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博士課程 第三節 科學與人文(2 / 2)

加入書籤

交大是一所工科為主,軌道交通為主要特色的學校,是國內最早的也是實力最強的鐵路院校。學校的大部分學科都是圍繞著軌道交通來建設的,土木學院做軌道建設、電氣學院做軌道電氣化、機械學院做機車車輛製造、計算機學院做鐵路信息化、交通運輸學院搞運輸管理。主要的幾大學院都是圍繞鐵路係統來設計的,為鐵路生產服務。早期叫鐵道學院,後來改為交通大學。早期圍繞鐵路辦專業,後來有了地鐵輕軌等以後,就擴展為圍繞軌道交通專業。

文科在交大是弱勢專業,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重技術輕人文,這也是很多科院校的通病。工科院校的學生強調技術的學習,卻容易忽視了人文知識的學習,人文精神的培養,這其實是不合理的。有人評價交大的歷史說,培養了那麼多工程師,卻很少培養出領導,這和交大文科建設較弱有關。甚至導致了某些高校出現了一些悲劇事件。比如上海復旦大學博士生林森浩對室友投毒事件,最後導致兩名高學歷博士雙雙斃命。這是何等的悲哀。所以,博士生不能缺乏人文精神的提高,而且應該比一般人要提得更高才對。博士生應該崇高的精神,用掌握的科學技術更好地利益大眾,而且不僅謀取個人利益,甚至胡作非為。

俞美女喜歡邀請博士們上台發言,這樣能增進思想交流碰撞,同時也能提高學習的效果。當然,發言是自願申請,懶惰的我不愛準備,自然沒有申請。可是意外的是,我居然在某次課堂上發了一次言,那天有人上去講了一個《中國孝文化的另一麵》的題目,大概是對傳統的孝文化提出一些質疑,大概說傳統孝道隻是一種回報關係,說什麼人來到世上也不是自己想來的,父母生孩也是自利行為。「中國有句俗話叫養兒防老,如同放高利貸出去將來收回利息一樣。父母生育孩子何償不是為了將來的回報呢?」那個博士說得似乎還很冷靜。

講著講著,台下開始一片沉默,。我的內心裡也生出一種厭惡,怎麼會有觀念。這簡直的離經叛道啊,思想交流也不能讓你來傳播惡毒負麵的思想啊,這個博士怎麼能說出這樣的觀點呢?他的價值觀怎麼會被歪曲成這樣?

我越聽越難受,真希望有什麼東西能堵住自己的耳朵。

後來那個博士似乎也感覺有什麼不對,便問了一句:「大家還受得了嗎?」我終於沒有控製住自己,脫口而出:「我已經受不了!」

隨後我站了起來:「你很會計算啊,拿個小算盤計算得那麼清楚,用高利貸來形容父母和子女的關係,那我想請問你,在醫院裡,那些患絕症需要換器官的孩子,父母願意拿自己的器官來跟孩子換,你怎麼去解釋呢?地震時,父母把孩子推出去,自己被石頭壓著,你又怎麼解釋呢?」

「很多人受了不少教育,讀了不少書,掌握了很好的專業技能,讀書讀到博士。但你們有沒有發現,今天的大學校園裡,太多的人缺少了愛的教育。教育不是讓人變得更精陰,更會算計。而是讓人變得更智慧,更善良,更博愛,更用心體驗生活。教育是不斷提高自己,脫離低級俗,而不是讓人更加機關算盡,更加功利!」。

出乎意料,我的發言竟然迎來了全場最熱烈的掌聲,我的臨場表達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大概我說出了他們想說卻沒說出口的話。

而小俞老師呢,也在課後遇到我時,特地停下來跟我聊了聊。經過相互自我介紹,據說她本科還是學醫的,因為看了很多生命,開始思索生命就喜歡上了哲學,開始讀了哲學的碩士,碩士畢業後又讀了哲學博士。畢業就來了交大,現在在人文學院。從學醫學到學哲學,從形而下到形而上,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多少人在選擇專業時,胡碰亂撞,一做就一輩子,任由命運的安排。而小俞老師,卻不願意隨波逐流,一直在努力改變。而且她還能把哲學的思維帶給我們這些工科生,帶我們進入哲學的大門,讓我們卻領略一番人生的智慧。那一瞬間,我似乎覺得她年輕時尚的外表下,籠罩著哲學的智慧光芒,這正是我等凡夫俗子身上所稀有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遊戲相关阅读: 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 穿書後,我招贅了死對頭殘疾太子 我的邪靈模擬器 從全能學霸到首席科學家 第七年鶴歸 穿越紅樓之迎春馴夫記 重生激盪年代 團寵師妹的馬甲震驚全修真界 仙魔星墜 粘人精戀愛指南[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