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1 / 2)

加入書籤

當時,蕭乾又望蕭普賢女一揖,奏告道:「啟奏太後。目今,敵強我弱,形勢非常明朗,我國若與金宋兩國強硬抗爭,後果非常嚴重,隻會加速大遼亡國。以臣之見,目今局勢下,當對外示弱,以博同情,尋求轉機,再做打算;對內則加強戰備,增強防守能力,以確保幽州不失。」

蕭普賢女見說,問道:「此話怎講?如何個示弱法?」

蕭乾奏道:「稟告太後。目今,當派出使臣,分別出使宋金兩國,向宋金兩國同時稱臣,換取他們同意保留大遼國體及燕雲地區疆域,待將來朝廷緩過勁來後,再與宋金兩國相爭不遲。」

蕭乾最終還是提出了正符合蕭普賢女意思的奏請。

無論蕭普賢女先前話說得如何強硬,其實都是在試探大臣們的意思,她的心中,早已有向金宋稱臣,以延緩過這個特殊時期的意思;但她作為遼國實際掌政者,不能直接說,以免造成局勢失控,人心渙散。現在,蕭乾將這個意思說出來了,她自然是非常認同。

然而,蕭普賢女畢竟是皇太後,起碼的姿態還是要做的。所以,蕭普賢女心裡雖然非常認同蕭乾的奏請,但臉上沒有任何把表情,而是將她的想法深藏不漏。她還想聽聽其他大臣的意見,特別是幽州防衛使耶律大石、幽州防衛副使韓斡等大將的意見。蕭普賢女擔心耶律大石、韓斡等大將不同意鄉金宋同時稱臣,若當殿爭執起來,局麵就不好控製了。再說了,畢竟仗還得這些大將及兵士們去打,清楚地掌握他們的心態,是必須的。

所以,蕭普賢女在聽了蕭乾的建議後,沒將自己的心思流露出來,而是將目光看向耶律大石,詢問道:「防衛使以為如何?」

目前的情況是明擺著的,也隻能如此,方有回旋餘地。耶律大石聞聽了蕭乾和蕭普賢女之見剛才的對話後,在內心深處是認同蕭乾的意見的,隻是在一些細節上,還有想法。現在,見蕭普賢女詢問他的意見,耶律大石趕忙答道:「啟奏太後,蕭宰相所言極是,這是目前情況下唯一可行的辦法。」

了解到耶律大石的態度後,蕭普賢女心裡有點底了,遂又將目光看向韓斡。韓斡見蕭普賢女看向自己,趕忙邁前一步,向蕭普賢女拜揖後,高聲說道:「啟奏太後,末將完全贊同蕭宰相和防衛使的意見,末將唯朝廷之令是從。」

蕭普賢女點了點頭,又問其他大臣道:「眾卿們以為如何?」

其他大臣都是這個意思,隻是沒人帶頭講出來,既然宰相蕭乾、耶律大石、韓斡等朝中重臣及大將帶頭說了,其他大臣自然沒有不同意的,皆紛紛答道:「宰相和防衛使所言極是,臣等贊成。」

蕭普賢女見朝廷上下均統一了認識,遂說道:「眾卿們,天錫帝駕鶴西去,將大遼之江山社稷,交到了我一個女人家手裡。我一個女人家,也沒有太多的主意,全靠眾卿們抬稱維持。現在,既然諸位卿家都是這個意思,本後就依眾卿們的意思,向金宋兩國同時稱臣。令蕭宰相派員出使金宋兩國,盡快落實此事。」

蕭乾彎月要答道:「臣遵旨!」

蕭普賢女繼續令道:「令耶律大石防衛使、韓斡副防衛使,加強戰備,做好幽州防衛事宜。」

耶律大石、韓斡高聲答道:「臣遵旨!」

隨即,蕭普賢女宣布退朝。

眾多大臣皆爭先恐後出了大殿。

大殿內,耶律大石站著未動。蕭乾見狀,情知耶律大石尚有事情要向蕭普賢女進諫,遂也站著未動,想聽聽耶律大石還有什麼事情。

蕭普賢女見狀,問耶律大石道:「大石防衛使似有話要說?」

耶律大石望蕭普賢女一拜說道:「稟告太後。臣有事要稟奏。」

蕭普賢女道:「防衛使但講無妨。」

耶律大石望蕭普賢女一揖,稟奏道:「啟奏太後,方才,諸大臣均在殿中,臣有一言,不便稟告。現在,諸大臣均已離殿,隻宰相在此,臣不妨一諫,望太後采納。」

蕭普賢女道:「你說!」

耶律大石道:「稟告太後。我國向宋金兩國稱臣,這個臣完全贊成;但臣以為,在向宋金兩國稱臣的同時,當做好各項防禦準備。以臣之見,太後當留有後路,現在就確定去向,製定出非常情況下的應對之策,能迅速撤離至安全之地,以防將來發生不測之事。」

蕭普賢女聞言道:「防衛使所言極是,乃是為本後著想。然而,防衛使也知道,就目今之大遼,本後能往哪兒去?哪兒又是安全之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校草天天偷聽我心事 向全世界直播詭異復蘇 相思化作煙雨樓 貴妃是狐不是惑 蠻荒種田,首領夫人又開掛了! 豪門嬌妻也內卷 護國神婿 大隋軟飯王 陰陽小道姑 軒龍子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