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一次演出!(求訂閱(1 / 2)

加入書籤

當這三十倍的樂團爆發出全部力量之時,似乎所有人都明白了,什麼叫做音樂史上最強大的震撼。

這不是一種簡單的音量疊加。

量變是產生了質變的。

經過長時間的打磨,現場質量的強度,簡直令人難以用語言來表達。

隨著樂章的不斷過渡,當來到第四樂章之時,合唱也即將開始。

如果是普通的演奏中,有一部分演唱是個人的。

而放到如此大環境下,也變成了多人運動。

隻是人數相對來說較少,所能達成的音量剛剛好。

在長達92個小節的一個「引子」中,E音與A音的反復交替,正在以另一種視角去闡釋第一樂章的初始動機。

旋即,便是歡樂頌主題的第一段預示與第二段預示的段落。

預示過後,歡樂頌的主題,終於第一次完整呈現。

低沉的低音弦樂以很輕柔的感覺演奏歡樂頌的主題。

嗡鳴之聲回盪著。

那演奏家們細膩的強弱對比,在放大了音量中,展示出一種獨屬於「人類」的細膩美感。

這種強弱變化所帶來的震撼,是任何電子類音樂都無法達成的。

歡樂頌的主題開始變奏。

旋律從大提琴與低音提琴,開始轉移到了中提琴聲部。

聽起來,便是一個高八度的變奏。

強弱處理依然美妙,而這高了八度的變奏,給人的感覺,就仿佛是黑暗的底色變得明亮了不少一般。

而大管與低音提琴的復調對位,則是讓整個質感的轉變變得細微細膩,絕不突兀。

仿佛是一種符合自然規律的發展,延伸,與變化。

當變奏二響起的時候,旋律順理成章的轉移到了小提琴聲部。

小提琴獨特的歌唱性,與其高音的特性,讓整個樂曲的色彩似乎變得更加明亮了起來。

而低音的構建並沒有消失,整副畫卷的底色依然如此的沉穩。

當變奏3來臨的時候,全樂隊正式的,第一次全部加入了演奏。

歡樂頌帶來的震撼與偉大,第一次顯示出了它完全的身姿。

而在隨後擴展與連接段後,這樣一閃即逝給與人們的季動似乎開始轉變了屬性。

這種心情一起一落,以及並沒有被滿足的強烈期待感,很容易令人心潮澎湃。

終於,又是一個反復的「引子」。

讓男低音的宣敘調開始唱響。

「O Freu diese tone!

【朋友啊,不要這些調子!】

一句德語的男低音宣敘調。

緊隨其後的,卻是英語的男低音宣敘調。

「rather let us agreeably sing!」

【還是讓我們提高我們的歌聲!】

在這之後。

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

越來越多的小語係,仿佛沒有任何交流障礙一般,如對話一般響起。

宣敘調本身的旋律性就很低,放在很多歌劇中,宣敘調起到的大多數是劇情台詞的作用。

本身的旋律性,確實沒有詠嘆調高。

但卻很具有對話的屬性。

這不同語言的你一言我一語中,仿佛意味著不同語係的人們,似乎坐在一起展開了交流一般。

「使之成為愉快而歡樂的合唱!」

「歡樂!歡樂!」

「歡樂!天國的火花!」

「極樂世界的仙姬!」

「我們如醉癡狂!」

「走入您的聖地!」

每一種語言都連接的極快。

仿佛沒有任何的隔閡。

所有的銜接都極致圓潤。

如果你恰好不懂這些語言的話,聽起來似乎沒有半分的異樣與違和感。

「習俗使人各奔東西,憑您的魔力相攜手!」

「在你溫存的羽翼之下,四海之內皆兄弟!」

很快,合唱部分又開始變奏。

此時,變成了四聲部的領唱。

復調式變奏的歡樂頌主題,被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唱出。

彼此使用著不同音域,不同性別,不同語言的聲音,開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歡樂頌的畫卷也自此開始真正的展開。

復調的交錯,以及不同語言,不同性別音色,不同音域之間的互動,仿佛各自在暗示著世界上完全不同,形形色色的人。

世界很多元。

多元與不同,有時候,自然也意味著會產生沖突。

正如音符本身一樣。

音總是完全不同的。

可多元,有時候在通力合作之下,會綻放出單邊無法理解的偉大力量。

正如樂曲的形成,是由不同的音所組成的一樣。

這些音,有和諧,有不和諧,有協調,有反差,當有了這些,才有了美妙的樂曲。

縱使文化風俗完全不同,但人的本質依然是人。

文化是可以交流的,習俗是可以相互尊重的,世界各國人民是可以相互理解的。

隻有攜手,才能如李少傑這次演出一般,給人巨大而強烈的震撼。

傳說中,古時,勤勞智慧的古巴比倫人,想要建造一座通天之塔,看一看天上的樣子。

勤勞且智慧,和諧且融洽的古巴比倫人,攜手造出了偉大的智慧結晶。

但在巴比倫塔即將通天之時,觸怒了神明。

耶和華嫉妒於古巴比倫人的智慧與成功,便使用神力,將人類的語言變成無數種。

於是,人們彼此不再相通,人類之間也開始產生了隔閡。

猜疑與怨恨開始萌生,最終導致了自相殘殺。

巴比倫塔從此也隻是一個夢。

這巴比倫塔,或者說,巴別塔,其中的「巴別」二字,在希伯來語中,便是「變亂」的意思。

縱觀歷史,仿佛便是如此。

華夏之所以能有數千年的偉大文明,無論分裂成如何,無論受到何種災難,所有華夏子民都有著「大一統」的偉大願望,無論是誰當了皇帝,都承認自己是炎黃子孫,華夏是華夏大地。

縱使地域不同,東北,華北,西北,東南,華南,西南,幅員遼闊的華夏大地各地文化截然不同,風格習俗完全迥異,甚至如果說方言的話,都會有兩個地域的人大眼瞪小眼的情況。

但依然同為炎黃子孫。

歐洲之所以數千年都無法真正統一,即使有強悍的羅馬帝國等等,也依舊隻能是一盤散沙,就連現代的歐盟,都並不完全鐵板一塊。

其實道理很簡單。

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地同域,量同衡,幣同形!

思想意識百花齊放,但文化卻是同根同源,一脈相承。

早在先秦之時,始皇帝似乎就已經意識到,語言,習俗,文化,對一個民族的重要性。

近現代之時,偉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普通話開始普及。

當交流沒有任何隔閡之時,當是偉大復興之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我大秦熊孩子,八歲監國 熱血痞三國 我家後門能到明末 村醫小神農 重生年代:大佬他說我撩完就跑 我的巨星老婆 四合院:滿院禽獸都死遠點,滾 原神中的假麵騎士甲鬥王 她很好哄 鬥羅:從被千仞雪俘獲開始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