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燕國有女(一)二女心思(1 / 2)

加入書籤

邘邑子弟中除了計僑、西門慶二人,其餘子弟倒是多數能服從安排。當然,其中也有不乏激進的年輕人,當庭向於正提出建議,希望他能帶兵回援邘邑,學習許國的國君薑新臣,從鄭人手中光復邘國。

邘鄭自然是血仇,於正好歹也是出自於氏宗族的,內心肯定也是有此想法的。然而此時的大背景是,楚人伐鄭,身為霸主的齊國是站在鄭人這一邊的,打得還是「尊王攘夷」的旗號,給出的定義是「蠻夷侵略中原」。

在這個背景下,若是自己趁此發難,不說黑山軍能不能真正打得過強鄭,你讓霸主的齊國會如何看,又會如何行動。

這些外交上的考量還需細細琢磨,因而沒有給出肯定的答復。

一個多月後,邘邑又派了使者來,此次因為使團人少,輕車簡行,倒是來得很快。

使者通報了國君的決定,正式將於正在族譜上列為小宗,算是將他從邘國繼承者的順位上劃去了。主辱臣死,黑山士大夫聞言紛紛非常氣憤,國君的年紀正值鼎盛,他們本也無多少爭位的心思。但是如今國君這一番舉動,防賊一般的做法,卻是實實在在的羞辱。

特別是跟著於正從邘邑出來的西門吉、計察、義寧等人,更是氣憤不已,言道要回邘邑麵君,為自己主君分說一二。

其他衛人提拔的「士」們也跟著嚷嚷道:「什麼狗屁邘國,如今不過一邑之地,還沒我們黑山好呢,邘國人就是小氣,還把這破落玩意當個寶一樣,咱還不稀罕呢。以後大宗是大宗,小宗是小宗,別再來我們黑山打秋風了。」

邘邑的使者連連給眾人陪著笑臉,安撫眾人情緒,復又說道,國君也不是完全那麼偏向,還是惦記著嫡次子的公子正的。這不,考慮到公子正已經加冠,年紀到了,卻是給他說了一門姻親。

果然,做父母的就是愛乾涉兒女的婚姻大事。

還不待於正有所表示,手下們卻是紛紛著急問道:「說得是哪家的女子?我家主君素有賢明,可不能隨便找個人來婚配。」

看樣子手下們卻是比於正還要心急,在他們看來,如今黑山上石城邑和康邑的基業已日漸穩固,也確實是該給主君找個夫人,家中多個主母了。

如此,主家家業才會興旺,主家的事業才能千秋萬代傳承,他們的子孫也能千秋萬代服侍主家,與其同休。

使者笑著答道:「此次的聯姻對象乃是燕國的宗女。」

燕國,更準確的說是南燕國。南燕國與召公後代的北燕國不同,北燕國乃是姬姓,其地在遼東,原稱郾國、匽國。

而南燕國是姞姓,黃帝之後裔封國。始封國君為伯鯈,乃軒轅黃帝之後吉光的後裔。南燕國發祥地在浚水河畔(今河南延津東北45裡處),此時的位置大致處於黃河南岸,鄭國和衛國兩國之間。

姞姓的南燕國雖然爵位為「伯」爵,但在鄭、衛兩國的侵攻下,國土麵積大減,此時卻隻是個隻有兩三座城邑的小國。

更因其尷尬的地理位置,使得它一直在鄭衛之間搖擺,時而親衛、時而親鄭。

比如周惠王二年(公元前675年),周王室爭立,爆發了王子頹之亂,衛與南燕國支持王子姬頹,而鄭國則支持剛即位的周惠王姬閬。於是雙方大戰一場,結果衛與南燕聯軍戰敗,鄭莊公甚至還俘虜了南燕的國君燕伯仲文。

鄭國因為此次扶助周惠王復辟之功,被周天子正式賜予了虎牢以東之地,也就是本來的邘國之地。在周天子的出賣下,邘國又受背刺,好端端地割讓了大片領地,從此邘國徹底淪為了邘邑,淪為了微不足道的附屬小國。

南燕國雖也淪落了,但是因為姓氏的原因,卻成為了小諸侯國們爭相聯姻的對象。南燕國為求自保,也是積極地將國內的公女、宗女們拿去聯姻。一旦燕國的女人們為諸侯誕下的公子能繼承君位,那多少對外家會有些扶持,這已算是子宮保國了。

《周禮》規定同姓不婚,「男女同姓,其生不藩」。甚至「娶妻避其同姓,畏災亂也」的說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恆帝 隨身一個神奇空間 庶門風華:皇室小悍妻 毒醫王妃稱霸全京城 這隻人魚嬌且撩 記憶獵手 二見傾心否 長白樹 腹黑將軍的小俏妻 龍神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