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黑手(2 / 2)

加入書籤

於翼,八柱國於謹之子,也是宇文邕的姐夫(娶了宇文邕的姐姐平原公主),在宇文護掌權之時,於翼就和宇文邕有著密切的聯係,後來宇文護被誅殺後,宇文邕當即任命於翼取代宇文護兒子的職位,鎮守山西蒲州,但卻被於翼推辭掉了。

而就是在宇文邕親政之後,宇文邕不斷的在周齊邊境上增加兵力,眼尖的於翼很快洞察到了宇文邕的用意,他知道宇文邕這是想對北齊用兵了。

於翼對宇文邕說:「在戰場交兵,隻會白白消耗兵力,對於大局並無益處,這並非上策,不如撤去邊防上的軍部部署,兩國修好,這樣可以使對方鬆懈,我們可以靜觀其變,趁其不備,出其不意,這才是上上之策。」

於翼的這一番話,猶如醍醐灌頂,讓宇文邕瞬間醒悟,宇文邕即刻聽從了於翼,撤掉了邊境上的兵力部署。

然而斛律光被殺後,宇文邕瞬間看到了時機的到來,出於謹慎,宇文邕又征求了一位大臣的意見,此人叫做伊婁謙。

宇文邕召見了伊婁謙,從容地說:「現在國家一點點強盛起來了,我想對外用兵,你認為應該先拿誰開刀?」

伊婁謙毫無猶豫地回答說:「齊國」。

伊婁謙的回答,正中宇文邕下懷,宇文邕又問:「為何?」

伊婁謙回答說:「齊國的皇帝整日沉溺酒色,他們的名將斛律光也死在了讒言之下,上下離心離德,百姓懾於爆政,隻能道路以目,討伐這樣的國家簡直輕而易舉。」

聽罷,高坐在龍座上的宇文邕哈哈大笑,笑聲傳遍了整個宮殿。

看來,這是天意,既然大家的意見都是伐齊,那就這麼定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伐齊的時機終於到了。

這時候,韋孝寬突然站了出來,為宇文邕提出了三條計策。

第一、陳朝可以一舉攻占北齊的江淮之地,說明北齊已經腐朽不堪,隻需號召全國兵力,分道進攻,聯合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一鼓作氣,北齊必滅。

第二、聯絡陳朝,孤立北齊,同時,借助陳朝的兵力夾擊北齊,讓北齊的兵力分散,且戰且退,堅壁清野,讓北齊疲於奔命,北齊的滅亡指日可待。

第三、和北齊訂立盟約,重新修好,從而麻痹敵人,讓敵人繼續內耗,而我們則養精蓄銳,伺機而動,最終可以輕易地兼並北齊。

什麼是謀略家?這就是謀略家,一個超越名將的謀略家,一個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韋孝寬。

這三條計策,即三種應敵策略,有輕有重,有緩有急,而這三條計策,其實已經融合了所有人的觀點,其中,第三條計策完全就是此前於翼的翻版。這讓宇文邕連連稱贊,有如此的謀略家在,還會怕他北齊不成?而在宇文邕心中,他已經急不可待,他采取了韋孝寬提出的第一條計策,這也是上上之策。

宇文邕下定決心之後,立即組織了他的智囊團,召開戰前會議。

智囊團成員包括:宇文憲、王誼、盧韞、於翼。

會議上,大家達成了統一的意見——伐齊,又進行了具體的戰略部署,一場大戰,即將到來。

北周建德四年,即公元575年,七月二十五日,宇文邕正式下詔討伐北齊。

詔書的內容,其實很簡單,概括起來就是兩個字,罵人。

說起來,這也是中國古代戰爭的一個優良傳統,大戰之前,總少不了一番口誅筆伐,揭發和聲討對方的罪惡,甚至要問候對方的祖宗十八代,怎麼難聽怎麼罵,罵要罵得有水平,罵要罵得有風格,美其名曰「檄文」。例如,建安七子的陳琳罵曹的《為袁紹檄豫州文》,那就是罵出了水平,罵出了風格,罵文中的經典之作。

目的很簡單,第一,為了說明自己是以有道伐無道,我們是正義的,對方是邪惡,代表正義消滅你,第二,以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在氣勢上先占據上風。

宇文邕明顯有些倉促,並沒有罵出高水平,不過,宇文邕是一個務實的人,宇文邕迅速做了以下的戰爭部署:

前三軍總管:柱國陳王宇文純(宇文泰第九子),滎陽公司馬消難(曾是北齊將領),鄭國公達奚震(十二大將軍達奚武之子)

後三軍總管:越王宇文盛(宇文泰第十子),周昌公侯莫陳瓊(侯莫陳崇之弟),趙王宇文招(宇文泰第七子)

齊王宇文憲率眾二萬趨黎陽(今河南滑縣),阻擋鄴城來的齊軍救援洛陽。

隨國公楊堅、廣寧侯薛迥率舟師三萬,從渭河入黃河,順流而下。

梁國公侯莫陳芮率眾二萬守太行道,阻擋北齊鄴城以外的其他軍隊。

申國公李穆帥眾三萬守河陽道,作用同侯莫陳芮一樣。

常山公於翼從安州(今湖北安陸)帥眾二萬出陳(今河南淮陽)、汝(今河南汝南),牽製北齊南部軍隊。

以上這十二萬軍隊,其實都是為了服務宇文邕,宇文邕親自率領六萬主力部隊,直指河陰(孟津西北),實際目標就是中原腹地。

這份名單中,我們很高興地看到了楊堅的名字,楊堅在幕後已經待了很長時間了,也該出來透透氣了。

這幾年中,楊堅始終默默無聞,但他卻始終密切關注著北周的「新聞聯播」,和今天的新聞聯播不無兩樣,分為三部曲:第一、國家領導人很忙(宇文邕);第二、全國人民生活很幸福(宇文邕改革的成果);第三、世界各國人民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熱之中(北齊)。

總之一句話,身為宅男的楊堅,家事國事天下事,他事事關心。

當然,也有一件大喜事,是不得不提的。

就在兩年前,即建德二年,楊堅的大女兒楊麗華已經出落成了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這在古代已經是到了婚嫁的年齡,此時,楊麗華的姿色被宇文邕一眼看中了,被宇文邕納為了妃子——太子妃。當時宇文邕已經冊立了太子,太子叫做宇文贇,楊堅和宇文邕也因此結成了親家。

楊堅不會想到,這次聯姻,楊堅收獲的不隻是一個皇親國戚的名分,也是他一生的轉折點。

而這次領兵出征,雖然楊堅隻是一個偏師統帥,負責策應,但是這畢竟是楊堅第一次帶兵出征,意義非同凡響。

言歸正傳,勝券在握的宇文邕決意要把戰略製高點放在洛陽,由他親率主力一舉把洛陽攻克,如此一來,北齊都城鄴城,就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了。

可是,這條戰略,當即遭到了宇文弼、趙煚()鮑宏三位朝臣的反對。這三人都是同一個理由,他們認為,洛陽重兵把守,很難攻下,且處於四戰之地,即使攻下也很難守得住,而河東之地,城小山平,最容易攻克,如果把河東重鎮晉陽當做戰略目標,會更容易攻克。

宇文邕對於這一番意見,隻是搖搖頭,並沒有采納,既然已經決定,就絕不輕易更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詭異調查局 離婚後,前妻她颯爆全球了! 我真的隻想離婚 影帝爹地古穿今後她爆紅全網了 渣男是怎樣煉成的 無限侵噬世界 新時空劍仙 九缺 改變時空的神器 超能男友不想回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