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第 165 章(2 / 2)

加入書籤

若是旁人聽了「不知路上如何」許是會膽怯,生怕會遇到意外。

宋氏聽了後卻眼睛中光芒更甚。

若真遇到了「意外」,她說不得就能留在蒙古,可以一直陪著小格格了!

「多謝四爺相幫。」宋氏跪了下來不住磕頭:「奴才懇請四爺準許奴才護送小格格去蒙古!」

胤禛見狀喟嘆一聲,親自扶了她起來:「說起來我這個阿瑪沒怎麼陪伴過她,倒是你,陪伴她多年,給了她不盡的關懷。既然如此,你的願望,我自然是能幫則幫的。」

宋氏又哭又笑地不住點頭。

珞佳凝看夜色深了,安排她在王府住了一個晚上。

第二天等到珞佳凝起來的時候,宋氏卻已經離開王府許久了。聽說是她離開一個晚上沒能和小格格在一起,太過擔心小格格,算準了開城門的時間提早起床離開。

珞佳凝給瑾瑜置辦了厚厚的嫁妝。

沒幾日,瑾瑜跟在宋格格身邊來了雍親王府,給四阿哥四福晉請安,算是全了這些年的父女情意。

弘暉聽聞她要來,今日就沒去宮裡跟著先生讀書,而是留了下來見庶姐一麵。

現在瑾瑜已經是十幾歲的大姑娘了,亭亭玉立站在宋格格旁邊,倒是比宋格格還略高一點。

看到弘暉,瑾瑜明顯表現出來敵意,冷冰冰對他說:「弟弟這幾年不見,倒是愈發長進。不光個頭高了起來,就連脾氣都跟著大了。」

雖說弘暉小時候被瑾瑜坑著的時候還不記事,但是府邸裡的忠仆沒怎麼替換過。

他們都氣憤當年小阿哥被小格格坑騙做的那些事兒,時不時就和他說幾句。使得弘暉即便過去那麼多年了,也都知道當年發生了什麼。

弘暉很信任阿瑪和額娘身邊的這些忠仆,他們對他好,他也知道,因此他們說的那些話他知道是真的。

如今庶姐遠嫁在即,他也懶得和她計較了,隻淡淡笑著:「長姐對我的評價,我都記得。長姐不喜我這件事,我也明白。如今你既是要遠行,作為弟弟我也總得好生給你道個別。」

弘暉讓身邊小太監把準備好了的匣子拿過來,他親手遞到了瑾瑜的跟前。

瑾瑜不肯接,扭過頭望向旁邊。

弘暉就把匣子給了瑾瑜身邊的小丫鬟:「這套赤金首飾,是我用自己攢的銀子買的。送給姐姐算是我的一份心意。」

而後他看也不看瑾瑜一眼,自顧自來到了母親身邊站著。

瑾瑜朝著那個匣子看了過去,心中五味雜陳。她從來沒有對弘暉好過一丁半點,他還能想著她。

也不知道是他心太善,還是說她沒把他當弟弟,他卻把她當姐姐。

但是很快的,對這家人的仇視超過了對弟弟的一抹溫情。

瑾瑜揚起下巴,傲氣十足:「不過是些首飾而已。等我嫁到了蒙古做做正妻,要什麼沒有?誰稀罕這個。」

說著她用力一推那匣子,東西散落,叮叮當當掉了一地。

宋格格臉色大變,忙跪下磕頭:「對不住世子爺,她不是故意的,求世子爺網開一麵饒了她吧!」

瑾瑜看到宋格格這樣低聲下氣,氣得直跺腳:「你乾什麼這樣?你是長輩,他是後輩!憑什麼你對他下跪!」

宋格格是把她養大的人,如今宋格格這樣擺足了低姿態,她覺得好似自己跪下了似的十分沒臉。

弘暉早已立為雍親王府世子,隻是胤禛和珞佳凝都很低調,他本身也不張揚,所以即便是接了皇上聖旨也沒大辦宴席。

在他的身份跟前,宋格格擔心瑾瑜也不無道理。

弘暉大跨著步子上前扶起宋格格:「姨娘不必如此行大禮。本也不是你的錯,她又是我姐姐,我不會計較的。」

語畢,弘暉讓身邊太監小莫子把散落的首飾拾了起來,交到宋格格手中。

宋格格局促不安地站在一旁。

珞佳凝笑道:「小孩子一時不小心也是有的。你不必緊張,坐吧。」說著讓人給宋格格拿了錦杌過來。

宋格格推卻不過隻能坐了個椅子邊兒。

胤禛想要對瑾瑜發脾氣,被珞佳凝抬手攔了,示意他今日不必如此。

於是,一屋子主子都坐著,唯獨瑾瑜自己孤孤零零站著,說了許久的話。

因為剛才瑾瑜的一切舉動都讓人反感,胤禛借著機會好生說了一番訓斥的話語。

瑾瑜不服氣地站著,眼神冰冷望著窗外。

中午吃過晚膳後,宋格格帶著瑾瑜離開。隻是這一次二人沒有回到那個莊子上,而是去往雍親王在京城的另一個別院住下。

畢竟過不多久瑾瑜就要以郡主身份出嫁,要從京城離開,住在別院比較合適。

等到她們離開後,胤禛氣得砸了一方硯台,指著外頭怒道:「她怎的就這樣不識大體!」

其實這些年有很多次,他和四福晉都想著,倘若瑾瑜改好了一點的話,就把她和宋格格接回京城。

雍親王和王妃名下產業眾多,即便不想同住一個屋簷下,給她個別院住著還是不錯的。

而且宋格格性子柔順,有她苦口婆心去教導的話,說不定就能把瑾瑜的性子給掰回來。

誰知完全沒用,無論宋氏怎麼教導,瑾瑜的脾氣還是一樣的壞,也不知道是不是李氏所生的孩子就這樣的脾氣了。

珞佳凝寬慰道:「四爺不必和她動氣。好生送她出閣,全了父女情意就好。」

珞佳凝是不耐煩多管瑾瑜的。

雖說父母做錯的事情罪不及子女,可她卻記得瑾瑜小小年紀就坑害弘暉的事兒。

但凡動了她的兒子,她就不會放過對方。瑾瑜是四爺的女兒,所以她沒和瑾瑜多計較,但讓她對瑾瑜好卻是不可能了。

四福晉今兒也是窩了一肚子的火,見這邊沒什麼事兒了,索性去廚房一趟,讓人做些好吃的。

高無庸跟在四爺身邊去了書房,在路上,他有些憂心地輕聲問:「王爺,小格格去了蒙古後,會不會在蒙古部族說起來京城的壞話,搞得兩邊不和啊?」

畢竟瑾瑜的心並不是向著這邊的。

「無妨。」胤禛對此倒是不甚在意:「皇上早知她脾性,心中自有計較,讓她嫁去的也並非是大部族首領。」

高無庸了然。

康熙帝厭惡李氏,自然對李氏所生的孩子也沒抱有太大的期望,自然不可能把所有籌碼都壓在瑾瑜身上。

那個部族,皇上他老人家自有計較。

弘暉回到了院子後,才發現太監小莫子沒跟過來。他站在屋中等了會兒,小莫子姍姍來遲,雙手抄在袖子裡,袖中鼓鼓的。

「做什麼去了?」弘暉問他:「等著你幫忙磨墨呢。」

這小太監是從小伺候他的一個,為人機靈懂事,深得他心意。

小莫子進屋後,左右看看沒旁人了,方才把手從袖子裡拿出來,指尖赫然捏著一根銀簪子。

弘暉看得稀奇:「這東西哪兒來的?」

「剛才小格格的匣子打翻的時候,裡頭掉出來的。」小莫子覺得疑惑:「奴才記得當時買的首飾裡頭,沒有這個銀的。生怕赤金裡頭混了個銀的惹了小格格不快,忙踢到了旁邊櫃子底下,免得小格格看到。剛才人都散了,奴才就把東西拿了出來。」

「這東西雖然是銀質的不值多少銀兩,可它做工頗為細致。怕不是綠梅的吧?」弘暉思量著說:「要不你把東西拿去額娘那邊給綠梅看看,說不定就是她的。」

因為他一個少年郎不懂得女兒家的心思,弘暉去給瑾瑜買首飾的時候,就叫了四福晉身邊的大丫鬟綠梅跟著幫忙。

現在匣子裡混進了這麼個簪子,他便想著可能是綠梅所有。

小莫子趕忙應聲去了。

「不是我的。」綠梅仔細瞧了瞧這根發簪,回憶著說:「好似是當時一起在店裡的那位姑娘的。當時她們就在我們旁邊,許是她的不小心掉落桌上,掌櫃的還以為是我們私有物,順手給我們塞了進來。」

那時候,兩家人同坐一個桌上。

綠梅在幫忙挑選首飾,而那位姑娘則是拔了自己的釵環放在桌上試著新首飾。不一會兒那姑娘就走了,綠梅也沒去留意桌上有沒有她遺落的東西。

若店家看到桌上有個簪子,很容易以為是綠梅她們遺落的,自然會順手幫忙收進客人的匣子中。

匣子拿到手一直在弘暉屋裡擱著。他和小莫子雖然打開來看過幾眼,卻沒仔細翻看,也沒留意到這個銀簪。

小莫子便問:「姐姐可還記得那位姑娘姓甚?」

綠梅很是艱難地回想了一番,好不容易記起來:「當時掌櫃的好似喚了她幾句。沒記錯的話,她應當姓西林覺羅,是一位鄂爾泰大人家的。」

小莫子有點懵。

權貴之中沒有叫做鄂爾泰的大人,想來這一位的官職不算太高。

他忙回去,急急把這個事兒稟與世子爺。

弘暉覺得自己一個男人總不好拿著旁人家女兒的發簪,便將這東西給了自家娘親,又把事情原委原原本本告訴了四福晉。

珞佳凝聽了這個名字後倒是起了好奇心。

鄂爾泰?

她差點忘了這個人。

往後此人會是雍正帝身邊的左膀右臂,隻是初時身份不太顯赫罷了。雍正帝極其信任他,乃是朝中重臣。

想必這家人人品是很不錯的。

沒想到弘暉居然機緣巧合和這家人扯上了關係。

珞佳凝多問了幾句後,見兒子答不出來什麼,她便道:「這簪子先放在我這兒吧。回頭我幫你打聽打聽這家人,把東西替你還給他們。」

弘暉笑著說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清穿之作精公主的團寵生活 穿進三個男主的修羅場 星光與你皆可及 真千金她是花滑女王[重生] 娘子,龍袍請穿好,我要讀書的! 靈異係統第一奸商[無限] 外室嬌 守護甜心是七彩辣妹 重生在返城前 渣了反派蛇蛇後我揣蛋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