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第十三次相親74(1 / 2)

加入書籤

第159章 第十三次相親74

這天下班之後,他和同事們去一家印度風情的飯館聚餐。

該飯店就在距單位不遠的一個綜合購物中心一樓,大堂的牆上鑲嵌著一尊堪稱巨大的金色象頭神浮雕。

有同事說這浮雕上的金色是覆蓋在石像上的一層金箔。不過,嘗試告訴那應該是一尊鍍金的銅像,或者被塑造為金像模樣的玻璃雕像。

玻璃實在是神奇的物質,幾乎可以模仿任何東西的材質,諸如:大理石、和田玉、黃金、不鏽鋼、樹脂、珊瑚、玳瑁等等。

有時候,他覺得,一切珠寶都應該給玻璃挪位置。人們隻要帶上廉價的玻璃製品,就能滿足一切雍容華貴的視覺需求。

當然,人們戴珠寶的目的不是為了使自己看起來漂亮一些,不過是想告訴別人自己很有錢。

這應該就是銀飾在中國隻能是廉價物品,而無法成為藝術品的原因。

價格遠高於玻璃的銀子尚且是這種待遇,遑論沙土中凝練出的玻璃呢?

他沒有去過印度,對印度教不甚了解,不知道在酒店裡能否把印度神明雕像當裝飾品擺著。

不過,他總覺得,這種雕像應該被供奉在神龕裡,或者像龍門石窟的造像一樣被安放在人造的曼陀羅裡。似乎沒人會把莊嚴肅穆的道教神像或者佛教神像這樣擺放。或許店家是一位波普藝術的愛好者?

以前流行過一種說法,人不可以和佛像同框,也不能給佛像拍照。

不過,在知道這說法之前,就已經有和很多佛像的合影照。大概因為他是完全出於尊敬才合影,所以並沒有發生傳說中的後果。

店家對印度裝修風格的理解,大概完全來自於老式的印度歌舞片。整個酒店看起來像是一間貼滿金箔的上個世紀的舞廳,到處都金光閃閃的,讓人在恍惚間覺得哪裡會突然竄出幾位美女,拋幾個媚眼就要扭著屁股跳印度舞。

好像有一則神話故事說,印度的舞蹈來自毀滅之身濕婆。

他不懂梵文,不知道「濕婆」倆字在古印度到底是什麼意思,隻是疑心這是當初譯者的音譯。

據他所知,濕婆神一般都是以雄壯威武的男神麵目示人,通常的形象是一位一言不合就要毀天滅地的男子漢。而「婆」字在中國一般是與女性相關。

也不知道中國神的名字被翻譯為外文是什麼樣子。想來也不一定能準確表達原意。

店裡最有名的招牌菜不是印度菜,而是一道說不上來路的烤肉丸子。事實上,店裡除了那幾樣咖喱飯,就沒其它和印度沾邊的菜了。這讓人有種此店不過是掛著羊頭賣狗肉的感覺。

話說回來,那丸子挺好吃,做法比較特別,有點中國古風的意味,簡單來說分為兩層,外層是全瘦肉丸子,內層是肥瘦各占一半的丸子。一嘴下去能滋出不少油汁,兩層不同的肉使味道產生了極為明確的層次感。特別是這丸子個頭兒很大,相當於那些商務酒店裡的獅子頭大小,很能滿足無肉不歡者的胃口。

除了丸子,他家的鹽焗雞味道也不錯,肉很新鮮,咬一口皮焦肉嫩,算得上一道名副其實的下酒菜,尤其適合就著啤酒吃。

一幫同事幾倍啤酒下肚,就開始說起單位裡的八卦,以及不在場者的不是。

吃飯的時候發生一個小插曲。

一隻藍灰色的短毛肥貓大搖大擺趴到旁邊的空椅上,旁若無人的伸個懶月要,接著就像一條抱枕一樣橫在那裡睡著了。

那架勢就像它是這裡真正的主人,而等都是外來的客人。事實上,對於飯店而言,所有的食客確實都是流水的過客。真正長久待在這裡的也就是老板、店員、貓。

貓通常的遠離人。

這源自它們與生俱來的警惕心性。這些小東西小心起來,後腳都一定要踩進前腳踩過的位置,比最循規蹈矩的人還刻板。對於它們而言,人充滿不確定性,因而是危險的。

麵對危險的最佳選擇是什麼呢?

當然是遠離。正是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娘子錦鯉運 再造聖主從繼承道觀開始 簽到長生 七界共存 我,真的狗 星球修仙記 文壇鬼才?我真的不是! 封印千年的徒弟他回來了 你已是妖魔 逆天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