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食神的桃花源(1 / 2)

加入書籤

與其說是咖啡屋,不如說是個圖書館——這是碧君對於「太陽花園」的評價。

當然,在她心中這個評價是非常正麵的。本就是她的愛好,家裡能有一間圖書館,可以說是愛書人的終極夢想之一。

至於看些什麼,、詩歌、雜談還是名著,這些都不重要。隨手翻翻,那淡雅的書香就讓人安然寧靜。

此刻,她手裡捧著的是倉央嘉措的詩集。這位活在康熙年間的藏傳佛教的領袖,留給世人的卻是個多情詩人的形象。

「看得懂嗎?」

被孫若涵這麼問了,她老實的搖了搖頭。除了個別幾首表達淺顯的,大多數都看不懂。

如那句:

【隨緣時,梵心靜如夜空。星光下,我準確無誤的匿名。】

又如那句:

【劊子手的品質在刀光中全麵得逞。雨季過後,眾生持續縮水。少年們站在飄舞的布幡下偽證風景。】

每個字、每個詞都認識,但連在一起往往就弄不懂在說什麼了。哪怕逐字去細讀,也難以拚湊出它的原意。

這並不奇怪,因為這是倉央嘉措的詩。

一則是因為它本就是從藏文翻譯,無論譯者的水平多高,不同語係難免造成詞不達意。再者,倉央嘉措畢竟是活佛,都說他的詩是「情詩」,但其中大量佛家的隱喻尋常人也很難理解。

但是有時候詩歌的魅力就在於此,即使看不懂,也不妨礙品味到它的優美。他的詩總有一些獨特的意境,值得讓人慢慢品味,多讀幾遍,那些莫名其妙的詞匯組合也會讓人生出一些感悟。

每每感悟到什麼——哪怕是完全曲解了作者的本意——也是毫無關係的,足以讓人仿佛無垠沙海間不經意撿到的美麗貝殼,不妨沾沾自喜一番。

孫若涵擦乾淨吧台的咖啡杯,取了個水壺轉身走出吧台,走到碧君身邊給她杯裡的水果茶續了點水。

他瞥了一眼碧君手中的書,笑著說道:

「說起倉央嘉措的詩集,很多人會提起那首『轉山轉水轉佛塔』,許多人因為這首詩才聽說倉央嘉措。」

聽孫若涵這麼說,碧君點了點頭表示認同,她最早聽說倉央嘉措的名字,好像也是這麼一首歌。轉山轉水轉佛塔,多麼優美的詩意,山水與佛塔,似乎並不相乾的兩者將虔誠與愛戀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但是恰恰,所有的詩集中,隻有這首詩是後人借名杜撰,寫了一首藏族情歌,冠上了他的名字。」

「誒?那首詩是杜撰的?」碧君吃了一驚,下意識的將書往後翻了幾頁,然後停下了自己傻傻的舉動,「難怪書上沒這首詩,我還以為是經典呢。」

確實經典,對很多人來說,哪怕沒聽過,一些詞組也有些耳熟。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隻為觸扌莫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隻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修來生,隻為途中與你相見。】

因為本就是民間的歌謠,口口相傳導致這首詩有多個版本。

一首杜撰的詩而傳唱的情歌,本該是借著這位活佛的名而揚名,卻不想反而讓倉央嘉措借此被世人所知。

這其實也並不奇怪,比起倉央嘉措本人那些讓人雲裡霧裡的詩篇,這首《信徒》(又作《那一世》)即淺顯又深情,配上音樂朗朗上口。甚至這句詞還被大量借鑒於許多詩歌、散文和中。那麼,既然已經深得大眾喜愛,去計較它的作者是誰已然是不再重要的事情。

轉山轉水轉佛塔,轉遍世間不見她。

若是沒有牽掛,哪怕站在山巔,感覺的也隻是高處不勝寒罷了。又如何再有心情感受山水的瑰麗呢?

所以他終歸是幸運的。

「已經和旅行社簽約了?」

提到這個,碧君放下了書。

「嗯,下周就要上班了,幾個月的長假結束了,又要上班,好辛苦喲!」雖然這麼說著,但她臉上的笑意作不得假。

真期待呢。

自己這個半路出家的導遊,從下周就要開始為期三個月的跟團見習了。

其實一開始也隻是作為助手,跟著旅行社的資深導遊熟悉一下工作流程。實習期屆滿,通過考核才能獨自帶團。但畢竟是新手第一次,緊張激動也是難免。

「遊客和景點定下了嗎?」

「定下了,是園區一家公司的團建一日遊,時間是周一,上午山塘街、閶門,下午去泰伯廟和五峰園。」

「還真是夠節儉的。」孫若涵感慨道,但他並非貶義。

山塘、閶門、泰伯廟、五峰園,都是免費的景點。

其實姑蘇的免費景點很多,不說山塘街、平江路、金雞湖這些敞開的景觀,大量園林也是免費開放的。如五峰園、柴園、樸園、曲園、暢園、東園等等,大大小小幾十座,星星點點的灑在古城的各個角落。姑蘇城的園林數量極多,若是算上常熟、太倉等縣級市,足有百座以上,在sz市政府公布的園林名錄中,列入其中的園林共計108座,名副其實的百園之城。除去唐寅故居、雙塔影園、聽楓園、惠蔭園等二十多處各種原因不對遊客開放的園林,可供遊覽的也足有八十座以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發現皇帝是女人後… 重生後,頂流愛豆他纏著我官宣 身為反派的我根本不像反派 看著我睡長命百歲 恐怖復蘇之,開局路遇詭物 我靠賣玉雕爆紅娛樂圈 鬥羅:淩天一槍 女總裁的非常保鏢 甜溺 幻想次元真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