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桃花塢木刻年畫(2 / 2)

加入書籤

周奶奶心情顯然很不錯。

或許是剛剛感慨太清閒了,老天也有些看不下去。送走了周奶奶沒多久,他的手機響了起來。

「餵?」

「莫西莫……厄,泥,你號。」

剛接到電話的時候,孫若涵也沒想起來電話那頭那個操著奇怪語調的中文說話,自稱井之頭五郎的是誰。

井之頭?日本人?

說話奇奇怪怪,語法都是錯得,單詞也別扭,孫若涵甚至懷疑對方是否是一邊翻字典一邊在講話。

半晌,他才想起來,那是幾個月前來他店裡吃過飯的客人。當時說是來買中國的年畫,迷了路,找桃花塢神奇的找到了金雞湖邊——用對方的話說,好像是憑著『美食雷達』找了過來。

不過記得當時自己是用一份爆魚把他給打發了。

『美食雷達』?還是『美食嗅覺』?管他呢,日本人就喜歡生造詞,反正當時也沒聽懂。

五郎離開前確實記了自己的電話。孫若涵也沒在意,交換了張名片而已,小日本好像有這個習俗,卻沒想到真的會接到越洋電話。

「五郎先生,你還是用日文說吧。」聽了半天也沒怎麼聽懂,孫若涵索性用日語開口道。

電話那頭的五郎顯然有些泄氣,為了表達誠意,他是特意學了些中文才來打電話的,雖然一邊打一邊翻字典確實有些奇怪。

不過自知自己中文口語水平太差,他也沒再堅持。

五郎打來的這個電話倒不是為了吃飯的事,他本人目前還在東京。就如上次過來出差,這次依然是為了桃花塢年畫。

「為你代購一些年畫,寄過去,是這件事嗎?」(日語,下同)

「對,真是抱歉為這種事打擾,郵費也好,還有代購費我都會支付,您看我多出成本2成的價格作為代購費怎麼樣?」

井之頭五郎做的就是代購的生意,在東京租了個倉庫。此時日本的網購業並不發達,有人想要某類普通商店稀缺的商品,也會通過井之頭這類的代購商人。特別是跨國代購,放到十年後已經興起了風潮,此時還沒有這樣的特定渠道。

「五郎先生你之前沒買到嗎?」

「不,買到了。隻是進貨的數量太保守,沒想到『木刻年畫』這麼暢銷,最近好些人都找我訂購。」五郎說著有些不好意思,之前有人找他訂購了2副桃花塢木刻年畫,考慮到好不容易來出差一趟,或許還有其他買家感興趣,當時他一次性買了10副。可即便如此,對於年畫的暢銷,他之前還是太保守了。

沒想到東京對年畫感興趣的客人數量超過想象,多餘的畫沒幾天時間就被賣空了——他本來還像自己留一張收藏的。

「不過現在買不是已經遲了嗎?」孫若涵疑惑道。

日本的風俗挺奇怪,學著中國過新年,可日子卻參照的公歷。也就是每年公歷1月1日的元旦是日本的新年,這麼算來,2007年的新年已經過去一個月了。

「沒關係,這裡訂購的人很多,並不一定用在新年的時候。平時用於收藏也很好。拜托了。」

對於代購的請求孫若涵也沒拒絕。

桃花塢年畫並不便宜,真的要大量代購的,2成的代購費也是不菲。更何況快過年了,孫若涵自己也不妨買一些用著,隻當代購是順路了。

不過當孫若涵詢問要多少,五郎想了想,報出的數字讓他有些驚訝。

「五十幅?真要那麼多?」

原以為對方就要個五幅、十幅的,年畫是類似春聯、福字那樣張貼的,又不是吃的消耗品,會有那麼多需求?

「對,是五十幅。之前我買不少帶回國,沒想到好些老顧客知道了都想要,幾天就賣完了。不瞞您說,我還收了不少訂金。若不是當時幸好留了您的電話,我還得再去您那邊出個差。」

桃花塢的木刻年畫受歡迎並不奇怪,近代的日本有些藐視中國,但對於中國的古文化卻依然推崇備至,比中國人自己還稀罕。特別是桃花塢年畫這類原本就與日本有些淵源的工藝美術品。

蘇州的印刷技術有千年歷史,而明朝時興起的桃花塢年畫,在16世紀傳到日本。

當時日本正是江戶時代,閉關鎖國,隻有長崎出島是唯一的通商口岸,桃花塢年畫也是隨著吳地的商人在此登陸。

一如很多中國的藝術,一經出現就在當地引起了熱潮。那時的日本也有類似雕刻印刷工藝,與桃花塢年畫交融發展後,形成了一個特定的藝術門類,取名叫『浮世繪』。

16世紀到今天,四五百年歷史放在中國或許還不算什麼,但放在島國,幾乎已經可以算是他們形成獨立文化的起源了。對日本來說,浮世繪是他們重要的傳統文化,十九世紀後甚至是流行世界各國的名片。

反倒是桃花塢年畫,盛名了幾百年,卻在清末後近乎絕跡,差點失了傳承。也是近幾年才重視,將那些幾乎失傳的技藝又撿了起來,去年(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幾百年的發展,浮世繪確實早已演化出了自己的特色,與桃花塢年畫有了很大的差別。但其根源上畢竟是係出同源,不存在難以接受的情況。對很多附庸風雅的日本人而言,桃花塢年畫是有著特殊意義和吸引力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發現皇帝是女人後… 重生後,頂流愛豆他纏著我官宣 身為反派的我根本不像反派 看著我睡長命百歲 恐怖復蘇之,開局路遇詭物 我靠賣玉雕爆紅娛樂圈 鬥羅:淩天一槍 女總裁的非常保鏢 甜溺 幻想次元真神路