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高校教師 第一節 學歷提升的必要性(1 / 2)

加入書籤

對於高校老師來說,在職讀博的情況是非常普遍的。當初我是以碩士身份進來鬆田大學的,這實在屬於運氣好,因為交通運輸這個專業的博士比較少。當年教育部鼓勵高校擴招的政策下來後,很多學校為了多招生,獲得更多的教育資源,就拚命地申報新專業,才一兩個專業老師就敢辦專業,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學水平更是堪憂。當年我來鬆田大學工作時,這裡正經學交通運輸專業出身的老師才一個,第一屆學生上到大三了,很多專業課還沒有上,現有師資連基本的專業課都無法完成,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招了我們三個新老師進來,而且三個新老師都是剛出校門的碩士。

但是工作以後,發現很多地方都不適應,完成日常教學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挑戰。常言道,你要給學生一碗水,你就要有一桶水。我發現我的知識儲備和教學經驗都嚴重的不足。我記得我第一次站上講台時才24歲,台下的學生也大多小我一兩歲。我上學上的早,又一直沒有離開過校園,一口氣讀到碩士。出校園又進校園,社會經驗也嚴重不足。初次升上講台時,其實是鬧出了很多笑話的。當年我是沒有經過助教製鍛煉就直接走上講台的,根據就不知道課該怎麼上,教學質量也是嚴重的不理想。記得小時候,大學老師在我眼裡一個多麼莊重神聖,多麼值得人尊重的職業啊。是才高八鬥,學富五車,知識淵博的代表。可我自己初上講台上時,簡直可以用一踏糊塗來形象。

記得第一次走到講台時,我完全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從來沒有教學經驗的我,完全不知道怎麼開口講課。大多時候都是在念課本,或者對著幻燈片念。不敢看台下學生的表情,覺得自己就像是晾在講台上的一隻猴子,在大庭廣眾之下一直出醜,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幸虧台下的單純善良的學生們寬宏大量地包容了我。

交通運輸學科是個應用型的學科,而我一直沒有在生產單位工作過,讀研期間也沒有接觸過什麼科研項目,這就導致了我隻會照本宣科,不會結合實際生產應用情況。有時候真羨慕那些教公共課或者純理論課老師,那都是經典課程,教學材料都很豐富,而且很多人不怎麼變化,隻要用心備課,多上幾次,基本都能上好。而應用型的專業呢,就必須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才講得好課。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職業院校,喜歡招聘和培養「雙師」型教師,即具有工程師、工藝師等技術職務的人員,又取得教師資格的人員,這樣就能在教學上很好地將理論和實踐結合,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為了補上缺少生產實踐這個環節,我也是經常利用各種機會,去企業調研,向經驗豐富的管理者學習,還有就是經常參加一些行業會議,向企業同行學習。這樣一點一點地積累,自己的生產實踐經驗。但是這樣還是比較零散,要想全方位係統化地積累行業經驗,成為一名真正的專家,還是要大量地參與科研項目。鬆田大學是一所二本院校,平台和資源都有限。在職讀博士,其實也是想找一個大一點的平台,認識一些牛的導師,借助牛導師的平台和資源,來提高自己。而且如果牛導師肯幫忙的話,將來在申請科研項目和實際生產項目方麵,都會有更多的機會。

廣州也有幾所很好的高校,本來我是打算就在廣州讀博士的,跟著本地的牛導師,再認識一些本地的師兄弟,進入本地的學術圈子,掌握更多的資源和人脈。可惜事與願為,我考了兩次本地某985高校的博士,均沒有考上,原因有兩個,一是分數沒有上線。二是雖然分數上線了,學校錄取名額有限,我沒有熟人介紹,所以最終敗北。兩次失敗之後,我就沒有再考本地學校了,我重新考回了母校秦山交大。考上了容易多了,但是畢業就成了問題。導師隔得山長水遠的,而且導師的研究方向自己又無法進入,畢業幾乎全部得靠自己。就是畢業了,想借助導師的平台和資源在學術上進一發展,估計也是奢望。如果還有選擇,我真願意再考第三次,考本地的學校,跟本地的導師,這樣長遠來講,肯定是更好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遊戲相关阅读: 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 穿書後,我招贅了死對頭殘疾太子 我的邪靈模擬器 從全能學霸到首席科學家 第七年鶴歸 穿越紅樓之迎春馴夫記 重生激盪年代 團寵師妹的馬甲震驚全修真界 仙魔星墜 粘人精戀愛指南[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