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寬容(1 / 2)

加入書籤

封州城,劉謙佇立在東城門上遠望,等待著兒子傳回好信息,但他的心情忐忑不安,隱然覺得這一次是不是莽撞了?

想起韋扶風大軍進襲桂管之事,劉謙覺得頭疼後悔,這一次激怒韋扶風,弄不好韋扶風發來重兵反撲,發動的不合時機呀。

劉謙暗自憂慮,其實他最擔心的事情,憂慮高州劉昌魯玩虛的,關鍵時刻不肯出兵聯盟,坐山觀虎鬥的讓封州軍獨擋川南軍。

黃昏時分,望眼欲穿的劉謙,終於等來了回音,熟悉的家將宋琦,帶著一名陌生士兵入城,走上城牆麵見了劉謙。

劉謙看著宋琦沮喪神情,他知道了不妙。

「老爺,我們敗了,這是廣州行軍司馬的信使。」宋琦苦澀稟告。

劉謙臉色大變的轉視,那名信使取出竹筒遞給宋琦。

宋琦接過走前遞給劉謙,劉謙拿過竹筒,問道:「劉隱呢?」

「老爺,大公子被俘了,川南軍來了好幾萬,我們攻城折損一千多精銳,根本敵不過。」宋琦苦笑回答。

劉謙陰沉著臉打開竹筒,取信看去。

字跡娟秀:「劉大人,貴公子被俘,八千封州軍覆沒,妾身夫君走時,曾言既然大姑來過廣州認親,故不想惹人詬病狠毒,請劉大人和大姑,帶上家人和浮財過來廣州,奴送大姑一家人去往北邊,最少可保平安,富家。」

信使忽然道:「劉大人,夫人說了,大人去往廣州,請正常前去,不必宣告什麼。」

劉謙微怔,繼而黯然吩咐:「回府。」

南海縣城的攻城戰,在三萬川南軍抵達之時,劉隱想退逃的機會都喪失了,他急切的行軍奔襲,抱著沒有退路的想法隻求陷城。

三萬川南軍的半包圍掩殺,讓攻城受挫的封州軍鬥誌衰落,軍心慌亂的倉促應敵,結果被碾壓落敗,劉隱神情慘然的被俘虜。

戰後,除了劉謙的近親被留下,兩萬川南軍打掃戰場,帶上所有俘虜,迅速撤離了廣州。

留下近萬軍力駐紮在城外,一場戰事仿佛沒有發生過。

劉謙和夫人,帶著親人和二百多護衛,乘船離開封州,經過端州抵達廣州南海縣城。

入城後的次日,一家人被五百川南軍悄然押解北上,去往長沙府暫居,等候韋扶風的決定。

隨後,出征高州的廣州軍力返回,林海任職都督府行軍司馬,劉謙任職節度副使。

封州那裡名義上的刺史依然是劉謙,隻不過被新任長史和兵馬使掌管軍政。

劉月娥與父親啟程去往桂州,林海親自去往府宅送行,執禮甚恭。

劉月娥不敢托大,她心細的詢問過林海身邊的親兵,知道林海也是夫君的嶽父,曾與夫君一起出征過的近衛將官。

劉月娥父女乘船去往桂州,如今封州和梧州歸屬川南軍掌控,一路上順暢無阻。

劉月娥不解,夫君為什麼還用劉謙名義,但她沒有詢問父親解惑。

林海接管都督府之後,薛王之子親筆的家書,請任公文,自郴州送去長安,交給了薛王。

薛王看後大喜,忙離府趕去大明宮覲見皇帝。

昭宗在延英殿,看著薛王送

上的家書和請任公文。

家書敘說如何借力封州刺史,覆滅川南軍對廣州的掌控,如今薛王之子能夠行使節度使權力,與封州刺史合作對付川南軍的反撲。

請任公文,封州刺史劉謙任職節度副使,自己人林海任職都督府行軍司馬,封州刺史兒子劉隱任職端州刺史。

「陛下,知柔在信中說掌控三千軍力,他還是很有謀略的。」薛王恭敬道,很為自己的兒子李知柔自豪。

昭宗嘴唇動了動,閉目強自的忍住,平靜一下,說道:「好,請任朕準了,皇兄候信吧。

薛王恭敬告辭離開了,望著薛王走了出去,昭宗的神情立馬陰沉了,氣的一摔公文,罵道:「愚蠢,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隨後起身走動,陰沉著臉思索,昭宗認為薛王之子的行為,影響了他的大計,或許造成川南節度使調兵南下,昭宗需要川南軍主力留在川南。

對於薛王之子的所謂成功,昭宗根本不放在心上,在皇帝眼中,嶺南和福建,乃至桂管和川南,都是邊蠻貧瘠之地。

皇帝在意的是關內,蜀地(成都),中原,河東,淮南道,浙東浙西。

皇帝也不相信薛王之子,真的能夠掌控廣州,他的手諭,讓韋扶風支持薛王之子任職,出於懷柔的安撫韋扶風,認可韋扶風占據嶺南。

薛王之子自作聰明的愚蠢做為,分明在為另一個逆賊作嫁。

昭宗思慮良久,眼神流露了狠色,道:「傳旨,川南節度使兼任成都府留守,兼任隴右節度使。」

「傳旨,西川節度使韋昭度曾伴隨先帝左右,鞠躬盡瘁,賜封蜀王,兼任川南節度副使,近日領兵三千去往渝州赴任,不得延誤。」

「傳旨,李茂貞上書言辭失禮,罷去隴右節度使官職,以儆效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離婚後我的人生開掛了 循循善誘 服軟 絕命詛咒 時光的記憶,默默的日記 山裡漢子呆萌妻 十方葬地 開局嫁給錦衣衛 大唐便利店 一胎二寶:戰神娘親颯爆全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