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唐代手術(2 / 2)

加入書籤

若是運氣不好,碰到了術後感染導致的器官衰竭,或者得了破傷風,那在這個時代,基本就注定是個死了。

李夔心下暗嘆,卻也隻能沉默以對。

他隻得在心下祈禱,希望這蘇錦奴吉人天相,能順利逃過這一劫吧。

接下來,李夔便與陳均等人告別,準備去旅館中,好好休息一下。

同時,李夔也與他約定,這段時間,蘇錦奴暫且留在醫館之中,所花費的醫藥費用,皆算在他的頭上。至於押金,待他回返崔家頭裡後,自會盡快籌齊,到時一齊交納。

離開安治醫館後,李夔並沒有立即去尋旅館休息。

而是在這汧陽縣中繼續四處打聽,尋找不良帥方煉等人救治的醫館。

很快,李夔便在汧陽縣城中最大的那家醫館,找到了方煉等人。

見到李夔來探望自己,方煉亦是十分高興。

此時,方煉等傷者,亦是俱已整治完畢,打好了夾板,倒是十分妥當。

見眾人現在俱已無事,李夔與方煉閒聊了一陣後,才去最近的一間旅舍中,開了個房間休息。

次日天亮,李夔立即回返崔家頭裡。

回來後,他看到,猶然留在崔家頭裡的鄭世元恢復狀態良好,令他心下,亦是十分欣慰。

然後,李夔不及稍歇,急急了取了五十貫錢後,便又匆匆急趕,返回了汧陽縣城。

回到汧陽縣城,李夔還未來及吃大食,便又急急趕往安治醫館,去看看現在蘇錦奴到底恢復得如何了。

結果,他見到了令他十分揪心的一幕。

那就是,這蘇錦奴雖然被緊急診治,且手術效果不錯,但現在的她,因為失血太過,身體太過虛弱,竟是開始發起了高燒。

李夔一觸她的額頭,發現溫度竟然高得燙人。

他心下暗嘆,看來,自己最擔心的事情,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他一個箭步,竄到陳均身旁,連聲急問:「陳大夫,現在錦奴這般發燒,卻該如何是好?」

陳均一臉愁色,他沒有回答,而是一邊寫下藥方,交給一旁,一邊囑咐道:「白梁粉三錢,石菖蒲三錢,讓藥鋪給碾作粉末,撲在潰爛傷處用。另外一藥方,是煎服的藥飲,稍後我再細與你說。」

那夥計應喏而去後,陳均才轉過頭來,對李夔低聲言道:「說實話,李鋪長,對於錦奴姑娘現在的狀況,陳某也隻能盡已之能來治了。至於能不能退燒,能不能救治其性命,現在卻是難說。」

陳均的話,令李夔表情一黯。

他知道,陳均說得沒錯,現在的狀態,隻能看蘇錦奴自己能不能順利挺過去了。

這時的他,忽地想起一物。

盤尼西林,也就是青黴素。

這種二戰後期的偉大發明,能夠極為有效地對抗細菌感染。特別是,其對溶血性鏈球菌等鏈球菌屬,肺炎鏈球菌和不產青黴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簡單來說,若是能夠成功的提取出青黴素,那麼像術後感染、肺炎、淋病、梅毒這樣在古代幾乎是絕症的病,都十分容易醫治。

李夔甚至覺得,這青黴素的出現,完全改變醫學歷史……

這樣的想法在李夔心裡一湧現出來,便不可遏製的瘋長。

一時間,那自從穿越後便沉寂了的對科學技術的探求與愛好,亦被剎那間被點燃。

看起來,現在要蘇錦奴,必須要立刻提取青黴素才行!

從現代社會穿越而來的李夔,也看過一些醫學書,對於土法製備青黴素原理,倒也尚有了解。

簡單點說,就是首先要收集大量青黴,用營養液培養,接著講培養液過濾,加上菜籽油並攪拌。攪拌之後將水分抽取出來。通過上麵的方法就將大部分的不容性物質和脂容性物質去除了。將炭磨成粉末,加入精製培養液,讓炭吸收青黴素。將吸收了青黴素的炭放在分離管柱之類的容器內,以蒸餾水及酸性水洗淨,然後用鹼性水沖洗。那麼分劃出來的青黴素便會被分劃在某個部分,濃縮再溶解出來,這就是分離管柱色層分離法。

而具體的實現方法,其實在當代社會,也有許多人都早已做好。

那就是,首先還是收集大量青黴,也就是發黴的米粒之類。將這些米粒磨成汁混合,再用芋煮成的汁作為培養液,植入青黴培養幾天。將培養液用濾棉過濾,過濾後的加入菜籽油來溶解脂容性物質,由於青黴素是水溶性,所以油下麵的水溶解了青黴素。將水加入放了活性炭(煮過消毒)的容器並攪拌。將這些活性炭放入分離管(上端開口大,下端開小口),用蒸餾水清洗,然後注入酸性水(用醋製造),最後用鹼性水(海草煮汁)注入。這時候在下方出口處加上過濾棉以減小流速。分成多份。從患者身上取得葡萄球菌用培養基培養。將不同的劃分塗在葡萄球菌培養皿上。幾天後如果葡萄球菌隻在所塗的青黴素周圍生長,那麼那成功了。

再細化一點來說,那就是以下過程。

1用米磨成的汁水+用山芋磨成的汁水作為培養基溶液。

2找一個已經發黴的食物,將上麵的黴變物質刮下來等1個星期。

3,拿一個小瓦罐用塑料薄膜封住頂部(不要用蓋子),在薄膜上剪個小孔,拿一個漏鬥,在漏鬥裡放上棉花,把培養過的培養液體從棉花上倒下去。

4。在那個瓦罐裡倒適量的菜種油,攪拌,攪拌到最後會發現,罐子裡的液體有3層。

5這時候,要用小勺子慢慢地把上層的油和脂弄掉隻留下底部的水,將碳粉加入罐子,攪拌。

6,碳會吸收青黴成分,罐子裡的液體會吸乾。

7取出碳,用蒸餾水洗滌碳,注意,一點點就好。

8用醋加水混合水洗滌碳。

9用海草汁水洗滌。

10重復步驟3的方法(再買一個瓦罐或者玻璃杯)過濾將最後得到的液體分成幾小杯,然後,再等上幾天。

11最後一步很難哦!在你的噓噓中用棉花

棒蘸上少許,分別滴在小杯子的中央,然後就是等待了

過幾天後,如果看到有一個中央沒有青黴,隻有周圍一環有,就製作成了

12用滴管吸取杯中的青黴,就是盤尼西林(青黴素)

而這件事情,雖然有成功的先例,說來十分簡單,但要做起來,卻是十分地不容易。

其實若是有個實驗室,對李夔來說,提取青黴素也是可以逐步成功的事情,可眼下的大唐,什麼都沒有。

沒有器材、沒有原料、沒有人才、沒有方法,想在這樣的環境下成功造出青黴素,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

但是,現在有了想法,就要抓緊時間,開始做實驗了。

李夔返回崔家頭裡後,立即開始著手實施。

值得慶幸的是,現在尚是秋季,想找到足夠的青黴原料,倒是不難。

李夔隨手將武侯鋪裡剩下的食物、果皮等等,所有可能生青黴的東西全部都堆在一起,放到潮濕易於生黴之處,讓黴絲盡快地生長出來。

而他手下,諸如老關頭等人,亦在幫忙,他們按李夔的要求,開始嘗試另一種方法,即煮芋頭湯,利芋頭湯和米磨成的汁,作為青黴素培養基的溶液。

之所以采用多種做法,是因為,李夔考慮到救人要緊,必須要盡快地試驗成功,才能確保使用。

在親自操作與指揮手下工作的狀態下,李夔一直皺著眉頭,在腦海中胡亂過濾著有用的信息。

他準備開始製作容器,想著想著,眼前看到桌上那方澄泥硯,頓是瞬間開了竅。

對了,這澄泥硯與別的硯台不同,它是用泥做成硯台之後,燒製而成的!既然這種泥土能夠製作工藝復雜的澄泥硯,那麼這些製作的工匠,也應當會懂一些燒製陶瓷小罐子的法子吧。

這項工作,李夔在畫好簡圖之後,便立刻尋作陶匠開始製作。

這樣因為簡單,不過就是一些瓶瓶罐罐倒騰,那些工匠得了他的錢財,倒是三下五除二,立即就加以做好,其速度已然出乎李夔之想象。

當然,這些東西,與現代實驗室的器材相比,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畢竟,諸如燒杯試管之類在現代唾手可得的東西,在這個晚唐時代,居然要用如此原始的方式製作,李夔的感覺十分不習慣。

有了器材,他便開始製作蒸餾水和培養液。

在準備這些東西時,李夔不停地嘆氣。

從前在那個時代,根本就不會想過,治療一個病居然需要弄出這麼多副產品,他現在深深覺得,這種醫學科技的進步,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待到這些東西做好後,李夔又想到了一樣東西。

注射器。

畢竟,哪怕自己成功提取了青黴素,同時也須得想辦法製造注射器,否則無法注射的話,不能讓青黴素進入血液之中的話,也隻能是白費力氣。

因為時間緊迫,李夔直接放棄了尋找玻璃的方法。

他轉而打算,要改用陶瓷燒製針筒。

其實針筒倒是不難製作,許多人都以為是古埃及的玻璃製品比較早,殊不知,中國早在西周時期便已經有玻璃製品,1000多年前就已經製作出無色玻璃,隻是直到宋朝,才作為商品在街市上出售。

也許,在這晚唐的某個地方,也是有玻璃製造的,但李夔在匆切之中,根本找不到。

畢竟,這個時代,玻璃在大唐本可能還是一件極為稀罕的工藝品,想找到會造的人,都不知道要猴年馬月了。

所以他現在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用陶瓷來代替了。

其實,李夔還有一個問題要麵對。

那就是,在人群中,對青黴素的過敏率為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十。也就是說,一百個人裡,至少會有一到十個會對它產生過敏反應,這個概率是極大的,李夔現在隻能祈禱,那蘇錦奴不是這其中之一。

畢竟這一點,在這個時代,就是李夔哪怕想破腦袋,也無其它辦法可以解決了。

接下來,他又迅速地想到了一個新的問題。

針管可以用陶瓷來做,那麼針頭呢?又該用什麼辦法來製作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她比星光璀璨 神詭世界,我能修改命數 鬥羅:我的武魂是哥斯拉 鬼王大人別煩我 武極夕玥 當龍王傳說回到八千年前 白月光替身想開了 在最好的時光說愛你 外戚之女 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