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短命王(2 / 2)

加入書籤

楊復恭是宦官,是皇帝的奴才,降罪被殺屬於皇帝的家務事,而李順節畢竟是武臣。

另外,李順節手握重兵,進入大明宮都帶著驍勇甲士。

昭宗沒有信心能夠誅殺李順節,若是造成李順節在長安城內作亂,那會是一場劫難。

昭宗權衡良久,讓李順節與金州韋氏火拚是最好策略。

促成火拚有兩種抉擇,讓李順節發兵進攻金州,以李順節的驍勇和兵力,金州韋氏敗亡的幾率很大。

但是,杜讓能說過,不知禮教的武夫比世族更可怕,讓李順節占據金州,後果更加的勢大難除,成為第二個李茂貞,威脅朝廷心腹。

「李順節途經金州,他再去夔州也會經過金州落腳,不如詔令金州刺史誅殺。」

「金州刺史逆臣,未必奉旨行事,若用兼任鎮江節度使治下相誘,或許金州刺史能夠為之,李順節一死,其在夔州的屬下必然仇視金州刺史。」昭宗盤算,想出自認為兩全的策略。

一道密諭送達金州,密旨闡述李順節乃楊復恭義子餘孽,其在長安城帶兵闖入大明宮,囂張跋扈,大逆之極。

問金州刺史,能不能為朝廷解危,在李順節途經金州之時誅殺,若能則朝廷賜封國公,並且鎮江節度使治下,歸屬昭信節度使治下。

金州刺史看了秘諭意外,這才秘密奪取巴東,皇帝就主動的要送上合法聖旨,金州刺史假意說考慮,留中使兩日。

金州刺史使人快馬去見李賢,讓李賢通過李磎,將李順節舉薦的巴東官員,吏部存檔的人物名字,改成奪取後的任職人名。

李賢請求

父親去做,說金州韋氏,為他留了忠州刺史的官位。

李磎吃驚不已,雖然躊躇,但已然騎虎難下,隻好做出兩份任職公文,一份給了李順節交待,一份與吏部存檔符合,交給李賢。

兩日後,金州刺史答應為朝廷解危,請朝廷先行給予,賜封他為國公的聖旨,任職巴東觀察使的印信聖旨。

如果事成,則昭告賜封和任職,如果事不成,則請罪退回聖旨和印信。

中使回去稟告昭宗,昭宗自以為得計,暗道金州刺史果然貪婪上鈎,得意中,吩咐中使擬旨和製印,給金州刺史送去。

金州刺史接到公文,聖旨和印信,打開驗看,聖旨任職他為西城郡王的奏記官,兼任巴東觀察副使,觀察使是西城郡王兼任。

金州刺史失笑,郡王的奏記官,此等官職類似皇帝的翰林承旨(機要秘書),職責起草詔令,執掌機密,也類似節度使麾下的掌書記官職。

金州刺史明白,皇帝不肯給予合法的最高官職,西城郡王被架空的事實,使得皇帝無奈的任職奏記官,變相的維護一下皇族體麵。

隔了三日,金州刺史使人去往長安城給李順節送信。

送信人冒充夔州刺史所遣,密告鎮江節度副使籠絡很多將官,已然有心背叛李順節。

李順節識字不多,拿著密信隻是看了一下印信,主要是聽信使稟告。

信使說刺史大人不能製止節度副使,請郡王速歸夔州鎮壓局勢。

李順節大怒,相信了背叛之說,立刻率領三百甲士離開長安城南下,一路緊趕的抵達了西城縣城。

入城隻見到金州長史韋康,韋康說金州刺史去了均州收糧。

李順節不疑有危,疲倦之下隻想好生休息,被安置在州衙居住,吃過飯披甲握刀的睡了。

夜半酣睡中,床麵忽的傾斜陷下,李順節滑落而下,被陷阱內一眾長槍兵刺死。

李順節被殺,其率領的三百甲士群龍無首,被數千金州兵圍困,經過楊輝出麵解釋,勸降,三百甲士棄械投降。

李順節的人頭,被金州刺史使人送去了長安城。

奏折自稱虞國公奉旨誅殺國賊,不負聖恩,遵聖旨成為虞國公,任職西城郡王奏記官,巴東觀察副使。

昭宗得知,後背一片寒意,他是想借刀殺死李順節,但想不到金州刺史這麼快的做成,波瀾不驚,出乎他的預想,讓他有種難以言喻的恐懼和擔憂,於是宣召杜讓能來見。

昭宗宣見杜讓能之時,長安城內的天威軍突然發生叛亂,四千多的軍力沖去西市劫掠,裹挾著財物自西麵的延平門逃離長安城,投附鳳翔軍。

天威軍的叛亂是金州刺史謀劃,及時的讓天威軍反叛逃離長安城。

主導反叛的將官是李子奇,他利用李順節之死,恐嚇留守的天威軍將,促使天威軍逃去投附鳳翔軍。

李子奇服氣金州刺史的老謀深算,韋氏的老少二雄主,絕對是運籌帷幄的梟雄,李子奇被賦予再次『潛伏』的重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離婚後我的人生開掛了 循循善誘 服軟 絕命詛咒 時光的記憶,默默的日記 山裡漢子呆萌妻 十方葬地 開局嫁給錦衣衛 大唐便利店 一胎二寶:戰神娘親颯爆全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