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 好春光(月末最後一天求月票哈)(1 / 2)

加入書籤

這次的參觀學習給王憶留下了心理陰影。

他幾乎是從麵條島跑路而走的。

以後不去參觀也不去學習了,就從23年引進設備引進技術,83年這邊沒別的,閉門造車得了。

在辦公室裡,他就跟接受了一次考試和麵試考核一樣。

藍水公社問題不少,都扔給他了,對他寄予厚望。

可王憶也不是專業的谘詢師,他一個勁的說自己不行、自己沒那本事。

問題是他第一個問題回答的讓周民棟等一乾乾部非常滿意,加上他在外島地區名聲巨大,傳聞中把他說的有點神乎其神——

當然,他有23年的資源,確實做出來了非同一般的成績,名聲帶有傳奇色彩也是正常的。

反正幾個領導對他充滿希望,扔給他不少問題。

王憶有23年的超前眼光和思維,倒是能給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議,但有些問題他也解決不了。

於是他隻能記下這些問題,承諾回去繼續思考,並會將問題交給一些行家,讓行家幫忙研究解決。

這樣他最後離開的時候,周民棟等人對他態度不是一般的好,不是一般的熱忱。

王憶定下了五十萬尾的對蝦苗。

掛麵島方麵給他成本價,一萬尾對蝦僅僅是四十元,也就是說,一隻對蝦苗是才四厘錢。

五十萬尾對蝦,兩千元人民幣。

而正常情況下,他們對外賣出的蝦苗是一萬尾一百元,五十萬尾的蝦苗需要五千元人民幣呢。

蝦塘裡頭有足夠的蝦苗,但要捕撈出來沒那麼容易,這樣王憶等人先行離開,掛麵島會在三天後將蝦苗送到天涯島去。

免運費。

王憶乘船返航,船上有一箱子對蝦,都是大對蝦。

這些對蝦可不是掛麵島養殖貨,是他們捕撈來進行繁殖的親蝦。

個頭是真的大。

王憶美滋滋的,回去吃蒸大蝦!

更讓他美滋滋的是,他回到島上上山頂後發現漏勺給他做了飯,把黃小花送他的柿子麵做成饅頭。

這叫甜饃。

柿子麵粉在外島一般是兩種吃法:

一種是柿子烙餅。

就是在烙餅的時候,加入柿子麵一起和麵,這種柿子麵經過火上煎炒,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味道,尤其在趁熱吃的時候,柿子的甜和麵粉的香幾乎會渾然一體。

黃小花家裡條件不好,以前買不起糖,孩子感冒生病吃藥嫌棄苦,他家沒辦法跟別人家一樣給孩子買幾塊糖甜嘴,這樣黃小花就給孩子烙柿子麵餅來吃。

另外一種吃法就是柿子麵饅頭,也就是甜饃。

相比之下肯定是烙餅更好吃,烙餅要用到油,又甜又香。

但漏勺知道王憶飲食上脾氣古怪,不愛吃大油水的東西,所以就給做了甜饃。

王憶晚上自己拿了一瓶啤酒,蒸了大蝦做了鐵板尤魚,弄了一套痛風套餐,吃的很放鬆。

這次去掛麵島給他一點啟發。

他可以帶掛麵機過來搞點掛麵生意。

掛麵是這年代農村的好東西呢。

而掛麵機個頭不算多大,用電也不算很厲害——他不用和麵機,和麵的事交給隊裡婦女就行。

這樣有了掛麵機,他們的麵粉可以轉化為加工產品,附加價值更高了。

如此一來,生產隊又多了一條發財道路。

與此同時他也把藍水公社遇到的問題帶回了23年。

這些問題解決起來不難,隻要找後來的藍水公社老乾部們詢問,就能知道解決策略。

當然,在23年已經沒有藍水公社了,藍水公社在98年被取締,就近並入了鄰近的澤水公社。

反正在23年時代,藍水公社這些問題肯定已經解決了。

王憶可以直接進行降維手段來完成周民棟等人的委托。

果然,事情處理的挺簡單。

他晚上給邱大年發過去緊急任務,邱大年第二天就找關係找到曾經在藍水公社政府上班的老乾部給拿到了答桉。

於是又過了兩天,一艘漁船駛來,周民棟親自過來送蝦苗,王憶就親手把答桉交給了他。

周民棟拿到答桉後看的眼睛老大、連連點頭:「厲害,太厲害了!王老師你真是,你的本事不是吹的呀!」

「好家夥,好家夥,真是好家夥啊,原來可以這麼開展基層乾部工作!」

「這個主意真是神了,看起來簡單,但又很巧妙,讓我們想破腦袋也想不出這樣的主意啊!」

他看完王憶給的答復書,對王憶佩服的是五體投地。

這反應很真實。

王憶覺得要是這些對策真是自己想出來的,那他也得對自己佩服的五體投地。

可惜不是。

他是個水貨。

於是後麵周民棟這邊對他贊不絕口,他趕緊轉移話題。

周民棟覺得王老師此人真是謙虛又踏實。

以前他覺得外界對王老師的傳聞有誇大成分,現在他知道了,外界不但沒有誇大,還把他給小覷了!

他對王向紅說王憶乃是外島孔明、福海諸葛,王向紅說確實如此。

王憶無語了,生硬的轉移話題:「周廠長,你是海水產養殖行業的專家,你看看我們島上要是搞養殖,除了能養對蝦,還能養什麼?」

「養海帶?養澹菜?養石斑魚?」

周民棟說道:「別養海帶,海帶現在不受歡迎了,澹菜可以養,但養殖的單位比較多,而且根據我所知,往後會越來越多。」

「養石斑魚不錯,不過如果是養魚,那我建議你們養鰻魚。」

「是的,養鰻魚,不是咱們這裡的沙鰻,就是鰻魚、河鰻。」

「河鰻在咱這裡不是很受歡迎,咱們外島喜歡吃沙鰻,可沙鰻太少,更沒法養殖,所以要養河鰻。」

「河鰻可以出售到港島或者小鬼子那邊去,他們那裡喜歡吃鰻魚,需求量大,而且價格高、收益好,我們下一步就要養鰻魚了。」

王向紅好奇的問:「養鰻魚?這個還可以給國家創匯?那你們有鰻魚苗嗎?」

王憶說道:「他們沒有,據我所知,至今放眼全世界鰻魚苗的人工繁衍問題都沒被攻克。」

「想要養殖鰻魚,應該是隻能靠漁民去出海捕撈鰻魚苗。」

周民棟點頭笑道:「王老師有文化,懂的就是多呀。」

「一點沒錯,這鰻魚苗的人工繁殖問題確實沒有解決,還是國家難題、世界難題。」

聽到這話,一直默默無語的周大圓突然抬起頭睜大了眼睛。

國家難題!

世界難題!

又到了我可以給國家做貢獻的環節了!

周民棟繼續說道:「眾所周知,鰻魚是在陸地的河流中生長,等成熟後洄遊到海洋中的產卵地產卵。」

周大圓插嘴問道:「是這樣嗎?那咱們海裡能捕撈到不少鰻魚呀。」

王憶說道:「對,因為鰻魚在澹水流域生長到成熟階段,再洄遊到大海裡,所以咱們能捕撈到鰻魚。」

漁民捕撈鰻魚沒有心理壓力,老漁民知道,鰻魚一生隻產一次卵,產卵後就死亡,所以回到海裡的鰻魚都是快要死亡的。

即使不被捕撈吃掉,那它們也會在不久之後死亡。

王向紅聽後點頭,說道:「對,這應該跟那個啥,娃魚?外國人叫大馬哈魚對不對?它們是一樣的。」

「這個我在廣播裡聽說過,聽說過外國這個大馬哈魚的情況。」

周民棟是海水產行業的專家,他聽後笑道:「應該說類似但不相同,甚至可以說正好相反。」

「娃魚是河裡繁衍海裡生長,這叫朔河洄遊性,鰻魚的習性叫降河洄遊性。」

「當然,它們都是產卵後會死亡。」

周大圓也知道大馬哈魚的習性,說:「大馬哈魚確實在澹水河流裡產卵,它們好像是磨破肚皮的方式將魚卵給排出,所以才會產卵後死亡。」

王向紅一看自己這次沒冒充成行家,反而鬧了笑話,便趕緊說:「哦這樣呀,那咱們養殖鰻魚靠譜嗎?」

「靠譜,絕對靠譜。」周民棟篤定的說。

他說道:「我研究過這件事,國際上有統計,咱們國家擁有豐富的河鰻保有量,特別是長江口,這裡河鰻多、鰻魚苗也多,捕撈量能占全國的一半以上。」

「隔著咱們這裡不遠的錢塘灣,它與長江口有交匯處,我研究過了,那裡是盛產鰻魚苗的優選之地。」

「現在錢塘和滬都已經有漁業公司開始研究鰻魚養殖了,每年冬至到清明之間,那邊的漁民就會起早扌莫黑的捕撈鰻魚苗進行出售……」

因為感激王憶給自家公社解決了諸多難題,周民棟對於鰻魚養殖技術是傾囊相授,將自己的研究所得一一說了出來。

但海水養殖工作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這個需要實操。

周民棟這邊拍月匈膛對王憶和王向紅表示:隻要他們需要,隻要自己能做到,那關於海水養殖工作上的問題盡可以找他。

王向紅聽到這話笑了起來:「好啊,老周,那你這是成為我們的水產養殖顧問了?」

周民棟說道:「你們要是願意用我,那我就是了。」

王向紅聽到這話立馬說:「肯定願意用你呀,你可是人才,我們得給你開工資……」

「開工資就免了。」周民棟笑著擺手,「我還擔心你們看不上我呢。」

「我可是聽說了,你們隊裡要建起咱們市裡第一家水產技校,這學校開起來,那你們水產養殖方麵的人才不有的是?到時候可就看不上我了。」

王向紅說道:「那不能,你是這方麵的專家,咱福海有數的專家。」

周民棟客氣而謙虛的說:「我是野狐禪,哈哈。」

他又問:「你們這個蝦塘在哪裡?我怎麼沒有看到你們的蝦塘呢?」

王憶說道:「我們準備在紅樹島那邊養對蝦,不是在這裡養。」

「放養蝦苗的事你交給我來辦就行,我們自己能辦的了。」

他用的可是這年代所未能出現的先進工具。

王向紅等人好湖弄,畢竟是農民,沒有什麼眼力勁。

周民棟不行,他是去全國多個先進養殖中心、養殖場學習進修過的人,對蝦養殖網箱盡量不能顯露在他眼裡。

絕對會引發周民棟的好奇和詢問!

這事他跟王向紅提過,王向紅給他打掩護,領著周民棟去吃飯。

到了飯桌上酒一喝,正經事沒人管了,都開始胡聊瞎侃。

要麼憶苦思甜,要麼吹牛皮。

周民棟是個好乾部,他是六十年代的中專生,這哪怕是在現如今也是高學歷的人才。

本來他可以安安心心的靠學歷熬資歷然後升職,但他沒有這麼做,一門心思研究漁業養殖工作。

他說福海是窮海,漁民的出路就是一個海水養殖,因為靠海吃海,他們隻能這麼吃。

王憶很佩服他,王向紅也欣賞他,兩人招呼周民棟等人是拿出好菜來的。

雞鴨排骨豬頭肉的齊全!

周民棟連連擺手說:「不要上菜了,這些菜夠好夠多的了,咱們當乾部的,要牢記領袖同誌的叮囑,應當吃苦在前、享樂在後。」

王向紅笑道:「我是領袖同誌的戰士,這輩子就聽領袖的話,你問問王老師,平日裡我是最反對大吃大喝的,還為此批評過王老師呢。」

「但是貴客上門,我們總得拿出好東西來招呼客人,你周民棟就是我王向紅眼裡的貴客!」

周民棟不好意思的說道:「我算什麼貴客?你王向紅覺得我人行,那以後我就常過來找你和王老師玩耍,當然也要向你們學習。」

然後他看看桌子的好飯菜又感慨:「我不是不愛吃好東西,誰不愛吃好東西呢?咱們黨員乾部又不是怪物,對不對?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嘛!」

「可是現在國家發展還落後,老百姓日子過的困難,咱們可不敢享受呀。」

他接著問王向紅:「我聽說你們隊裡去年沒有工分倒掛的戶了,是真的嗎?」

大集體生產製裡的社員收入按工分計算,漁民有需要就去大隊委預支工錢,然後等到年終統一結算。

不少人家勞動力少,導致賺的工分少,這樣年終一核算,平日裡預支的工錢要高過工分收入,這是虧欠工分了,就叫做倒掛戶。

此事是王向紅的驕傲,他得意的說:「一點沒錯,我們隊裡去年沒有一個倒掛戶,今年統計了一季度的情況,也沒有倒掛戶!」

周民棟很羨慕:「好哇、好哇,這個小康村就是不一樣,你們這個隊集體走在了發展的前列呀。」

「你們乾部好,有本事又一心為民,我們公社的乾部要是能向你們學習、像你們這樣,那各家村子生產隊裡哪能還有那麼多倒掛戶、漏鬥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龍族:孤勇者歸來 全糖去冰[娛樂圈] 木葉肉彈忍法帖 從靈劍門開始 陸先生,撩你當然是故意 三國:開局截胡周郎小霸王 農門福妻俊俏郎 從萬劍穿心開始當劍仙 霸總的白月光在娛樂圈躺贏了! 被迫成了陸爺的掌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