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廢史立牧?不!(二)(1 / 2)

加入書籤

事實上,歷史上靈帝對於『廢史立牧』,就表現地十分謹慎。

第一批被他任命為州牧的隻有三人,除了提出這項建議的劉焉被如願以償地任命為益州牧,還有幽州牧劉虞,與豫州牧黃琬。

劉虞對漢室忠心耿耿,在歷史上曾嚴詞拒絕韓馥、袁紹擁護他稱帝,可謂忠貞之臣。

而黃琬乃司徒黃瓊之孫,是被黨錮一事禁錮二十年的黨人,但此人亦忠於漢室,於董卓禍亂時聯合王允同謀董卓,最終因李傕、郭汜攻破長安而被害。

可見,當時靈帝在選擇州牧一事的人選上,是非常慎重的,唯一看錯的就隻有劉焉。

但正所謂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當前的劉焉尚未暴露其野心,再加上又是漢室宗親,靈帝看錯了劉焉也無可厚非。

至於後來董卓把持朝廷,各地諸侯紛紛自表州牧,那隻能說是靈帝始料未及,他怎麼會想到,在他死後,大將軍何進一番操作,害死自己不夠,還害得他漢室從此淪喪呢?

而反過來說,正是因為靈帝開了恢復州牧的先河,歷史上後來才會出現層次不窮的州牧。

因此州牧一事,劉辯一定要扼殺在源頭。

但問題是,不設州牧,又如何有效平定各州叛亂呢?依靠刺史?

事實上,各州刺史不是不能代替州牧,隻是談不上『效率』。

因為刺史本身對各州是沒有管轄權的,隻有監督權,別看丁原之前任並州刺史時,一度聯合並州各郡討伐義屠各胡,那是因為他得到了朝廷臨時賦予的權利。

換而言之,刺史想要臨時接管州郡的軍事,就必須先得到朝廷的允許,這一來一回最起碼幾個月,等到朝廷授予權力,估計這州也被叛亂軍禍害地差不多了——這也是劉焉提出設立州牧的理由之一,以便最迅速地,聯合整個州的力量去平定叛亂。

這一點劉辯也是認可的,他對靈帝說道:「兒臣以為,可以授予刺史『臨時軍權』,倘若某一州發生叛亂,則該州刺史自動獲得州下各郡的兵權,立即出兵討賊,平日,則依然無權管轄各郡。」

靈帝聽罷,不置褒貶,旋即平靜地反問劉辯道:「若有刺史養寇自重,該當如何?」

劉辯一愣,回答道:「若刺史養寇自重,州內郡守自會舉報。」

「若刺史與郡守沆瀣一氣,又如何?」靈帝又問道。

劉辯思忖了一下後說道:「可由朝廷派禦史或監軍督查。」

靈帝笑了笑,又問道:「若刺史賄賂禦史、監軍又如何?」

這樣問下去還有完?

劉辯臉上露出幾許無語,正色說道:「兒臣相信,總有清廉正直的禦史。」

靈帝看出兒子被問得有點不耐煩了,在下了一子後,換了個方向又問道:「臨時賦予刺史領兵之權,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如何討賊?」

此時劉辯已猜到靈帝這是在考驗他,於是按捺著不耐煩回答道:「可賦予刺史一些兵權,不必多,三五千人足以,若發生叛軍,刺史便可以這支軍為骨乾,各郡郡軍為羽翼,出征討賊。為增強刺史之軍與各郡郡軍的協同,可允許刺史手下兵曹從事,平日裡代替刺史與各郡郡兵聯合操練。」

靈帝饒有興致地聽著劉辯的建議,忽而又問了一個刁鑽的問題:「平日演練時,若有郡尉不服從兵曹從事的安排,又該如何?刺史是否有權處置?」

「呃……」劉辯也被問住了。

說有吧,在他的設想下,刺史平時不應該具有管轄各郡軍軍政的權利,若允許刺史這麼做,那就等同默許刺史乾預各郡軍政,權利直追州牧;若沒有吧,那就等於變相支持各郡與刺史對著乾。

思忖良久,他堅定說道:「沒有!刺史無權處置不服從的郡縣,但刺史可以上報朝廷,由朝廷出麵問責。……雖如此一來一去花費許久,但考慮到是在和平時期,繁雜一些也太大無妨礙。不過一旦州內出現亂象,各郡縣就必須無條件服從刺史。」

靈帝微微一笑,看得出來對劉辯的回答比較滿意,但旋即他又故意挑刺道:「若刺史派人偽裝亂象,假公濟私,擅自處罰各郡縣呢?」

劉辯輕吸一口氣,正色說道:「自當嚴懲不貸!」

不得不說,哪怕明知靈帝是在考驗他,劉辯也被靈帝這些刁鑽的問題給問得心中焦躁,最終忍不住說道:「父皇,這世上豈有十全十美的政令?查漏補缺,才是常態。」

靈帝一怔,在仔細琢磨了片刻後,看向劉辯的目光中浮現幾絲贊賞,旋即好奇問道:「這些是盧植教你的?」

劉辯擔心靈帝詢問盧植,謹慎地說道:「一些是,另一些不是。……另一些是我老師史道人與友人交談時提及的,偶然被我聽到。」

靈帝大為意外:「史道人與其友人,亦懂治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白天被逃婚晚上被奶凶指揮官求抱抱 大秦之我是秦二世 全民爭霸:我能無限製合成 團寵七零:三歲福寶有神力 開局成了小乞丐 滿級錦鯉穿書八零養五寶 藏嬌 江湖有疾 無限之鬼雄項羽 又是被少奶奶蘇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