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山塘古街的海棠糕(1 / 2)

加入書籤

唐寶歷元年(825年)白居易調至蘇州府任刺史。任期不長僅有一年半,不過在這期間,他在姑蘇城完成了一項重大的水利工程——開鑿了一條從閶門直通虎丘的河塘。

挖掘河塘產出的泥土也並未浪費,被用以築成堤壩,修成了一條步行街。

修這條河塘的初衷,一是解除洪澇之憂,再是方便遊人遊覽虎丘。

對於一座數百年來少有洪澇乾旱的福地來說,第二個效用恐怕才是白居易的本意,畢竟堤壩修成後,他本人便多次攜青樓女眷夜遊,留下多首即興詩。

但無論如何,在古代水利工程永遠是惠民工程。而願意為百姓做實事的官員總是讓人愛戴的。

這條七裡長的堤壩,姑蘇百姓因感念白居易,而起名「白堤」。不過,因他先前在杭州任刺史時同樣修建過「白堤」,蘇杭兩地重名,所以自明代起,在姑蘇的白堤承擔起水路交通樞紐的作用成為一條商業街後,它有了另一個名字,因是虎丘山前的水塘,於是稱作「山塘」。直至清末民初,「白堤」之名再也無人提起,「山塘街」取而代之成了它真正的名字。

山塘,曾有人說:【七裡山塘街,半部姑蘇史。】

恐怕連當時的白居易自己也不曾想過,這兩個字對於姑蘇這座千年古城而言意味著什麼。

閶門西望,行數十步,過了吊橋就是山塘的石牌坊。陸梨打頭,帶著遊客步入這條古街。

碧君起初有些躍躍欲試,一路上總想做些什麼,卻又有些茫然,怕自己耽誤事。最後也隻能泄氣的跟在一旁。

「在古時候,山塘是蘇州的貨物集散中心。它的東端位於『五龍匯閶』之地,五條河流匯聚於此,一是大運河,南接杭州府、嘉興府,北連常州府、鎮江府、揚州府、淮安府;另有通向太倉、常熟的支流,直達長江水路。」

聽著陸梨侃侃而談,這些知識碧君也都知道,但是她並不確定,若是她去介紹又是否也能如此從容自信。也許換做是自己,麵對這些遊客會緊張的忘詞吧?

此刻他們站在山塘橋上,這是山塘街的東側入口。橋下是乾隆題字的禦碑亭。

康熙、乾隆多次下江南,次次不忘遊歷山塘,特別愛四處留字的乾隆皇帝更是在這條街上寫了多首詩。不僅如此,因為對山塘念念不忘,乾隆在皇太後(孝聖憲太後,甄嬛原型)70大壽時,還特意在bj萬壽山下仿造山塘街造了一條蘇州街。一百多年後,慈禧又在頤和園中重建蘇州街,建的依然是山塘。

山塘,也確實是蘇州最別致的一張名片。

站在山塘橋上向西望去,是一座又一座連綿的古樸小橋,蜿蜒的流水、搖晃的小船,這一幕曾被無數遊客取景,大約也是最符合人們心目中江南氣息的景色。

遊客們拿出了相機和團建橫幅,這些公司的同事們在這裡取景拍起了集體照。

陸梨退到一邊不做打擾,這才有功夫取出礦泉水喝了兩口。

山塘街並不寬闊,河道也僅能供兩條遊船並行,在如今的人看來算是狹窄水道,千噸貨船絕無法通過。這樣的一條河,除了作為旅遊景點,大概再沒有其他作用。可是看著這小橋流水,誰又能想到幾百年前此地的繁華?

如果說蘇州園林,是曾經達官顯貴退隱避世的清閒之所,是蘇城小資的情調。那麼山塘,則是這座城市最繁華的金融中心,它曾擔當著全國貨運的樞紐。

陝西會館、潮州會館、岡州會館、嶺南會館、東莞會館、寶安會館、東齊會館、全晉會館、鎮江會館、江西會館、泉州會館、汀州會館、高寶(高郵、寶應)會館、關東會館、毗陵會館,全國大大小小的商會在這條街上均開設了會館,每日千帆匆匆而來、萬槳匆匆而去。堆積如山的南北貨物,更不乏從長江入海口通商海外的珍奇。

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商人們齊聚於此,打造了江南之地的盛世繁華。

而舊時每年三節會(上巳節、七月半、十月朝)時的山塘廟會,更是鑼鼓喧天、人潮如水,行人摩肩接踵。

有詩證曰:

【雲母船窗四麵安,玉簫金管竹檀欒。卻嫌畫鼓中流競,撐出桐橋野水寬。】

宋代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宋都開封的繁華,而若是要在姑蘇作上一畫,選景的必然是這七裡山塘。

走在古老的青石路上,昨晚下了些小雨的關係,石板路依然有些濕漉漉。

「怎麼樣,還適應嗎?」陸梨走到微微有些愣神的碧君麵前問道。

「嗯,不過導遊好像比預想中更累一些呢。」

「當然,做導遊哪有輕鬆的。這個團還不算什麼,人不多,行程也不算緊密。若是遇到些行程緊湊的團,再突發點情況,那才真是要命。如果後悔的話,放棄還來得及哦。」她半開玩笑的說道。雖然做了這麼久的導遊的她沒有立場說什麼非議的話,但導遊也確實不是什麼輕鬆的工作。

碧君搖了搖頭。

「那就繼續努力吧。」本也隻是隨口一提,帶著玩笑的意味,陸梨不以為意道,「說起來,你以前來過山塘街嗎?」

「嗯。」與其說來過,更確切的說,這裡曾是她的家,有過太多的回憶,「但是,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了。」

如今街兩邊是連綿的商鋪。這些都是近幾年招商來的店家,雖然出售的大多是號稱蘇州特色的物品,但總覺得商業氣息濃重了一些,少了些韻味。

記得以前這裡多是民居。

碧君有些茫然,這條街是她童年長大的地方,再遠一些,大約在半塘的位置,曾有一處橋邊的民居是她的家。現在那房子也不知是否還在。

那是個隻有三十多平米的小屋,沿著河,記得靠河的牆邊還有水埠石階。

石階隻有三、四個台階,並不會通到水裡。聽聞舊時在山塘河裡多有小船沿河叫賣,無論是四季果蔬,還是各種小玩意兒,若有看中的就和船家答應一聲,踏著石階和船人討些價錢,係個竹籃下去就完成了交易。

不過在碧君出生後就沒見過這樣的景象,石階也成了普通又多餘的擺飾,斑駁破落,就像很多在時間長河裡被遺忘的事物一樣。

說來奇怪,明明是她沒有見過的光景,卻也有些懷念之情。大概是溶於水鄉血脈中的記憶吧。其實對於那過去的家,她的記憶也已經模糊,畢竟因為拆遷的原因初二後就搬離了那裡,說起來就是孫若涵離開後沒多久,她也搬家了。之後又陸續搬遷過幾次,石路、三香、三元,小時候的記憶就是不停在搬家中長大,這條老街一別已經快二十年的時間。

事後那屋子是拆除了,還是老房整治重修了,她也並不清楚。

能記得的,隻有老舊的綠皮火車在離家不遠處河邊的鐵道上悠然軌駛過,看著車尾消失在路盡頭的畫麵。她的童年也仿佛是隨著那火車漸行著消失於遠方。

如今想來實在是很小的蝸居,但記憶中從未覺得擁擠,更多的是懷念。隻是依稀感覺,記憶中那仿佛定格在時光中的古老街巷,和此刻人來人往的景象有些格格不入。

那大概就是她的「夢裡水鄉」吧,隻屬於過去,隻屬於記憶,早已遺失在了時光的角落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發現皇帝是女人後… 重生後,頂流愛豆他纏著我官宣 身為反派的我根本不像反派 看著我睡長命百歲 恐怖復蘇之,開局路遇詭物 我靠賣玉雕爆紅娛樂圈 鬥羅:淩天一槍 女總裁的非常保鏢 甜溺 幻想次元真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