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落第的策論:武舉代替文舉(2 / 2)

加入書籤

他知道所謂武舉,其實也是文官主持的。

尤其是第三場策論,無論出題還是閱卷都是文官在做。

武舉鄉試是巡按禦史負責,會試則是翰林、給事中等負責。

真正精通軍事的文官,畢竟是少數。

如果碰上閱卷的文官糊塗,即便閻應元的策論切中要害,也可能落榜。

「你那場的策論是什麼題目?」朱由簡皺眉問道。

「原話臣也不記得了。大意是問,自遼東變亂以來,我朝武將麵對建奴軍隊,往往敗死或潰逃。何以堂堂天朝大將卻反不如區區奴夷頭目?試論述為將者當如何奮發振作,增進己能,方能效命沙場,不負朝廷重托。」閻應元語氣沉穩地敘述道。

朱由簡點點頭,這個策論倒是緊扣時事。隻是問題的側重點有失偏頗,要根本解決問題,也不是武將自身能做到的。

「那你是怎麼答的?」

「臣的回答,可能是有些離題了。」閻應元苦笑了一下,他頓了一下,才繼續說道:

「臣當時寫道,我朝武將不濟用,弊病之源不在武將本身,而在文興武廢,文流武滯。

「若要濟用,必須對科舉徹底變革,以武舉替代文舉。」

「以武舉代替文舉?」朱由簡眼睛一亮。

閻應元點點頭,繼續說道:

「臣以為現在的科舉隻考四書五經和策論,選拔出來的人固然不乏才子宿儒,但過於文弱。如此之人,遍布朝野,占據要津,一旦遇到事變戰亂,終究不濟實用。甚至因為書呆子氣,壞了大事。

「故此童生可以考四書五經,但秀才以上的鄉試、會試,應當考歷代兵法戰例,還有測試武技、騎馬射箭、火器。

「尤其是要測試練兵帶兵能力,優劣名次以接近實戰的演習對練結果為依據。」

朱由簡聽到這裡,若有所思道:「這麼辦,確實相當於把科舉變成了武舉,不過考核內容比現在的武舉要全麵得多。」

閻應元見朱由簡聽得入神,說得愈加興奮:

「不僅如此,而且還可以規定,凡是擔任朝廷大員和地方長官,必須從軍歷練過三年以上。隻習文事者不可任大官,不可主政地方,隻可充當幕僚或參謀。

「如此選拔出的官員,不僅實乾能力當勝於現在的文官,而且一旦遇到事變軍情,也能處置得當。朝廷也不必擔憂將才缺乏。」

閻應元說出這一串話時,雙目閃閃發光,拳頭緊握,青筋跳動。顯然他至今還認為自己的方案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良策。

旁邊包括高文彩在內的七個錦衣衛聽了目瞪口呆,震驚不已。

好家夥,這廝也真是敢說。

這豈止是離題?

這簡直是僭越。

這種話也敢寫在考場的策論裡。

這廝沒有被開除學籍,甚至問罪,都已經算是運氣好了。

這些話要是公開宣揚出去,文官們不要氣瘋了,把這廝當場撕碎才怪。

看來那個考官隻是沒有錄取閻應元,已經算得上氣量寬廣,網開一麵了。

那群跟著閻應元訓練的少年,此時卻一個個眼睛圓睜,臉上露出興奮之色。

顯然閻應元不止一次把自己的理念向他們說過。

他們也早就深以為然。

朱由簡沉吟不語。

閻應元策論裡說的話,確實大膽,甚至有些過激。

但仔細想來,卻正好契合自己的思路。

如果要實現社會軍事化,就不能再讓文官繼續把持朝野大權。

而對科舉內容進行根本性的變革,無異於是釜底抽薪的妙招。

不僅能真正培養選拔出軍事人才,而且也能改變權力結構。

他想到這裡,眸子裡閃閃發光,盯住閻應元的眼睛,用鼓勵的口口勿說道:

「閻愛卿的議論真是振聾發聵,你再詳細闡述一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詭秘之命運之輪 彼岸藍楹兩界隔 寄生修仙,我能通曉一切 諸天:從茅山出師開始 雲傾北冥夜煊 從亮劍開始當老師 鬥羅:黃金心髒 無限,從開端開始 我福運小農女,開局解鎖冰箱很合理吧 柯南之變裝在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