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七十九章(1 / 2)

加入書籤

大吃一鯨的珍珠豬仔,最終沒有被擺上書桌案頭。

胤禛無法接受造型怪異的擺件出現在書房內,顯而易見會對他的辦公效率造成負麵影響。

瞧著瞧著,他就要思考人生的意義。

思考究竟武拂衣上輩子做了什麼,難道是拯救世界了,才讓他這輩子要犧牲自我與這樣一號人物相遇?

武拂衣卻是絕不承認珍珠豬仔是在搞嘲諷的藝術,再三否認它有人物原型。

問,就是真誠的禮物。

禮物用第一批親手養殖的珍珠製作,她從取珍珠到設計稿都是親力親為。若非手藝不佳,最後一步打孔、串珠、拚豬也不想假借他人之手。

而且禮物的寓意非常好。

豬,是武氏的生肖,吃驚的豬代表勤學好問的狀態。

好學才會鑽研新事物,繼而為新奇事物感到驚訝,可不就非常適合放在書房。

誠意滿滿的禮物,誰忍心將它束之高閣?必是要時時打理,避免它積灰蒙塵。

胤禛聽後,不能說這番是鬼話連篇,簡直就是顛倒黑白。

反正不想在書房見到豬仔擺件,不論此物是否價值不菲,總覺得對他是一種無言的嘲笑。

珍珠豬仔的去處,終是被放到了臥室床側的置物架上。

胤禛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想的,正月末返回北郊莊子,鬼使神差地把這玩意給一同捎了去。

繼續放床側。他找了個理由,就當是辟邪物品。此物足夠離譜,實屬鬼見愁係列,讓他能百鬼不侵。

除了珍珠豬仔未曾收獲正麵好評,另外幾套送出的珍珠年禮卻都被誇做得很好。

康熙忙著搞閱卷,一開始沒太在意年禮裡的珍珠。

供給皇帝的珍珠是極品中的極品,其他人不得逾製使用,老四送的珍珠再好也超越不了。

但,得知那些皮光絢亮的淡水珍珠是養殖產物後,反而投入了一份關注。

大清有養殖珍珠,僅在江南之地且數量不多,在京城內是首次培育成功極品珠子。聽說珍珠的形成對水質與溫度很有要求,也不知老四是怎麼弄出來的。

沒讓老四上折子,而說了一句等搞完弘字輩的入學事宜,就去北郊莊子上親眼看一看。

康熙尚未過北郊莊子。那地方荒僻,當牛痘實驗結束後,附近的一塊地被劃作為牛痘研究所。

四周其他荒涼地皮被老四給買了下來,沒有建設奢華園林,就暫時閒置著,說是日後可能建別的研究院。

如今,北郊依舊荒僻,用詞好聽點是充滿野趣。

康熙派出佟家的慶復給北郊莊子做侍衛。

三年來,慶復升職速度遠不如隆科多,但敢說他的見識遠超兄長。跟著雍郡王,連大海漂流記都玩過。

康熙聽慶復匯報過北郊莊子的情況,珍珠養殖池在特意搭建的超大暖房中。

那地方建得很質樸。盡管鑲嵌了不少玻璃窗通風采光,可壓根沒有內裝潢,像是超大土房裡挖了一個超大池子。

強盜小偷來了,要不是瞧見那幾扇玻璃窗值錢,恐怕會立刻調頭離開,因為根本不相信裡頭有值錢玩意。

陋室出珍珠,這種強烈反差引起人的好奇。

康熙也想去瞧一瞧,北郊莊子還有拆種房,他也出的三口自鳴鍾究竟成了什麼模樣。自鳴鍾是有了哪種奇遇,在它的基礎上演變出了懷表那般精巧的器物。

當下,加快批閱卷子的速度。

這一次突擊扌莫底考的結果基本在預料之中,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做父親的要求嚴格,孩子所掌握的知識就越多。考核內容不隻是傳統四書五經,也摻雜了部分數理題。

令康熙心情好些,數理題的答題率比想象中要高。

說明那些大臣關注了皇上在教育方向上的理念變動,跟得上形勢,給孩子們加了數理課。

其中,當屬老四家的弘暉成績最為優異,他的解題思路清晰,連三道附加題也做出來了。

雖然隻有七歲,但數理方麵的知識儲備紮實,不隻遠超一眾同輩考生,甚至能比過叔叔伯伯。

三道附加題,正是去年康熙對兒子們與青年一輩官宦子弟的考題變種。當時能準確作答的人,用一隻手都能數得出來,而此次僅有弘暉一個孩子答對。

這不好說是不是老四給押題了。

即便是準確押題,弘暉也不可能是死記硬背。

因為題乾發生了極大變化,他必是掌握了計算物體麵積的數理方法才能做題。

三歲看老。

這話,康熙信也不信。從前他覺得太子會聰明伶俐一輩子,但如今看來環境會改變一個人。

胤礽小時候很聰慧,用弘暉與他比較也算不相上下。

如今,胤礽卻連兒子都沒教好。

此次一共有七個皇孫參加考試。太子家的弘皙是皇長孫,他的成績卻不出彩,連前三都沒排到。

弘皙九歲,比堂弟們學習的年歲要長。

自幼生在毓慶宮,四歲就入上書房,比其他同輩中人有多得多的機會接觸名師。可他的文理學識比不過堂弟們,竟然連一筆字也不如老四家的弘昐。

康熙不是隻用一次考核成績評判孫子們。

沒閱覽過其他孫輩的日常功課,但關注過弘皙的作業。知道此番考試不是長孫失常發揮,就是正常水平。

這個結果是怎麼造成的?

兩種解釋,要不就是弘皙天賦平平,要不就是他讀書不夠用心。

若是前一種,尚未發現弘皙下定勤能補拙的決心;

若是後一種,不得不說就是太子沒怎麼關心兒子的教育。

不論哪種情況,康熙很難對太子與弘皙滿意,尤其與老四家的兩個孩子做對比。

偏偏不能透露這種不滿,還要誇贊弘皙當屬於孫輩最佳。

言不由衷,即便是皇帝也憋屈,康熙卻不得不為之。

太子近年的表現著實與大度毫無關聯,實在不敢賭弘皙在太子的教育下能夠有容人之量。

還是讓老四家的孩子低調發展。一方麵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另一方麵也不希望贊譽讓他們迷失了方向。

二月初,扌莫底考結果公布了,但此次沒有公開各人的答題內容。

康熙表揚了弘皙,公開表態希望他作為皇長孫能帶著同輩中人一起進步學習。

小輩們的上學時間定在驚蟄之後,還有五天的準備。

皇孫們各自挑選兩名伴讀,此外另有一批被點名必須來上課的學生。總計約為五十五人,不按年齡,而按目前的學習進度分為兩個班級授課。

初步決定,開始一個月采取住讀方式。以後會不會走讀再議,具體的課程安排等到上課之前一天公布。

再議的原因,康熙不會透露是他還沒考慮好。

要去北郊莊子問問老四有沒有建議。既然弘暉與弘昐能出類拔萃,或許老四有特殊的教育方式。

**

**

二月初三,龍抬頭的後一天,北郊莊子的安保措施比以往更加森嚴。

胤禛在半個月前就為此做了準備。

武拂衣捎話給他,皇上將在二月來北郊莊子視察珍珠養殖,要把答疑方案預備好。

諸如如何想到養殖珍珠、做這件事的靈感來源、將來有何計劃等等,都可能是皇上會問的問題。

雍郡王需給出合適的回答。

武拂衣不可能對康熙講實話,叫胤禟搞來河蚌之初是想著四阿哥府的生計問題。

後來,她先搞出了玻璃窗。雖然這個暴利產業給皇上壟斷,幾乎所得利潤都投入牛痘接種與醫藥研究中,但她也得了康熙從中撥出一小筆分紅賞賜。

別小看稍許分紅,雍郡王每年本就有例銀俸祿,外加分紅,如不奢侈度日是夠用了。

養殖珍珠的周期較長,以年為計數。由於時代的限製,京師之地對於珍珠養殖不夠友好。

對環境有要求,基礎是水質與溫度的控製。太冷太熱都不行,而以目前的技術在北方養殖的挑戰就是如何越冬不被凍死。

武拂衣等第一批珍珠成功出蚌,足足用了三年時間。在莊子上弄出一個超大暖房,挖池子控製溫度,還要把控水質的酸鹼度與礦物成分等等。

這事不好搞,需要投入過量精力。而今也不指著它為郡王府添一筆私產,還不如賣自鳴鍾、懷來錢快。

索性做一個順水推舟的人情,給胤禟指了一條路,他要是有興趣可以搞一搞珍珠養殖與奢侈品出口。

不是白送胤禟一條產業鏈,其實是要去著手解決一個問題。

去年下江南,發現富庶之地多有遊民。

人口增多,但是能耕種的土地有限。多餘的勞動力進城務工,比如選擇成為碼頭工人、街頭賣藝、絲棉行業的織工等等,就被叫做遊民。

區別於農民,這類進城務工者的流動性較大。而與有產業的商人對比,打工人的收入又不穩定。在安土重遷的時代,這群人並不受到社會的認同,被視作不正當的職業。

早些年,湯斌在世江蘇巡撫,他搞過「毀淫祀」。

大致說來就是不允許任何奢靡的行業。禁止打牌、酒樓賣藝,甚至不許婦女去寺廟,商人更加不許在逢年過節舉辦迎神賽會,杜絕遊民的產生。1

湯斌認為工商業會帶來奢靡風氣,而一味鼓勵農事。

這些政令卻與經濟發展規律相違背,隻能管得了一時,持續不了太久。

不能在城裡打工,回到農村又沒有足夠多的土地去種植,人閒下來吃乾飯沒錢賺,反而更容易遊手好閒。

雖然湯斌已經去世,江南地帶對於手工業者的約束不比當年,但朝廷仍是沒把這群人所做的事情視作正當職業。

不給正名,不代表這類遊人不存在。

隨著商業與手工業的發展,這個涵蓋多種龐雜職業的群體會越發擴大。

武拂衣認為比起任其在社會邊緣發展,不如正視經濟發展規律。純農耕時代已經過去,商業與製造業早晚要發展起來。

朝廷不主動去關注這一群人,約等於放任不安定因素發展。

打著反清復明旗號的群體多流動於南方,這不就是主動給人遞刀子。一旦兵禍起,遭罪的還是底層百姓。

不如嘗試改變,珍珠養殖是一個切入點。

不是所有人都有地種,可以給他們提供一門生計,搞養珍珠然後高價販賣出去。

未免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在珍珠經營利潤分配之初,給養殖戶能夠多勞多得的酬勞。

不恰當地說,可以類比公私合營。

公,朝廷派出代表官員。私,胤禟去牽頭完善這一產業鏈。

對此,胤禛表示可行。他做事務實,不在乎那些虛名。

所謂手工業與商業會帶來奢靡之風,是懶政的借口。不該把人統統趕回家,而是該正確引導幫助重新穩定社會秩序。

何況,已知西洋船隊成群結隊往海上開,很多事單方麵禁止不了。

朝廷能把江南城裡的百姓趕回農村,難道還能把海船上的西洋人都趕回歐羅巴,讓他們不能再來通商?

如果沒出過海,胤禛還能自欺欺人認為可行。

出過海就知道遠洋行船有多不容易。大清沒一支像樣的水師軍隊,怎麼驅逐歐羅巴人的船隊?

更不提事實上是西洋人來過大清,大清對去西洋的航線也僅僅是有所耳聞,尚未有誰真的實踐過。

既然發展貿易成為了時代的必然,科學技術與理論體係已經成形出現,那就別想著躲一躲就好,而是要正麵迎著上。

胤禛發現以珍珠養殖入手著實不錯。前期能為如何安頓與規範遊民做出示範,後期銷售過程又是打通與外國的商路。

於是,他開始廣閱典籍,搞出一份麵麵俱到的答疑方案。

向康熙介紹珍珠養殖,並且回答皇上可能提出的各種問題,要搞一些引經據典的鋪墊。

養殖珍珠成功的真相,是武拂衣憑著經驗搞出來的。

真相卻不能對康熙說。

胤禛要找到歷朝歷代關於養殖珍珠的資料,編造出一段『雍郡王博覽群書,苦心鑽研三年養珠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重回2008:從元宇宙開局 持劍行 [清穿+紅樓]賈赦很方 用破馬甲拯救失足少男[咒回] 清穿之四爺每天都在自我攻略 誅仙之師姐砍人從不手軟 誅仙之焱出青雲 都市之雷霆裁決 第二十二區 事先聲明我是正經網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