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巡視與挖坑(1 / 2)

加入書籤

韋扶風與嶽父辭行,在劉月娥依依不舍的目送下離開,向東繼續巡視,一路走巡循州,潮州,漳州,進入泉州,見到了嶽父楚言和一家。

婉玉與娘家人喜相逢,一家人歡天喜地,笑容不褪。

家宴後,韋扶風與嶽父楚言和品茶說話,他提及為王審潮在泉州立碑,彰顯刺史王審潮對泉州的貢獻。

用意是收買人心,讓福建人知道,王審潮的大將軍墓在連州,變相的宣告,福建是歸屬夜郎府統治。

楚言和接受了立碑任務,讓現任刺史為前任彰功,事實上無人願意接受,但韋扶風是為了大局,翁婿二人又談了泉州諸事。

韋扶風再次提醒楚言和,關注流求島的開拓,楚言和的功績能夠體現在流求島,流求島的名字讓楚言和更改。

楚言和推辭了改名之事,他建議讓楊河改名,自稱治政的本事和勤勉遠不如楊河,讓他出了風頭,或許寒了能吏的心,不利於福建的整體開拓治理。

對於舅父的謙讓,韋扶風欣慰,人貴在自知之明,舅父的謙讓,也體現了與他是一家人,大局為重。

家常中,楚言和對於任職泉州刺史非常滿意,也承認王審潮打下的良好基礎。

如今,楚言和在泉州衣食住行都很不錯,想及當年的淡粥無鹽生活,泉州就是富貴之鄉。

次日,韋扶風巡見泉州駐軍,水軍,附近的農業,鹽業,走巡四日離開泉州,去往了福州。

抵達福州,與文武官員見麵,巡視軍政,農商,船務,一忙就是七日過去。

楊河也推辭了流求島改名,認為韋扶風改名更具有統治意義,建議流求島置立州治。

韋扶風頗為無奈,他不知道改什麼名字更好,既然提出來了,也不能不了了之。

無奈之下,韋扶風一時興起,乘船出海去往流求島看一下,這一看令他非常的震驚。

流求島,不能稱之為島的所在,山川河流縱橫,非常的遼闊。

聽著隨行官員的講解,韋扶風愈發重視流求島的戰略地位,他忽然萌生一個念頭,流求島孤懸海外,似乎比夜郎府更容易割據。

韋扶風的時間緊迫,在流求島駐留半日返回福州,鄭重的告訴楊河,流求島更名閬風府,他親任都督,楊河兼任閬風府長史。

楊河恭敬領命,自此重視了開拓閬風府(流求島)地域。

韋扶風離開福州,去往北麵的建州巡視。

不久前,建州刺史徐歸範和汀州刺史鍾全慕,攜帶戶丁田糧冊籍,親赴福州麵見楊河表示歸附。

韋扶風對於建州的歸附還算在意,建州位於福州之北,武夷山為界與江西比鄰,在籍丁戶人口近十萬,農業比福州豐產,特產茶葉。

汀州在建州之西,與贛州比鄰,在籍人口不足萬,存在不知數量的土著人口,是個貧瘠的州域。

建州刺史和汀州刺史屬於歸附,也就是保留自主權,願意向觀察使交納貢賦。

韋扶風目前不宜強行歸治,在兩州地域一走而過,

去了贛州巡視。

贛州屬於半歸屬,刺史盧光稠擁有地頭蛇權勢,韋扶風留在軍營召見,盧光稠與屬下來見,表麵和諧的說說話。

贛州巡視之後,韋扶風繼續巡視郴州,衡州,潭州,邵州,朗州,湮州,辰州,溪州,施州,黔州,涪州。

抵達涪州,已然接近年關。

韋軒對韋扶風說過,這一年的年關不需回去金州過年,韋扶風的祖父傳話,大局為重,防止年關出現叛亂。

韋扶風對於涪州重點巡視,涪州駐紮重兵,大半軍力屬於隨時待命的戰軍。

韋扶風需要與軍力親近,舉行大演武,給予將士們好處,加強軍心的歸屬感。

韋扶風抵達涪州的時候,封州刺史的府上,有人找上了門,竟然是新任節度使的密使。

密使代節度使大人傳言,想與封州刺史合作。

密使言,近日,會有長安而來的一千軍力抵達廣州,那是薛王的屬下,節度使大人想請封州刺史合作,幫助節度使大人掌控廣州。

節度使的計劃是,以向朝廷貢賦為理由,命令嶺南各州送上貢賦,封州象征性的送上一些,如果高州那裡沒有送上貢賦,節度使發兵討伐。

屆時封州配合出兵,讓鎮守廣州的軍力,被動的出動一部分軍力。

廣州的一部分軍力真的出征離開,薛王的一千軍力適時抵達南海縣入城,封州出動大軍繞過端州,裡應外合的奪取南海縣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離婚後我的人生開掛了 循循善誘 服軟 絕命詛咒 時光的記憶,默默的日記 山裡漢子呆萌妻 十方葬地 開局嫁給錦衣衛 大唐便利店 一胎二寶:戰神娘親颯爆全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