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1 / 2)

加入書籤

「請大家跟我來這邊。遊覽這拙政園,我建議進門從左手方向走。從聽雨軒這邊過去,可以看到有遠香堂、鬆風亭、玉蘭堂、香洲等等,匯聚了整個園區的主建築群。這些建築都是沿水而建,可以看出整個拙政園都是依托著這片水泊。」

林碧君帶著遊客,今日陸姐將講解的工作交給了她,也算是她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帶隊。或許是事先研究了不少資料,心裡有些把握,麵對這些遊客她並沒有覺得太緊張。

原以為自己會怯場的,真的站在遊客麵前,卻感覺比想象更輕鬆一些,她甚至有些享受這種感覺。

秋末的拙政園帶著些許蕭瑟的感覺,茂密的植被披上一層金黃。池塘裡,幾隻鴛鴦遊弋在枯敗的荷葉下。

「如今我們看到的拙政園和當年它建成時有很大不同。在明嘉靖十二年的時候,文徵明曾為這拙政園繪《拙政園三十一景圖》,是我們現在可以參考的珍貴的史料。」

古時候沒有照片,名家手繪的很多也是寫實的,如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清·徐揚的《姑蘇繁華圖》,都是後世研究歷史的重要依據。文徵明的《三十一圖》也是如此,還原了500多年前最初的拙政園園景。

「因為它的園主變換太頻繁了,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圖中的景物現在基本都看不到了。曾經的若墅堂變成了現在的遠香堂;曾經的夢隱樓是如今的雪香雲蔚亭;小滄浪換成了荷風四麵亭;繁香塢變成了一片枇杷園。這些都是歷代主人的改建,這也導致了整座園林的風格並不十分統一,恐怕王獻臣本人來見了也認不出了吧。」

王獻臣所造的拙政園,在他故去後,其子一代就易手了,正所謂富不過二代。

其後,拙政園的歷代主人遭遇都不太好,有的家道中落,有的抄家流放,幾乎都是家破人亡的結局。以至於這座園在五百年的顛沛流離中見證了太多分分合合。

「說起來,王獻臣的兒子真是敗家子,這座園林是被他賭錢輸給了別人,這麼一座園林,中國四大園林之一,放在現在可是無價之寶。」

這可以說是在中國史上也是少有的豪賭了,一擲千金算什麼?這拙政園要論價值,一擲億金也不為過。當年王獻臣買了三百畝荒地,最後建成園的大約有一百畝,而如今還留下的,是在sz市中心七十多畝,52公頃的一座園林。它是姑蘇城數以百計的園林中當之無愧的百園之冠。

王獻臣是將這座園林作為自己的畢生夢想在修建,在他死後卻很快易主了,若是泉下有知,大概無法瞑目吧?

遊客們的話題轉的很快,一會兒就移到了賭錢的危害,誰家的孩子賭了球,房子都賣了,原本訂的婚也黃了,然後是一陣感慨。這個話題很快也就過去了。

沒有人會放在心上,畢竟誰也不認識王獻臣。

隻是有些可惜這座園,在易手後,拙政園曾一度分崩離析,被一分為三,分割成東部、中部和西部。其中東部最慘,曾淪為菜園,園內的景致也被糟蹋地麵目全非。中部和西部保存稍好,但也同樣經歷過多次改建。雖然如今的景色未必不如過去,但對於它坎坷的命運還是讓人唏噓。

拙政園的歷史,每過幾十年就經歷一番變化,它隨著一任任的主人,被強占過、被出售過、被查封過,它曾做過官府衙門,又做過起義軍的辦公地,甚至還興辦過學校。

這座五百多年的園林,經歷了一次次的顛沛流離,每一次的變動都足以讓它粉身碎骨,卻奇跡的保存到今天。如果真有一種力量在嗬護著它,那麼我們寧願相信是這座千年古城在冥冥之中守護著這一園屬於人類的瑰寶。

一天的解說,讓碧君有些疲憊,但同樣有些興奮。

「今天表現的不錯,看來你很快就能單獨帶團了。」

陸姐的誇獎讓碧君有些開心,這是她曾經在那些單位上班都沒有給過她的感覺。哪怕曾經一些崗位的薪資要比現在高很多,但對她來說那並不重要。工資夠用就可以了,平時也沒什麼花銷,一條牛仔褲可以從高中穿到現在,而占了人生三分之一長度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開心。

「作為獎勵,請你吃個飯吧。隻是個便飯,聽說附近有家不錯的飯店。」

陸姐既然這麼說了,碧君也不便再推辭。

那是開在拙政園附近不遠的一間小飯店,門麵並不大,不過年代看著有些久了。

「這是我偶然發現的小店,屬於我的私藏文件夾,每次想要犒賞自己的時候我會一個人過來。」

陸梨當先推開門走了進去,雖然是一間古舊的小店,裡麵的環境倒是挺乾淨,店裡的客人不少,不過也還空著些座位,也沒人來接待,兩人隨便找了個座位坐下。

「周奶奶家的店就是這樣,沒人接待,就她一個人開的。你把這裡當作自己家就好。」

當作自己家麼?也確實,店裡的這些客人,鄰桌的不少都互相拉著家常,看著都是熟識,就連陸梨進來了也有好幾個人跟她打了招呼。真讓人有回家的感覺。

「把你的私藏文件夾告訴我沒關係嗎?」

「是碧君的話就沒關係。」還沒等碧君回味這句話的意思,剛和隔壁桌的大叔打完招呼的陸梨繼續說到:「其實我啊,挺好為人師的,在旅行社這麼多年了,從一開始的新手到後來漸漸熟練了,有時也會想著自己帶個徒弟怎麼樣。不是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嗎?是不是挺有成就感?」

「啊?我當你朋友,你想當我爸爸?」碧君說著,自己也忍不住笑起來。

陸梨她也不在意,「隻是個比方啦,你看,如果是這樣的關係是不是會比較親密呢?可是這麼多年來也一直沒什麼機會,明明好幾個比我更晚來的同事也都帶過後輩了,這種事情大概也需要緣分吧。不過現在想想,第一個喊我前輩的是碧君你還是讓人挺開心的。」

這麼說真讓人有些不好意思,碧君也不知道該怎麼接話了。

這時,一陣切菜的聲音傳來,原本熱鬧的大廳也安靜了下來。說話的客人們都停了,仿佛在聆聽某種演奏。

「真動聽啊,就像是某種音樂一樣。」

「這是周奶奶的絕活,她是這裡的大廚。」

「說什麼大廚的,這家店裡隻有我一個人啊。」說話的老奶奶端著一碟菜過來了,大概六十多歲的年紀,頭發都白了,但一身廚師的裝扮卻給人乾練的感覺。「這是『吳門相會』,小梨你還是喜歡這菜啊,每次來了都點這個。」

「因為好吃嘛,而且過了這季節可就沒有了。」

「好吃也不能盯著吃,同樣的一道菜重復去刺激味蕾,再好吃的也會吃膩的。」

陸梨也不管,夾起一顆白白的球就塞進了嘴裡,「碧君你也別客氣,這是用乾貝和現拆的蟹粉做的,味道特別好。」

「啊,乾貝和蟹粉?可是完全看不出呢!」碧君也夾起一筷,對著光,透著誘人的光澤,「這個刀工可真厲害啊。」

「刀工這種事啊就要常練,我下了一輩子的廚,這菜刀就成了最熟悉的伴。曲不離口,拳不離手,父親、爺爺、曾爺爺,一代代都是這麼說。怠慢個幾天,刀就不順暢了,若是耽誤一星期,那幾個月就白練了,堅持著堅持著,不知不覺就這麼練了六十年,說穿了也就是熟能生巧的事而已。」

熟能生巧,說的簡單,可是六十年如一日又是如何的不易!

「說起來,祖上曾經來留下過一本菜譜,隻可惜在那動亂的年代沒有保留下來。」周奶奶說著,隻覺得有些不舍。

父親已經故去了幾十年,菜譜上的那些菜如今也隻有她會做一些,兒子、兒媳都不願意學廚,孫子如今讀書課業那麼重,更沒了學手藝的時間,周家這手藝,大概也就要斷送在她手裡了。

吳門相會、三花盈門、漁舟唱晚,那些大概都會隨著自己斷了傳承吧。

真有些舍不得啊。

次日是休息,碧君迫不及待的來到太陽花園,想要向孫若涵分享自己一天的經歷。

「那些遊客啊,說下一次還會來蘇州呢。」碧君自豪的說,對她來說,遊客的這句話是最好的誇獎。

「那挺好。」

「對了,下次我能帶別的客人來太陽花園嗎?」

「誰,謝婉蓉?」

「不是她啦,是個老奶奶。」碧君說著白了他一眼,婉蓉來還需要她帶嗎?人家都熟門熟路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發現皇帝是女人後… 重生後,頂流愛豆他纏著我官宣 身為反派的我根本不像反派 看著我睡長命百歲 恐怖復蘇之,開局路遇詭物 我靠賣玉雕爆紅娛樂圈 鬥羅:淩天一槍 女總裁的非常保鏢 甜溺 幻想次元真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