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上元節(1 / 1)

加入書籤

乾坤袋雖是並無任何攻防手段,但在修士眼中可是不輸道器的上乘法寶,看起來僅有巴掌那般大,隨身攜帶,小巧方便,可內部卻能容納一座皇家寶庫。

是隻有化神修士才能煉製的物件。

薑越鯉將乾坤袋甩給許知秋時,裡麵藏匿的寶物並未要回,許知秋撒眼一瞧,這下倒是清楚黃泉宗是如何了得的了,隻見乾坤袋內的寶物堆積如山,靈石、咒符、丹藥、法器樣樣不缺,除外還有閃著金光的貼身內甲,價值不菲。

這樣多的寶物就是普通世家都難能存有。

卻是被薑越鯉隨身攜帶在身上。

隻能說黃泉宗財大氣粗,底蘊深厚。

許知秋將乾坤袋係於月要間,薑越鯉扭身向院外走去,走至院門處,停步側首道:「姓許的,乾坤袋已是給了你,還愣在那裡做什麼,上元節燈會將至,陪我去坊市間走走。」

許知秋揮袖抬臂,長劍收入劍匣。

兩人似是都將先前的不快忘之腦後,默契甚佳。

趙良材道:「那我……」嘴中剛吐出兩字,便瞧見薑越鯉的視線瞥了過來,趙良材頓時將原本想說的「那我也跟著去瞧瞧」咽回肚子裡,言不由衷道:「那我就去清月妹子那裡瞧瞧,這幾日小荷常來打探,我去向她抱聲平安。」

薑越鯉嘴邊念叨句呆頭鵝,不再理會。

……

戌時初,乾京城各條街道都已是極為熱鬧,人們往來奔走,歲除夜當晚剛掛上門楣的桃符還未摘下,臨邊上又多出幾盞造型各異的花燈竹架,映得整座帝城燈火輝煌。

上元節燈會開始。

隨處可見的花燈人影,薑越鯉啃著剛從商販那裡買來的糖葫蘆,許知秋斜靠在附近的門柱上,望著一群人正在「舞龍夜遊」,上百人舉著竹竿,金色長龍在街市上遊走。

薑越鯉看得興致盎然,咬下半顆山楂道:「北燕、乾元、離陽,我最不喜歡的就是乾元,但也不得不承認,乾元位居正統、最是有趣,就說這上元節,我們北燕就沒有這樣的節日,甚是無聊,等我再回北燕,我定要讓皇宮那位也舉辦上元節,且要比乾元更為隆重。」

許知秋沒有附和應聲,繼續觀望,遊龍行過街市,姑娘們便開始踏歌而舞。

歌聲嘹亮。

舞姿曼妙。

映著花燈燭光,恍如盛世仙境。

道一句「天下繁華鹹萃於此」,正為中肯。

薑越鯉越看越是心喜,受此氛圍感染,心情大好,嘴邊說了句姓許的便沒了下文,後邊所言皆是被歌聲掩蓋,不能聽得清楚。

許知秋看向薑越鯉,頓了頓,如教書先生般說道:「薑姑娘,你我相識也是有些時日,若是不願喚我的名諱,又想顯得親近些,可叫我的字,伯鸞,若是不願親近,又不想失了禮數,那便管我叫許公子也是好的,可哪能有姓許的這麼一說。」

薑越鯉沒有吭聲,啃著手中的糖葫蘆,吃得認真,也不曉得有沒有聽到許知秋的長篇大論。

過了會兒,她抬起頭說道:「姓許的,咱們再去別的坊市瞧瞧。」

得嘞,看來是一字也未曾聽進去。

……

戌時過半,天街北側的皇城門下,一隊身穿灰袍、手提燈籠的宦官開始沿著天街向南行進,隨著宦官們的步調,離地上空五丈有餘的虛空中似是有河麵飄過,漣漪彌漫,波紋層疊,緊跟著那艘長有百丈、寬有十五丈的皇家龍船便沿著天街河麵向南巡遊。

龍船之上,燈火映空,奴婢百千,除過有乾元帝君坐鎮首位,還有幾尊大人物同行觀賞,觀星樓內的大神官,黑山書院的院長,皆是在內。

如此龐然大物的出現自然也是引起了城內所有人的注意。

眾人見是皇家龍船,情緒瞬間高漲。

一時間,踏歌而舞的聲響似要突破邊際。

正在興合坊看熱鬧的薑越鯉也是察覺到了龍船的存在,舉目望天,盯著龍船道:「一艘破船有何好顯擺的,與我家的飛仙閣相比差遠了,餵,姓許的,你且先去翻翻乾坤袋,我記得臨來乾元前,曾帶了件可以禦風而行的法寶,咱們兩個借用法寶偷偷潛去龍船上玩玩怎麼樣?」

去龍船上玩玩?

許知秋眼皮微跳,轉身就朝著薑越鯉行鞠躬大禮,正色道:「薑姑娘,請恕在下不願與你共同赴死!」

薑越鯉「嘁」了一聲,道了句沒趣。

戌時末刻,乾京城內歌舞停歇,皇宮院裡有燈樓亮起,高一百五十尺,懸於珠玉,微風將至時,鏘然成韻,與此同時,無數人家開始燃燈升空,白鸞轉花、黃龍吐水、金龜、銀燕、浮光洞、攢星閣、皆燈也,一盞盞紙燈在點亮後被送入高空,隨風遊行,如同萬千星火,點亮夜宇。

按照乾元習俗

這每一盞燈內都承載著放燈人的祈願。

薑越鯉從附近商鋪內買來一份紙燈,學著旁人模樣對紙燈祈願,而後將其內的蠟燭點燃,升入高空。

許知秋問道:「不知薑姑娘祈得是什麼願?」

薑越鯉毫不避諱道:「我祈願未來五百年,乾元再也出不了仙人。」

許知秋聞言不禁覺得有些好笑,隨即微有怔神,方才說話間不經意的一瞥,餘光竟是瞧見了幾道熟悉的身影,他側身望去,隔著半條街的距離,瞧見有幾位青陽宗的弟子在那裡談笑。

其中幾位許知秋也是認識,正是外門弟子趙恆與石峰,且還有他們二人背地裡八卦的王師兄,王長風,另外有一位姿色不錯的女子依偎在王長風懷中,想來就是那位孫師姐。

幾人站在街邊相談甚歡,有街道人群阻隔,倒也沒注意到許知秋的存在。

許知秋在他們身上掃過幾眼,接著又向附近掃視,既然青陽宗的外門弟子已經來到了這裡,那內門弟子估計也就在這附近不遠處,內門當中也是有很多許知秋的老相識,尤其是那位令原主念念不忘的師姐。

果不其然,許知秋想的沒錯,沒過一會兒,就見外門弟子趙恆忽然朝著街角揮了揮手,一溜煙地小跑過去,對著幾道身影獻媚般地遞出幾盞紙燈,滿是笑臉地說些什麼。

那自街角走出的幾位便是青陽宗的內門弟子。

上次參加如玉樓聚會的裴煥與錢尉皆在其中,兩人身旁還聚著幾位內門弟子,但都被許知秋一眼忽略,他的目光穿過人群,始終落在那位被眾人圍在中央的女子身上。

隻是一眼。

他便能夠認出,對方就是這身原主魂牽夢繞的上官師姐。

上官雲月。

自當初被降為外門弟子後,許知秋再未見過上官雲月,這幾年未見,對方樣貌並未有如何變化,隻是愈發俊美,此刻身穿一襲青衣,頭戴銀蠶絲編製而成的抹額,中間垂下一根吊珠線,寶珠懸在眉心間,氣質一如既往的淡漠,如同遠重山澗中的一朵青蓮。

但最為出彩的還是那雙眼瞳。

不是人間常色,而是罕見的冰月藍。

許知秋記得自己六歲剛入宗門時,這位僅比自己年長一歲的師姐並未有任何異常,隻是後來兩年內的某一天,眼瞳才轉變為不尋常的冰月藍。

為了此事,就連半隻腳已經踏入棺材的太上長老都被驚動,親自查探後說是覺醒了仙家血脈,可惜天資靈根隻能算是中品,甚為遺憾,若不然青陽宗也能出一位絕世天驕。

這幾年過去,依照許知秋的推測,這位上官師姐的資質雖是不如齊忘仙,但放在青陽宗內應是也能夠晉升親傳,如今瞧見她被諸位內門弟子眾星拱月般圍在中央,顯然地位更高,是為親傳沒錯了。

上官雲月。

在心間又念叨了一遍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許知秋正欲收回目光,卻突然聽到身旁有人怪聲怪氣道:「不錯,嗯嗯,真是不錯,嘖,人間美色啊~」

許知秋斜過視線,瞥向身旁的薑越鯉,隻見後者繼續說道:「是在看那青衣女子麼,眼光不錯嘛,要說我可打八分,可謂是難得一見的美人兒。」

許知秋未有出聲,轉身向著臨近的街巷走去。

……

戌時末,亥時初。

乾京城上空的紙燈擠滿夜宇。

身為觀星樓大神官的陳楚仁甩袖一揮,夜空中隨風飄動的所有花燈便在瞬間靜止,如同被施展了定身咒,跟著陳楚仁五指翻動,單手結印,無數盞花燈開始有序排列,徐徐轉動,籠罩在整座乾京城之上,形成盛開的花朵,美輪美奐。

見此一幕,頭戴冠簪,身穿儒袍的老者稱贊道:「陳兄的隻手乾坤不愧是世間罕見的大神通,這等手段真叫人羨慕不已。」

陳楚仁笑嗬嗬道:「鑒塵兄,讓你看笑話了,若說神通手段,誰又能比得過你這位天下讀書人的師長,我可是有所耳聞,書院最近在仙道碑文的研究上又有進展,怕是超越天明宗指日可待了。」

身為黑山書院的院長,羅鑒塵對此評價不置可否,擺了擺衣袖,岔開話題道:「陳兄,差不多也是該到時辰了,是你的山河坊先出,還是我書院的文墨坊先出。」

陳楚仁瞥了一眼半丈外的魏賢,對著這位帝君身旁的近臣道:「自然是應該長樂坊先出。」

羅鑒塵笑眯眯道:「甚好。」

身穿紅袍的魏賢沒有言語,獨身朝著龍船內的宮殿走去,片刻後手中捧著一座木雕原路返回,這木雕僅有兩個巴掌大,形狀如同實心的半圓木碗,平麵雕刻有精美的屋閣、台階、屏扇、燈籠,看起來小巧玲瓏,精美巧妙。

魏賢捧著木雕回到陳楚仁與羅鑒塵身後,細著嗓音道:「君上應允,當以長樂坊先出。」

出字脫口而出的瞬間,木雕塑飛出龍船,墜向天街,落在第四座仙人遺像與第五座仙人遺像中間,離地四丈,而後僅在眨眼間膨脹變大,從原來的兩個巴掌大小到直徑足有五十丈。

這時,上麵的屋閣樓台盡數呈現在世人眼中,無一處不精美,無一處不雅致,就是比之皇城宮院內的宮殿也是絲毫不差,周圍古樹展開枝葉,成百上千朵梅花紛紛盛放,掛在高樓上的燈籠亮起五彩斑斕的光芒,裡麵皆是價值連城的名貴寶石。

那落在起舞台後方的巨型屏扇徐徐展開,上麵寫有「長樂坊」三字。

這就是長樂坊。

由皇室掌控的一件精巧道器。

每到上元節來臨時,就會在帝君的授意下祭出,作為舞者起舞的地方。

長樂坊已出,自幼在乾京城生長的本地人早就掐好時辰圍在天街附近,便是頭次進京者也會在旁人的告知下前來此觀舞,不需片刻,這裡就已是人山人海。

那些實力深厚的修士不願與普通凡人擠在下方,便紛紛祭出法寶,淩空而立。

若是以往,乾京城禁置修士騰空,不過上元節這天卻是可以消除禁置。

但仍是不可離地五丈,超過龍船所在的高度。

於是當許知秋與薑越鯉趕到此處時,就看到離地三四丈高的半空中漂浮著各式各樣的法寶,不少結丹老怪、元嬰大修端坐其中,場麵甚為壯觀!

薑越鯉沒有在意這些,隻是盯著長樂坊道:「這就是長樂坊,為何沒人起舞?」

許知秋頭次進京,哪裡知曉。

這時附近有人道:「快了,快了,馬上就有仙子出來了。」

幾乎是壓著這句話,數十位身穿輕薄紗衣的貌美女子便從天街北側出現,她們來到長樂坊下方,抬臂一揮,有薄如蟬翼般的白紗向著長樂坊飄去,跟著她們提氣借力,以白紗作為階梯,飄向長樂坊。

這些貌美女子身姿輕盈,紗衣飄飄,看上去倒真像是臨塵凡間的仙女欲要乘風返回仙宮。

看得無數人都癡迷了眼。

而後,女子們登入長樂坊的起舞台,有人撫弦彈琴,有人獨奏排簫,另有人懷抱琵琶五指翻彈……各種樂器在擅長宮樂的女子手中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隨著樂曲出現,舞者開始在起舞台上翩翩起舞,時而抬腕低眉,時而輕舒雲手,手中羽扇合攏握起,似筆走遊龍繪丹青,又似鸞鳳展翅撩月弦,玉袖生風,翩若驚鴻。

其舞姿之美妙,就連許知秋這種不懂舞曲的門外漢也是看得津津有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我,大明太子!開局簽到大雪龍騎 我在仙門學妖術 慚愧!貧道隻有神符傍身而已 我有一條君子尾 翡雲 你的異能不錯,下一秒我的了 快穿:我攻略的病嬌反派又黑化了 大秦老祖:開局讓始皇攻略三國 重生朱棣之子 大唐:開局被曝光私生子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