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我給小豬當公主47(1 / 2)

加入書籤

老實說,上官桀這個人腦子還是很靈活的,可惜都沒靈活到點子上,先是反過來誣告霍光與藩王勾結,等到被劉康拆穿了之後,頓時又對劉康起了怨懟之心,覺得這個皇帝不聽話,不如換個聽話的皇帝好了!他根本沒想過,劉康這點年紀他都掌控不住,何況是早就成年的劉旦。

上官桀的下場很慘,鄂邑公主之前經歷了幾次風波,但是這一次,她算是觸碰到了最不該碰的東西,劉康對這個姐姐本來也沒有多少感情可言,他這輩子活著的姐姐好幾個,鄂邑公主在他上位的過程中也沒什麼功勞,在這樣的情況下,鄂邑公主企圖謀逆,自然隻有一個死字。雖說孝景皇帝當年打破了將相不辱的傳統,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這樣的傳統還是存在的。因此,劉康也給了鄂邑公主一個體麵的死法,並沒有聽霍光的,說是直接判處月要斬,以儆效尤,而是直接賜下了一壺鴆酒和三尺白綾,讓她自行了斷。至於那位丁外人,自然也沒逃過殉葬的命運。用劉康的話說,公主生前對你情深義重,為了給你封官封爵,不知道做出了多少事情,如今也輪到你去下麵繼續伺候公主了!

上官桀一家滿門被殺,桑弘羊倒是因為之前的告密逃過一劫,饒是如此,也差點沒被牽扯到這事裡頭去。這也讓桑弘羊不得不認清事實,他是鬥不過霍光的。另外讓他比較沮喪的是,他的經濟方略如今也開始顯得不合時宜了。桑弘羊之前的經濟策略說白了就是搞大政府,什麼都管,什麼都收稅。但是如今要修生養息,就類似於後世所謂的國退民進,在這樣的情況下,鼓勵扶持中小商業興起,甚至重新扶持大商人才是如今的政治正確,而不是繼續對這些商人窮追猛打,什麼都要征稅!因此,桑弘羊已經意識到,自己在朝中沒了用武之地,他也算是識時務,不趁著現在急流勇退,再等下去,難道等人清算嗎?

因此,桑弘羊直接上書請辭,又來了個三請三讓之後,最終劉康給桑弘羊也封了個列侯,又將桑弘羊家的子孫封為郎官,總之,也是各中禮遇,又保留了桑弘羊直接上書言政的權力,桑弘羊愈發鬆了口氣,畢竟,保留了這樣的權力之後,桑弘羊回去之後,也不用擔心人走茶涼,被人欺上門來,要不然,他上書告上一狀,那對方可就要倒黴了!

霍光也不是會趕盡殺絕的人,既然桑弘羊退了這一步,霍光自然不會繼續窮追猛打,相反,對桑弘羊留在朝中的子侄還給予了相當的善意,可以說,如今霍光在朝中算是一家獨大。

但是,有人卻覺得不滿足起來,主要是霍顯,上官桀一家死得乾乾淨淨,但是皇後卻還是上官皇後。這位才五六歲就進了宮,劉康對這個妻子也極為憐憫,所以,對上官皇後一直非常愛護,上官皇後也不是什麼嬌縱任性的人,相反,是個溫和柔順的性情,又頗有幾分美貌,幾年下來,就算是養隻貓貓狗狗,也該有感情了,何況是個活生生的大活人呢!

因此,即便是上官家獲罪,劉康也沒有遷怒上官皇後,反而對她多有寬慰,畢竟,上官皇後早早就嫁入了宮中,對上官家其實也沒多少感情,而上官家對她更多的也就是利益上的關係,畢竟,一個為了權勢,讓還年幼的女兒進宮的人家,對於子女又有多少親情可言呢?

何況,一個沒有強勢家族的皇後,對於劉康來說並不是什麼壞事,將來也省得又有外戚擅權之事,所以,劉康就將上官皇後保了下來,依舊讓她住在椒房殿,不許任何人怠慢了她。在宮裡頭,皇帝的寵愛才是第一位的,劉康宮裡暫時除了上官皇後,也沒什麼高位的嬪妃,無非就是之前劉康大了一些之後,給準備了年長的美貌宮人教導劉康人事,劉康將人留了下來,卻隻是封了個少使,他一直記得風瑜的叮囑,不要在少年的時候沉迷女色,須得明白節製為要,要不然對於身體會有極大的影響,輕則影響未來子嗣,重則影響壽命。劉康本來就先天有些不足,所以在這事上更需要注意。

劉康對自己的性命自然是看得很重的,他可不想落得孝惠皇帝的下場,像是現在,因為這幾代皇帝都是孝文皇帝的子孫,所以,孝惠皇帝的祭祀什麼的就都很敷衍,有的時候,一起祭祀祖先的時候,甚至都會直接略過去。劉康可不想到頭來被別人摘了果子,好在他跟劉徹不一樣,劉康對於女色並不熱衷,如今他需要的是從霍光那裡得到朝堂上的權柄,而不是忙著擴充後宮生孩子。

劉康不想擴充後宮,但是其他人想啊!上官皇後家族獲罪,在許多人看來,根本就不配繼續母儀天下,至於新的皇後是誰,大家都覺得有希望。其中一個對此極為熱衷的就是霍顯。

霍顯就霍成君一個女兒,雖說霍光的兒子對她也很孝順,但是這中孝順霍顯並不稀罕。大漢以孝治天下,尋常百姓也就算了,窮得叮當響,就算是想要盡孝,也沒太好的條件。但是對於有心出仕的人來說,孝是個必要條件,你孝順未必能被舉孝廉,但是你要是沒有明顯的孝行,那麼,你就別指望有什麼前途可言了,讀再多的書,也沒人會舉薦你!所以,霍顯雖說隻是繼母,但是,繼子卻不能有半點不孝順的地方,甚至要比對親媽還孝順,因為親媽很多時候不會挑剔,繼母卻是會挑剔的。

霍顯雖說沒有多少學問,但是見識的事情多了,自然也對霍顯這中形式多於心意的孝順沒什麼感覺,她最牽掛的就是霍成君這個唯一女兒的前途。在她看來,自家女兒什麼都好,所以就值得最好的。

如今上官家獲罪,上官皇後地位不穩,霍顯就覺得,自家女兒有了機會。哪怕女兒如今年紀還小,但是,隻要霍光開口,誰敢跟霍成君爭呢?

因此,霍顯便找上了霍光,將這事說了。霍光其實對於給劉康做老丈人並沒什麼想法,他如今已經是位極人臣了,再做外戚,也就是錦上添花而已,但是,霍顯卻是在霍光麵前淚如雨下:「夫君,妾就這麼一個女兒,自然希望她一聲榮華順遂,隻是嫁到尋常人家,卻多有不測之禍,長君當日嫁給了上官家,如今如何?雖說有夫君轉圜,長君得以和離還家,但也是日夜以淚洗麵!妾怎麼忍心成君日後也落得這般景況!」

霍光頓時默然,這年頭女子嫁人,是真的要賭的,尋常人家倒是沒什麼,但是霍光的女兒,庶女都能加入公卿之家,何況是嫡女呢!霍光的嫡女,做個諸侯王後都是綽綽有餘,隻是如今這個情況,也壓根沒有跟霍成君年齡相當的諸侯王,而且,諸侯王後肯定是要住在封國的,日後幾年都難得一見,霍光想想也有些舍不得。這麼一算,還真是嫁給天子最保險。

霍光思索了一番之後,說道:「我看天子對皇後頗有情誼,總不能叫成君入宮為妃,何況,成君還是皇後的姨母,這事總是有些不妥當!」

霍顯不以為然地說道:「這有什麼不妥當的,皇後姓上官,又不姓霍!何況,上官家這般,難免皇後記恨咱們家,夫君也說了,天子對皇後頗有情誼,回頭皇後若是在天子耳邊進言,叫天子對咱們霍家生出嫌隙來,豈不是糟糕?」

霍光沉吟一番,說道:「成君年紀還小,此事暫且不急,待我試探一番再說!」

霍成君如今也就是十一二歲的年紀,這個年紀就急著送進宮做皇後,難免叫人詬病,覺得他霍光吃相實在是太難看,所以,還不如叫外孫女先占幾年位置。劉康如今對上官皇後頗為憐愛,但是時間長了,男人都是喜新厭舊之輩,上官皇後沒了娘家,難免也有些怨言,若是叫天子知道了,自然不會再對上官皇後一直如故,到了那個時候,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廢後再立,而霍成君的年紀也差不多到了。

霍光倒是個老奸巨猾的,劉康一時半會兒也沒想到,霍光也有廢後的心思,他在朝堂上駁斥了一番那些企圖讓他廢後的大臣,表示這是天子家事,不需要他們這些臣子橫加乾涉。劉康很少在朝堂上這般強勢,加上霍光也沒開口,那些臣子隻能是偃旗息鼓。不過,不能做皇後,如今劉康年紀已經不小了,至今後宮也還沒有消息,這會兒自然應該光納美女,為皇家開枝散葉,因此,乾脆又建議劉康選妃。

對於這事,劉康倒是沒有拒絕的意思,當年陳阿嬌其實也沒想要劉徹對自己一心一意,這年頭,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歷朝歷代,真正做到再無二色的也就是一個皇帝,那就是弘治皇帝,這個的代價就是,朱厚照出事之後,皇位就落到了嘉靖皇帝頭上,而且,嘉靖皇帝根本不肯過繼,還搞了個大禮議,將自家親爹追封為皇帝。所以,做皇帝的人,就算是要一生一世一雙人,也得如同楊堅和獨孤伽羅一樣,多生幾個兒子,才能保證皇權不會旁落。何況,楊堅一開始還能對獨孤伽羅一心一意,等到做了皇帝,年紀大了之後,楊堅不還是各中花心?

劉康對上官皇後可沒有楊堅對獨孤伽羅的感情,另外,他也需要一些能靠得住的人,按照漢家的傳統,最好的選擇就是外戚!因為外戚起碼在一定程度上跟天子是利益一致的,隻要天子處於優勢地位,那麼就不用擔心外戚的禍端。但是,若是天子處於弱勢地位,那情況可就不一樣了,外戚就要反客為主。

所以,劉康便直接同意了選妃的事情,當然,也圈定了範圍,就是良家子出身,反正劉康定下了一個基調,父祖輩的爵位要在左庶長以下,如此就可以將朝中那些公卿大臣都剔除出去。不過,說是這樣說,實際上下頭可操作的餘地還是很大的,就像是衛子夫,不過是歌姬出身,但是她身上就一直有著平陽侯府的烙印。孝景皇帝在的時候,宮裡許多美人都是館陶公主獻上的,甚至,孝景皇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在民間認識了什麼美人,最後也是先安置在館陶公主那裡,然後再由館陶公主操作一番送到宮裡,或者乾脆就養在館陶公主那裡,孝景皇帝去館陶公主那裡的時候,就能隨時有可心的美人伺候。這也是為什麼栗姬對館陶公主深恨的緣故,因為館陶公主一茬一茬的美人往宮裡送,栗姬不覺得是自己年老色衰,隻是覺得是館陶公主送過來的人奪了自己的寵愛。

所以,這次選妃,裡頭勢必會有相當一部分是朝中那些公卿大臣挑選出來的美人,劉康需要做的是,讓人將這批人盡可能剔出去。

風瑜對於劉康的作為並沒有多乾涉,因為陳阿嬌已經出現了明顯衰老的情況,她原本年紀就不小了,這些年雖說保養得很好,但是終究天年已至,如今人都有些糊塗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刀起:仙歲浮與塵 快穿:開局演技爆表,瘋批反派為我傾倒 苗疆少年又搶走和親的九郡主啦 九州夢回錄 地球過河卒 逆天小農女 九天紀行錄 後現代都市人生 美女饒命 仙,我成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