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 互惠互利(求月票哈)(1 / 2)

加入書籤

王憶出發要去參觀學習之前接到了縣裡旅遊公司給的一份通知,讓他去開個會。

這場會是慶功會,慶祝成功招待滬都第二冶煉廠的工人和乾部來福旅遊之事。

本來王憶覺得這有點小題大做。

旅遊公司成功的招待了一夥遊客不是理所應當的事嗎?不是責任範圍內的事嗎?這種事怎麼還要慶祝?

結果去了之後他才知道,冶煉廠全體人員對這次旅遊活動非常滿意,然後冶煉廠工會出麵與旅遊公司簽訂了合同:

從今年5月份開始,他們全廠工人要分批次來福海旅遊休養,每批四十人,時間為四年。

簽訂合同之後,財大氣粗的冶煉廠便給他們城建局支付了二十萬元。

而現在縣裡頭四處搞發展,正是需要錢的時候。

二十萬元不算多,可如果能全部投用給旅遊方麵那還是能解決一些問題的。

另外就是個士氣問題。

旅遊公司這邊剛開張去賺到了二十萬塊、拉到了一個大客戶,這是開門紅,大大的鼓勵了縣領導和旅遊公司的職員們。

於是慶功宴舉辦的相當熱烈,還是從大眾餐廳訂的菜。

這也算是投桃報李。

王憶在此次招待遊客之行前提出了很多建議,旅遊公司也采納了這些建議。

事實證明,他的建議是很有用的。

再加上他還有葉長安這層關係,所以席間跑來找他敬酒、跟他拉關係的人還不少。

王憶對此倒是敬謝不敏,他在這裡悄悄的研究當前年代下的福海海水養殖業的情況呢。

從50年代中期開始,福海就興起了海水養殖,最早是養海帶,這個最簡單。

到了七十年代開始,貽貝也就是澹菜養殖異軍突起。

而改革開放後,淺海養殖業發展迅速,梭子蟹、石斑魚、對蝦、海參鮑魚、鰻魚等養殖項目受到歡迎。

特別是鰻魚養殖,這兩年相當時興,隔壁佛海在這方麵搞個的尤其是有聲有色,鰻魚都出口到小鬼子那邊給國家創外匯了。

海洋水產業是福海的重中之重,各領導不管是哪個單位的,對此都頗有了解。

這樣看到王憶在研究縣裡的海水養殖業的發展歷程和進展,黃宏瑞等領導就跟王憶圍繞這話題攀談起來:

「王老師想了解咱們福海地區的海水養殖工作啊?老劉,你是專家,你來說幾句。」

黃宏瑞口中的老劉叫劉文生,這領導是從漁業局調過來的,他對這方麵的工作尤其熟悉。

劉文生便說道:「根據考察吧,咱們福海的海水養殖行業起步挺早,從民國時期開始就搞起來了,最早是養紫菜和墨魚。」

「這事得有半個世紀了,那時候一些專家在咱們海麵上先進行了墨魚人工孵化試驗,從大灣捕撈墨魚親體,放到籠子裡在海上交配產卵,實行了人工孵化。」

「也是這段經歷,讓咱們新中國時代的福海地區海水養殖方針有了方向,叫『以捕為主、捕買並舉』,以捕撈親魚為主,捕撈親魚和采買子魚養殖並舉。」

「我記得咱們建國後最早搞的那個海藻養殖,就是自己捕撈了海藻苗進行試養,然後成功的。」黃宏瑞說道。

劉文生說道:「對,56年初冬,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室在老鷹窩海灣進行了海帶苗試養。」

「然後南苗北移,咱們的海帶苗帶去渤海黃海養殖並收獲成功。」

「同年在咱們翁州水產技術推廣站的指導下使用在礁石上灑石灰水清除雜生貝藻的方法增殖紫菜,也獲得了成功。」

海帶養殖曾經一度是福海海水養殖業的王牌產業,但從74年開始,海帶產品滯銷,到了81年水產供銷部門直接停止了對海帶的收購。

到了今年,全縣海帶養殖麵積僅僅剩下三十畝。

劉文生感嘆:「時代在進步,咱們福海的海水養殖項目也得進步。」

「現在老百姓日子過的好了,海帶吃夠了,要吃魚吃蝦吃螃蟹,咱們就得多養魚養蝦。」

有人說道:「我聽我堂哥說,咱們縣裡意識到了這點,正在準備給養殖業進行升級,要重點發展海珍品養殖基地。」

「現在這個養殖基地已經進入規劃了,要發展一港二灣三大片的區域養殖路線……」

在閒聊之中,王憶了解了福海地區的海水養殖行業歷史。

他也提出了生產隊準備養對蝦的想法,劉文生說這是個朝陽產業,發展起來絕對大有可為。

蝦類養殖確實是朝陽產業,現在整個福海沒有幾家養這個,主要是技術和啟動資金是問題。

現在養蝦采用的是圍塘養殖法,在海邊灘塗築壩造池,池子有水閘,潮水上漲就開閘引水,潮水回落則放下水閘,以防止蝦逃跑。

這種情況下又需要技術又需要資金,特別是資金問題,建起一個養蝦池可不便宜呢。

整個福海把養蝦產業搞起來的便是藍水公社。

他們以公社政府為主體,成立了個社隊企業,去年以灘塗圍墾蝦塘40畝,其中5月放苗67萬尾,10月起捕產量是五千五百公斤,創收成功。

王憶要去參觀學習的地方自然就是藍水公社了。

但二者的養殖方式不太一樣。

王憶是現在國際上都還沒有流行開來的網箱養蝦法。

現在整個福海地區都沒有進行網箱養魚的項目,他查過資料,福海的海水網箱養殖得從1989年開始。

而且,福海的網箱養殖在很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一直是養魚。

比如最早養殖石斑魚。

起初養殖石斑魚的還不是官方,是一個青年漁民。

他自行設計編織了一口網箱,然後捕撈石斑魚的魚苗進行養殖,養了七百尾,一年後獲利近萬元。

這種網箱養殖跟王憶的對蝦網箱還不是一回事。

王憶用的網箱可以說是個生態係統了,很發達。

要知道,斑節對蝦的成體喜歡棲息於泥質或泥沙質的海底,分布於淺海地區。

後來發展出來的一種先進的對蝦網箱養殖法就是用一種類似迷宮的大型網箱進行養殖。

這個網箱很大,是由許多奇形怪狀的小型網箱銜接而成,然後墜落在海底,網箱底部接觸海底泥沙,讓斑節對蝦受到禁錮但又會以為自己沒有受到禁錮。

另外這種網箱因為占地麵積較廣,可以跟很多海藻進行近距離接觸。

而斑節對蝦是一種食性頗廣的蝦類,不但攝取動物性食物,也投取植物性食物,那麼當網箱中長出海藻的時候,它們會去進食海藻。

王憶已經把網箱買回來了,他去藍水公社主要是參觀這時代的養蝦技術以及用藥情況。

再一個是想看看能不能買點蝦苗,要是能在藍水公社買到蝦苗,他們就不用自己捕撈親蝦進行繁殖了。

要知道,一旦需要捕撈親蝦進行繁殖,那對蝦養殖工作就得拖延至少一個季度。

4月10號禮拜天,王憶休息,便領著周大圓去了藍水公社。

藍水公社在縣裡最西邊,隔著主島比較遠,所以跟主島的交會也比較少。

但他們在改革開放後發展的很好,因為以前他們這裡很窮。

正所謂窮則思變,他們在1980年實行了對單船合算,沖破了『隊為基礎、三級核算』的束縛,改變了吃大鍋飯的核算機製,有效的解放了勞動生產力。

在這種情況下,生產單位有了生產自主權、分配自主權和勞動力組合自主權,有了生產積極性、節約成本積極性,導致經濟效益有所提升。

隨後在前年也就是1981年,他們以公社政府為主體,搞起了社隊企業,並提出了自願加入、服從安排,聽從指揮、共創輝煌十六字方針。

正所謂集中力量能辦大事。

他們的社隊企業成立後的當年就辦起了蝦塘、養殖了親蝦,去年完成繁衍養上了對蝦,並且取得了佳績。

王憶乘船趕到藍水公社,發現這公社的情況跟天涯島整體有點像。

幾座主要的居民島嶼上處處是老舊海草房,但社員們精神昂揚、歡聲笑語,工作積極性很高。

蝦塘位於一個叫做掛麵島的島嶼處。

這島嶼挺有意思,它整體走向是南北方向,很長,然後有好幾座纖細修長的石頭島並行,這樣石頭島之間有海域空隙,便把兩端填起來做成了蝦塘。

王憶看過掛麵島的地理形勢後明白了,難怪藍水公社能在貧困的條件下建起蝦塘,原來是他們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他的參觀學習之旅是王向紅跟藍水公社領導申請來的,這邊已經知道時間,所以提前在蝦塘外等候他們。

王向紅很有麵子,藍水公社安排了他們社隊企業的負責人周民棟來接待王憶。

王憶停船上島與周民棟握手,連連稱『久仰久仰、榮幸之至。』

周民棟是個能乾事實的乾部,他坦然說道:「王老師你可別客氣了,你能來我們這裡是給我們麵子了,我們對您的位臨深表歡迎呀,因為我們要向您學習呢。」

王憶啞然失笑:「我這次來是向著你們學習的,怎麼又改成你們向我們學習了?」

周民棟說道:「因為王老師你率領著你們天涯公司乾的很好,一年時間發展出那麼多成熟的產業,將你們王家生產隊由落後單位一步提升為了小康村和先進隊集體,這當然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公社的領導去你們隊裡參觀來著,回來後對你們的社隊企業是贊不絕口,你們太厲害了,今年都要給家家戶戶的社員蓋起小樓來了,說實話,這讓人難以置信呀!」

這番話說的實在。

王憶要不是有23年代的資源,哪怕他是穿越者也無法帶領生產隊取得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所以他就笑道:「那我們互相學習吧。」

周民棟帶著兩位骨乾來接的王憶,其中一人叫葉亞秋,他跟王憶握手笑道:「互相學習,但主要還是我們向王老師您學習。」

另一個乾部叫王世全,說:「王老師有文化有能力,今天少不得要麻煩你給我們的社隊企業和生產製度進行一些點撥呀。」

王憶便擺手:「客氣了、客氣了。」

結果人家沒客氣……

他這次來,人家藍水公社很歡迎,因為真有一些問題需要他解決。

當然首先要進行的還是參觀學習。

他們進入養殖基地,裡麵潮流暢通,有技術員在進行調查。

周民棟給王憶介紹道:「這是在進行數據調查,查鹽度、H和水溶解氧的能力,養殖這個對蝦嘛,鹽度是千分之21到30之間最合適,H是75到85,溶解氧的話是5毫克/升以上……」

周大圓拿出個本子認真的記錄,而王憶這邊則表示記什麼記?我帶著錄音筆呢!

現在的海水乾淨,蝦塘沒有考慮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濃度,因為他們用的水都是活海水,還沒有重金屬汙染問題。

蝦塘底質為泥沙,周民棟介紹說,這是他們用一個月時間自己投放泥沙所成。

一個個蝦塘看起來是利用了掛麵島的地理優勢,實際上也有一些改造。

「首先我們是在排洪暢通的地方搞養殖池,然後池塘的兩端分別有一個進水閘和排水閘,水閘是水泥板,承壓能力比較強……」

每個蝦池都是長方形,麵積從二十畝到四十畝不等。

去年他們養殖用蝦塘麵積是四十畝,效益可觀,於是今年規模擴大,擴大到100畝的規模。

這裡的養殖池都進行過人工改造了,池水深度保持在兩米到五米,每個蝦塘有深有淺,池內淺灘繁殖飼料,深處供斑節對蝦藏身。

周大圓看著蝦塘問:「根據我們查到的資料來看,斑節對蝦的最佳生存深度是二十米左右吧?你們這樣不會太淺嗎?」

葉亞秋笑道:「其實有點淺,導致夏日水溫提升過快,另一個陽光穿透了海水能照到池底,這樣對蝦在盛夏時節生長速度很慢,而且容易死亡。」

「但我們沒辦法,池子太深的話問題太多,捕撈、潛水查看等等,反正這個深度也能湊活著養殖。」

王憶點點頭。

這也是他選用網箱養殖對蝦的一個原因,可以滲入海水更深處。

掛麵島蝦塘選擇四五米的水位也是出於清淤和敵害生物清理等工作的考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龍族:孤勇者歸來 全糖去冰[娛樂圈] 木葉肉彈忍法帖 從靈劍門開始 陸先生,撩你當然是故意 三國:開局截胡周郎小霸王 農門福妻俊俏郎 從萬劍穿心開始當劍仙 霸總的白月光在娛樂圈躺贏了! 被迫成了陸爺的掌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