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流水已逝,行舟非地!(求訂閱)(1 / 2)

加入書籤

百官額頭不禁滲出涔涔汗水。

李斯目光如電,寥寥數語,就把殿內亂象說的通透。

百官竟皆垂首,無人敢與之對視。

凡此等等。

方顯重臣巨匠分量。

而且不少人本就心懷否側,誰能說他們前麵不是刻意而為?誰又敢說鹹陽的六國貴族跟地方沒有利益輸送?誰又真敢去質疑李斯所說法為重的觀點?

靜默稍許。

李斯的聲音重新響起。

「今日之議,實屬刻舟求劍。」

「秦法乃大秦立國、強國根本,法之不存,必國之不存,朝令夕改,決不能容。」

「縱然時勢異也,亦不能越法而行!」

「流水已逝,行舟非地。」

「秦創大業,立製於千秋萬世。」

「鄭國所言三府通聯,姚賈所言黔首是大,竟皆為一時急政,豈能因此動搖大秦國本?田製?百官懈政,隻為圖一時之快,沒有立足於大秦根本,如此,怎能輕易定事?」

「啟稟陛下。」

「臣以為今日之議當作罷。」

「百官何時端正心思,這議政再開也不遲。」

全場靜默。

所有人都麵色微變。

沒人能想到,李斯會提議,作廢今日之議。

百官麵麵相覷,但沒人試圖開口。

眼見氣氛越發凝重。

突然。

前方有話音傳出。

「李廷尉,你這話欠妥。」

「今日陛下召開議政,本就為商議田政,百官正各抒己見,你卻阻止田政繼續,這是何居心?」

「田政乃國家大政,關乎萬千人生計,豈能輕易擱置?」

「縱然有些官員沒有己見,但他們也是赤心為國,李廷尉一句私鬥內耗,卻是把他們竟皆否定,這未免過於霸道了。」

「議田政,重在議。」

「不議又如何能察覺真知灼見?」

「啟稟陛下。」

「臣認為議政當繼續。」

此聲猶如驚雷,讓百官麵露愕然。

眾人驚愕萬分的盯著這位形銷骨立的奉常,又看了眼枯瘦冷峻的廷尉,眼皮微微一跳,莫敢在這時吱聲。

殿中驟然沉寂。

隱隱彌散出一片肅殺之氣。

李斯與姚賈對視,目光如秋風過林,舉殿大見肅殺。

就在殿內氣氛越發緊張之際。

嬴政開口了。

「百官對兩人的提議有何見解?」嬴政的問話仿佛從天外而來,瞬間驚醒了驚愕的朝堂眾人。

百官回過神。

眾目對望,卻無人敢吭聲。

眼前對峙的兩人,都位列朝堂九卿之列,傳言李斯不久就將晉升為丞相,而姚賈也將位居廷尉之職,兩人今後各掌一府,這種級別的沖突,他們哪裡敢貿然站隊?

殿內寂寥無聲。

良久。

王綰起身道:

「議政決事,既是秦國之傳統,也是秦國之法度。」

「但絕非是散漫議論。」

「田政乃大政,牽涉既廣,利害且深,而百官無己見,兩方重臣又相爭,當下議決,未免過於倉促。」

「臣認為。」

「旬日之後,朝會再一體決之!」

王賁也起身道:

「臣也建議,旬日之後,朝會再一體決之。」

蒙武、李信等人跟著出聲。

「臣建議,旬日後,再一體決之。」

越來越多官員出聲。

見狀。

嬴政微微額首。

冷聲道:

「丞相、太尉、禦史大夫等,都贊成旬日再議,且這次議政主張未明,當下議決,確實有些倉促,朕之決斷:旬日內,各官署本部官吏繼續議之,或釀成共識,或兩分亦可。」

「旬日之後,朕一體決之!」

「散朝!」

說罷。

嬴政徑直走了。

百官見狀,也各自散去。

姚賈神色陰翳,也是徑直離開了。

李斯眉頭微皺,稍作遲疑,持著笏板離開了。

不多時。

殿內就空無一人。

在出皇城之時,突然有宦官上前,叫住了李斯,宦官低聲跟李斯說了幾句,李斯神色微動,轉身又返回了宮殿。

不遠處。

姚賈卻是發現了這一幕。

不由目光一沉。

轉頭。

卻是發現了右丞相隗狀。

姚賈心頭微動,微微挪步,靠近了距離。

偏殿。

等李斯到場的時候,殿內已經坐了幾人。

進到殿內。

李斯連忙道:

「臣李斯參見陛下。」

嬴政道:

「人到齊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在廢土有座無限商城 我的人生重開修改器 諸天之苦海億萬重 海賊鋼骨 這神醫能處,娶千金小姐報恩 我在生存遊戲裡爆紅 我當教主的那些年 封天劍神 獨占 神之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