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鮮國英雄鄭鳳壽(1 / 2)

加入書籤

朱由檢頗有感觸:

「這麼說來,倒也真不能全怪以前到鮮國的使臣了。將心比心,若是我等初來乍到,不知道鮮國伎倆,隻以為對方所說全出於至誠,多半也會上當。隻可嘆鮮國百姓被其君臣愚弄,以為大明使者貪得無厭。」

毛文龍笑道:

「不過也正是為此,倒更襯托出薑欽差清廉可貴了。鮮國百姓對薑欽差可以說是感恩戴德。

「聽說他辭別之時,鮮國百姓傾城而出,所經之處,遮道膜拜,綿延數十裡。還紛紛作歌謠稱頌,還有上前拉住車轅,哭泣挽留者,盛況空前。

「甚至聽說還給薑欽差立了碑紀念。」

朱由檢也笑了起來:「要這麼說薑大人在鮮國官民之中,倒確實是已經很有威信聲望了。」

汪汝淳道:「這鮮國行賄受賄是天經地義之事。哪裡見過薑大人這樣清廉剛正至極的人物,也難怪他們如此震驚膜拜了。」

毛文龍一拍大腿:「所以俺說薑欽差直接擔當監護鮮國之事,可以減少許多阻撓。鮮國百姓還巴不得有這麼一位清正嚴明的大明欽差來治治貪瀆昏庸的兩班,鮮國的士林對薑欽差也都有好感。」

朱由檢眸子裡閃光:

「都督說的不錯。不過薑撫台也吩咐我,若是先到皮島,也須聯絡鮮國人物,了解當今鮮國朝堂派係和民間勢力,看看監護一事,如何下手。這樣等他到了皮島,也可更快推進。」

毛文龍沉吟道:

「平安監司,皮島接伴使都是國王李倧親信,和這些人不能商議。

「去年守龍骨山城兩月有餘的鄭鳳壽,在鮮國百姓和官員中,頗有人望。而且他年歲不小,在鮮國經歷得多,上下情形都了解。他曾在東江鎮的大雞島避難,如今回了龍骨山城,可以找他來皮島,公子與他談一下。」

朱由檢同意。

***

卻說金啟宗兩人出了都督府,找東江中軍陳繼盛,詢問:「今日都督身邊那少年公子模樣的,不知是何許人?」

陳繼盛早前就接士兵報告,知道了普濟號船隊為首一行人的身份。

以為兩個鮮國使者單純好奇,也不隱瞞,說道那是就要來皮島的巡撫薑曰廣幕僚,是薑撫台好友尚寶司卿方孔炤的公子。

金啟宗和成俊耇對視一眼。

陰沉著臉,離島而去,回王京去見國王了。

國王李倧在興政堂接見二人,領議政吳允謙、左議政金瑬、右議政李廷龜在場。

金啟宗稟告了在皮島會見情形。

李倧聽後焦躁,來回走動:

「毛文龍這等可惡!這如何是好?」

成俊耇說道:

「臣看情形,此事不是毛文龍生心,倒是那個新來的方公子竭力鼓吹。」

李倧皺眉:

「聽爾等所說,那方公子不過一乳臭未乾的豎子,怎敢如此放肆?」

金啟宗道:

「彼敢如此狂言,隻怕是天朝真有大臣重提監護我國之議。」

李倧聽了臉色發青。

吳允謙看了一下李倧的臉色,小心翼翼道:

「聽聞當年提議監護我國的徐光啟,如今是天朝禮部要員,官位比當年更尊,想來他陰慘之性未變,操縱授意,專與我國為難。」

金瑬點頭:

「多半是這方公子之父方孔炤和徐光啟交好,狼狽為奸,陰慘相投,才令其子來我國試探」

金啟宗道:

「為今之計莫如盡快派出辯誣使,再去天朝京城一番,或可挽回。」

說到這裡,金啟宗看了一眼李廷龜,說道:

「能擔當此任,挫敗方孔炤、徐光啟陰慘奸謀之人非月沙先生莫屬!」

成俊耇點頭:

「月沙先生屢次出使天朝,在天朝頗有信譽。

「庚申辯誣大獲圓滿,月沙先生是首功。當年光海君勾結建韃,出賣天朝大將劉綎之軍,本是實情,月沙一番遊說,卻讓天朝上下都相信光海君忠順天朝。若非申辯巧妙,手段入神,如何能做到?」

一旁的李廷龜聽他們這麼說,臉色微紅。

當年他受李琿之命出使天朝京城辯誣,把李琿說成了大明誓死不貳的忠臣。

可是現在李琿已經被推翻,而他出賣大明,授意薑弘立一軍投降,甚至把劉綎行軍路線和時間都出賣給建虜,卻是鮮國上下公認的事實。

他當年所謂的辯誣,其實就是指鹿為馬,徹頭徹尾對大明朝廷的欺騙。

可笑的是大明許多官員至今仍舊被他的謊言所騙。

李倧聽他們這麼說,如同抓到救命稻草,對李廷龜說道:

「右議政,寡人命你再走一趟,還擔任一回辯誣使,務必讓天朝改弦易轍,挫敗徐光啟、方孔炤等人奸謀。」

李廷龜見眾人都推舉他,心知無法推辭,隻得頷首:

「大王既是信任臣,臣自當不負使命。」

金啟宗在旁眼珠一轉,補充道:「月沙先生若可遊說天朝言官,彈劾方孔炤之子方以智在我鮮國狂言生釁,胡為亂行,將其嚴加懲戒,以儆效尤,便更好」

他在皮島被朱由檢搶白質問譏刺,雖然當麵不敢撕破臉,心中卻著實憋了悶氣。

希望能暗中運作,報復一下也是好的。

李廷龜點點頭:「監司放心,老夫自有主意。」

李倧催促道:「事不宜遲,廷龜立刻籌備辯誣使團,要什麼人,什麼財貨,寡人都給你。出使天朝,越快越好。」

***

朱由檢和毛文龍會談之後,又去見陳繼盛,安排住宿,把普濟號一行船隊的水兵也都安頓好。

第二日,毛文龍便把龍骨山城的鄭鳳壽,請來皮島商議。

這鄭鳳壽生於明隆慶六年(一五七二年),算來現在也有五十六歲了。

其父是朝鮮忠武衛副司果鄭陽年,其外祖父是忠州宣略將軍金淵

在朝鮮宣祖壬辰倭亂(一五九二年)之時,當過國王李昖的扈從,後來又擔任過司仆寺主簿,永山知事等職。

去年丁卯之役,建虜侵朝時,鄭鳳壽正在龍骨山城。

投降後金的朝奸張士俊入城招降,被鄭鳳壽斬殺。

建虜大怒,三月十七日聚兵來攻龍骨山城。

鄭鳳壽率領全城男女老少抗擊,打死數百韃兵。

一直到四月份,後金屢次攻城,攻克不下,死傷慘重,隻得暫時解圍。

這鄭鳳壽可以說是鮮國的閻應元,當然他守城比閻應元早了近二十年。

後來城中糧食吃光,鄭鳳壽向毛文龍求援,毛文龍在東江也糧餉緊缺的情況下,慨然支援,幫助城中軍民渡過難關。

另外對於在少為浦地區抗擊建虜的李立所率朝鮮義軍,毛文龍也伸出援手,助兵助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詭秘之命運之輪 彼岸藍楹兩界隔 寄生修仙,我能通曉一切 諸天:從茅山出師開始 雲傾北冥夜煊 從亮劍開始當老師 鬥羅:黃金心髒 無限,從開端開始 我福運小農女,開局解鎖冰箱很合理吧 柯南之變裝在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