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受教了(1 / 2)

加入書籤

晚飯後,謝先生的老妻專門來請楚清過到後院做客。這也算是很正式的邀請了。

謝先生就老夫妻兩個住在學堂,隻一個小書童跟在身邊使喚,也就是傳個話遞個信的作用。兩個兒子不是讀書的料,並沒有執著於考學,而是極有自知之明的選擇了在老家務農,勤勞能乾,一有餘錢就買上幾畝地,慢慢也就成了小地主,不求大富大貴,小康就很知足。

謝先生是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願意與學堂與孩子們在一起,隻要沒到需要養老,就一直當個教書匠。早幾年在府學任教,不喜歡那裡的風氣,直接辭職。因為與吳村長相熟,也就留在這裡任教了。雖然束脩跟府學沒法比,但是這裡人比較淳樸,孩子們也都天真爛漫,沒有那些歪門邪道的不良風氣。

謝先生回家把今天楚清關於讓學生們參與集體勞動的建議跟老妻說了,老妻很是感嘆,說看這娘子整日裡不言不語的,但凡說話,好像都是很有道理的樣子,人也大大方方的,不像村子裡那些婦人,一讓說點正事就扭扭捏捏的。謝先生很想挖掘挖掘楚清的思想,老妻就說那不如請到家裡來做客。就這樣楚清上門來做客了。

這是楚清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次串門,自己也覺得新鮮。領著小寶進了門,給謝先生謝婦人行禮問好。小寶雖不言語,但也是該鞠躬鞠躬,很是禮貌。落座的時候小寶沒有讓楚清抱著,而是自己爬上旁邊的椅子上做好,沒讓楚清幫忙。

謝先生問起楚清是怎麼想到集體勞動的,楚清也不能說實話呀,就說:「我看到家家戶戶都得種地,人口多的熱火朝天,人口少的也都齊心協力。每一戶人家都是一個小集體。咱們學堂的孩子,因為學堂的存在聯係在一起,也是一個小集體。小集體一起勞動,不就是集體勞動了。」

謝先生連連點頭,說:「今天你還提到教書育人,你覺得上育人的內容不夠嗎?」

這個問題可不能隨便回答。那都是先賢們的智慧,誰敢說人家智慧不夠。要想好了才能說。楚清整理了一下思路,開口道:

「不是的,先生,我是這樣想的。這幾天我在抄寫《千字文》,裡麵有育人的句子,比如『外受傅訓,入奉母儀。諸姑伯叔,猶子比兒。孔懷兄弟,同氣連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規。』這幾句,教了為人弟子、為人子女、兄弟之間、朋友之間的行為規範,這是育人。」楚清挑些好說的部分,盡量去想該如何說明白。

「但是規範說了,該如何做到這樣呢?孔懷兄弟,如何孔懷?人與人的交往是雙向的,如果一方處事不當,另一方該當如何孔懷?孩子們還小,我覺得應該把這些學問具體化一些。」楚清不知道有沒有說清楚。

「具體化?這是什麼意思?」謝先生有些不解。

「就是單獨舉例子,聖人先賢們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為人處世的規範,但是到每一件事上該怎麼想、怎麼做,可以講給孩子們聽。」

「打個比方說,如果小寶做了一件好事,我說小寶真棒,」楚清拿小寶舉例子,「小寶一次兩次可能會高興,時間長了就會不以為意。但是如果我明確地告訴小寶這件事做得哪裡好,好到什麼程度,讓我有多自豪,那麼久而久之小寶會以這件事為標準,慢慢的越做越好。遇事也會自己分析該如何才能做好。」

「同樣的,如果小寶做了一件錯事,如果我說他不聽話,這樣就很籠統,因為他不會知道為什麼要聽話,不聽話有什麼結果。如果我能告訴他這件事你做錯了是錯在哪,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世人會如何看待這件事情,那麼久而久之小寶以後行事也會有個思慮,不會莽撞。」

打比方、舉例子什麼的最討厭了,容易給人好為人師之嫌,可謝先生提問,楚清也得回答呀。「這隻是小婦人狹隘的想法,不成體統。」楚清趕緊把話往回收。

謝夫人聽得很仔細,很認真。這時候她望向小寶,問道:「小寶,你娘一直是這樣教你的嗎?」

楚清就有點緊張。給小寶當娘也沒幾天,再說人家小寶也沒說認他這個娘啊。

小寶認真地點了點。謝夫人笑了:「嗯,看得出來,小寶一向乖巧有禮,是個有教養的好孩子。」

楚清偷偷鬆了口氣。小寶,給你點100個贊,夠意思!謝先生此時也贊同道:「有道理。具體的事例具體來分析,學生們才能做到知其所以然。」「是啊,『外受傅訓,入奉母儀』,學堂和家庭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應該『家校共育』才好。即便家庭教育有偏頗或不足,先生也能及時糾正和幫助彌補,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人才。」

「家校共育,好,很好!」謝先生贊賞道:「袁娘子,你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啊!」先生啊,真不是我提的,現在小學裡的家長會全是這些東西啊,有機會帶你觀摩觀摩去。楚清心裡暗想。小寶眼睛亮亮的盯著楚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一拳無敵:從軍體拳開始 全京城都是她的裙下臣 逆天傳奇守護者 纜鎮語錄 在物資匱乏的古代養育人類幼崽 一品俏農妃 我寫的劇本可以影響現實 美漫:開局死亡女神海拉孕吐 沖喜後,病秧子相公說他還能剛 王廣山竟是都市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