實上,滇緬鐵路修建之時,一直遭遇瘟疫的困擾,鐵路修築工人始終處於瘧疾疫症的威脅之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滇緬鐵路督辦曾養甫給各地大醫院的專家寫信,請求他們到滇緬發生瘧疾的重災區來指導抗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半路殺出個天降竹馬 綜穿:我來救贖! 凡人修仙,我有一座化聖爐! 夏時意濃 陽光開朗太宰治 星界遺跡:時空守護者 海枯不哭 萬魂師 秋殤洛水 修仙,那也得看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