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遊仙山的女大王和她的後宮們(1 / 2)

加入書籤

兩年多前, 邊城守將鎮西將軍孫成海,與其子孫少懷叛國投靠敵國大代,又領著代國的軍隊攻伐大晉。

代國軍隊向來驍勇善戰,此次又乃是傾舉國之力前來征伐,本就因之前連續幾代晉帝的昏庸與無所作為,而內亂不斷、民不聊生的大晉, 已是毫無抵擋之力。

長驅直入的代國軍勢如破竹,很快便接連攻下大晉數座城池,城中守軍與未及逃難的百姓盡皆命喪代國大軍的屠刀之下。

一時之間, 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無數百姓家破人亡, 隻能棄家而逃、背井離鄉。

照代國軍隊這般所向披靡的推進速度,很快便要將戰火蔓延至晉國都城之下。

就在晉國舉國上下皆是人心惶惶,晉帝不顧朝臣苦諫,已是執意下旨將北蠻戰場的守軍調往樊城,以阻擋代國大軍的步伐之時,代國軍中卻發生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混亂。

代國軍中那場混亂,直至二十多年後,天下人方知其個中詳情。

但在當時人們所知的便隻有,代國軍中主帥孫少懷突然率其親兵沖出代國軍營, 而後便再也沒有出現過。在孫少懷失蹤的同時, 代國軍中所有上中兩層將領,盡數被人梟首誅盡。連那底層將官也死了不少。代國軍中的糧草輜重, 更是被人一把火燒了個一乾二淨。

原本摧枯拉朽般的代國大軍一夜之間群龍無首, 軍心飛速渙散, 甚至出現了大批兵卒潰逃的情況。

兩三日後,雖有帶著代國皇帝聖諭的使者匆匆趕至,卻也未能挽回代國大軍的潰散之勢。

反倒是大晉樊城,原本正在為一觸即發的大戰而彷徨不安的軍民,因著這場戰亂,得到了些許喘息之機。

在這種時局下,若要說在由於戰火蔓延,而變得動盪不安的天下間,還有什麼地方的百姓日子還算過得安穩舒坦,那便要數景王禦下所治的景地,還有與那景地接壤的雍陽了。

因著兩地比鄰,彼此的百姓與商賈之間往來也極是密切,故而兩地之間若有什麼民間軼事或是小道消息,皆會很快被傳播開來。

此時景地與雍陽並未為戰亂所波及,但是在這兩地,近來也發生了兩件大事,令得好事者皆在茶餘飯後議論不已。

第一件事,便是當今的景王殿下周易安突然不知所蹤,隻留下修書一封,將王位傳給了其弟周景安。

若不是知道周景安此人,自幼便對其兄長極為尊崇,又向來醉心修仙無心他事,景地的百姓官員,都要以為周景安為了謀權篡位,將他們聰明睿智的景王殿下給暗害了。

因著找不到原來的景王殿下,如今景地的官員,隻能天天都將新景王堵在他房門口詢問政事。新景王被逼得天天抱著柱子嚎啕大哭,要「離家出走」的景王殿下趕緊回家。

無巧不成書,雍陽近來也出了件大事。

話說那雍陽城外有座山,傳說古時有仙人於此山中得道,騰雲飛升而上青天,故而得名「遊仙山」。

十年前,遊仙山上突然有一夥落草為寇之人,占山為王建了個雁雲寨,專門打劫過往貨商。

照理說這雁雲寨之人,與那尋常的山賊土匪並無二致,雍陽附近百姓應是巴不得官府將其剿滅才是,可實際情況卻非如此。

若是有人去詢問雍陽百姓,對那雁雲寨人的觀感,那得到的答案,基本上皆是稱頌有加。

原因無他,隻因這雁雲寨之人雖是打劫過往貨商,但實際上隻要商隊乖乖交上足額的「過路費」,他們便會讓人通行,從不擾民,也不隨意傷人性命。

甚至在這雁雲寨建立之後,那些山大王們便將雍陽境內的山寨匪窩都犁了一遍。以往那些為非作歹、害人性命的山賊土匪,盡數被他們挑了個乾淨。他們更像守護神般,守著那附近的安寧。

雁雲寨之人此舉,使得無論是雍陽當地百姓,還是往來行人,都不必再提心吊膽,唯恐有那性命之憂。也正因得如此,以至於曾有雍陽守軍意圖對雁雲寨進行圍剿時,還有百姓連夜上山,前去給雁雲寨人通風報信的情況發生。

而這近來雍陽所發生之大事,便與那雁雲寨有關。

話說這一日,雍陽城外官道旁的一座茶寮裡,年近花甲、穿著打著補丁、洗得花白布衣的老板,正將一隊過路的商人迎進茶寮之中。

那商隊中有男有女、有大有小。當中有個女子容貌美艷,一雙大而明媚的桃花眼中,帶著溫柔淺淡的笑意,叫人一看便心生親近之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快穿:偏執男主總對我窮追不舍 宸妃嬌寵日常[清] 行走在諸天的旅客 科考異聞錄之秦嶺密藏 天!女神偷偷給我生了三個乖女兒 財閥大叔,你寵壞我了! 極品全能小神醫 重生少女,遊歷萬界 家有鬼妻 護國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